新能源汽车快速充电桩的使用范围有哪些?,

充电桩新风口机遇!新能源车高增长赛道,核心环节龙头梳理

近年来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蓬勃发展,对充电的需求迅速增加。因此,足量足质的充电桩配套是保障新能源汽车持续发展的基石。

2022年及以后,由于上游原材料价格回落以及下游需求逐步恢复,充电桩行业初步回归景气周期。

从新能源汽车与充电桩保有量增速上看,充电桩建设进程滞后于新能源车推广进程,目前我国已步入充电桩快速建设期。#充电桩#

政策层面,2023年5月,国常会通过关于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的意见,部署加快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政策刺激为驱动充电桩行业增长的主要因素,我国对充电桩总量和补贴的指引较为明确,刺激充电桩总量高增。

各省市依托本地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规划,目前全国已有31个省市出台充电桩行业相关政策。

“十四五”期间,我国各省分别以充电桩数量、车桩比等形式规定了至2025年的充电桩建设目标。如北京规划到2025年力争建成充电桩70万个,上海规划到2025年满足125万辆以上电动汽车的充电需求。#新能源车#

充电桩行业概览

充电桩可以类比加油站,是新能源汽车能源供给的重要来源,也是纯电汽车能源供给的唯一来源。

充电桩为根据不同的电压等级为各种型号的电动汽车提供电力保障的充电设备,需连接充电枪使用,较便携式充电枪具备更大功率。

关注乐晴智库,洞悉产业格局!

充电桩结构示意图:

根据充电方式、服务对象、安装方式、充电接口的不同,充电桩可以分为:直流/交流充电桩、公共/私人充电桩、落地式/挂壁式充电桩、一桩一充/一桩多充等。

目前,我国公共桩(包括公用与公用)以直流快充为主;私人充电桩以交流慢充为主。公牛布局的充电桩业务处于产业链上游。

充电站建设中,主要成本来自充电桩硬件设备(成本占比93%)。

以常见功率120kW左右的直流充电桩为例,其设备构成包括充电模块(成本占比50%)、配电滤波设备(15%)、监控计费设备(10%)、电池维护设备(10%)等。

成本大头充电模块的主要成本构成:功率器件(30%)、磁性元件(25%)、半导体IC(10%)、电容(10%)、PCB(10%),其他如机箱风扇等占15%。

120kW直流充电桩成本构成:

资料来源: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报告

充电桩产业链

充电桩产业链主要由上游充电桩部件制造商、中游充电桩整合制造和运营、下游新能源车企和个人消费者等。

上游:组成部件主要有充电模块、有源滤波设备、计费监控设备、电池维护设备,其中充电模块是核心部件。

中游:充电桩整合制造,参与厂商包括国有企业、车企和专业制造商;充电桩运营供应商,主要包括国有企业、专业运营商、平台运营商和整车企业。

下游:新能源车企,包括新能源乘用车和商用车制造企业;个人车主、车队运营商等,个人消费者是充电桩的主要用户。

充电模块

充电模块是充电桩设备成本的主要构成项,占比达50%。

大功率充电趋势下,充电模块品质要求进一步提升直流充电设备的快充能力是通过大电流和高压化来实现大功率的电能输出,这对充电模块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充电模块玩家数量远少于充电桩制造和运营。

多年竞争带来行业出清,充电模块玩家数量有限。

与下游充电桩制造商和运营商不同,目前充电模块行业玩家数量有限。

行业格局初定,头部企业市占率较高。

根据车桩新媒体统计数据,从2022年包括自供型和外供型充电模块企业在内的竞争格局来看,英飞源是行业龙头,市占率达34%,行业CR5超80%。

根据第一电动网资讯,经历过去几年的激烈竞争,行业逐渐出清,充电模块供应商从2015年底的接近40家,到目前还活跃在市场的只有10家左右。

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自产自用型,代表企业为:特来电、盛弘股份、科士达等;另一种是供应型,代表企业为:英飞源、优优绿能、通合科技、英可瑞、永联科技、华为等。

市占率前五的企业分别为:英飞源、永联科技、通合科技、优优绿能、英可瑞。

因充电桩制造商的技术水平存在差异,各厂商在充电桩产品的成本、利润水平方面拉开一定差距,因此降本增利能力为充电桩制造企业核心竞争优势。

目前,主要充电模块企业正在加速进行海外市场相关标准认证,如:英飞源2018年模块产品取得CE、UL、KC认证;通合科技已获得欧盟CE认证,美国UL标准认证正在进行中;优优绿能已完成欧标、美标等标准认证,产品已大规模供应海外市场。

充电桩制造

行行查 | 行业研究数据库 资料显示,整桩制造企业可分为国企、民企,其中国企有国电南瑞、许继电气等国网系企业,民企有盛弘股份、科士达、特锐德、道通科技、绿能慧充等企业,其中盛弘股份、科士达、特锐德业务覆盖范围为整桩+充电模块。

在充电桩其他零部件方面,包括开展充电枪+连接器等业务的沃尔核材,布局大功率液冷超充枪的永贵电器等。

目前国内企业出海需依靠经销商、代理商等合作方,如汽车经销商、代理商、电力公司等具备当地服务能力的企业。短期来看,与本地企业合作可以有效解决运营本土化落地问题,但长期来看利润让渡方面问题可能对利润率产生影响。

盛弘股份出海产品包括充电桩、充电模块,公司研发适用不同国家的充电模块、直流快充充电桩等,2022年交流充电桩产品通过欧标认证,成为首批进入英国石油集团的中国桩企供应商。道通科技、炬华科技出海产品为充电桩,其中道通科技2021年通过荷兰进军欧洲,交流桩方面欧标、美标认证均已通过,陆续拿到英国、新加坡、法国、荷兰、德国、西班牙、葡萄牙等多国订单并实现交付;炬华科技三相充电桩取得欧标CE认证,美标交流充电桩已通过ETL认证。

充电桩运营商

充电桩运营是一门“高投资慢回报”的生意,建桩属于重资产,回本周期很长,为此,国内也在不断探索充电桩运营的商业模式。

充电运营行业主要存在资金、物理场地、电网容量、数据资源四大主要壁垒,龙头企业先发优势、规模优势显著,且难以被新进入者追赶,有望在行业竞争中持续保持的领先优势。

目前国内形成了资产型运营商、第三方充电服务商、车企充电运营商、众筹建桩运营商等多种商业模式,不同的模式在建设运营主体和服务提供方式上具有显著差异。

充电运营商收入逻辑示意图: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

充电桩运营端可分为资产持有型运营商、平台型运营商、车企充电运营商。

四种充电运营商主体代表企业:

资料来源:易观分析

第一类是以特来电、星星充电等为代表的资产型运营商,专注于自有资产运营,并与其他运营商和第三方平台开展合作,以实现用户端的流量互补。

第二类是以能链智电、快电、朗科科技为代表的第三方充电服务商,不参与充电桩的投资建设,而是将各充电运营商的充电桩整合介入到自营 SaaS 平台,通过第三方充电网络连接用户及资产型充电运营商。

第三类是以特斯拉、蔚来为代表的车企充电运营商,为自有车主提供公共充电服务,车企主导建桩主要分为自主建桩、合作建桩两种模式。

第四类是以国家电网为代表的众筹建桩运营商。该模式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运营商重资产的运营困境,有效盘活充电桩上下游的产业资源,积极拓展充电桩行业格局。国家电网因其明显的电力资源和背景,在此模式下优势明显。目前,特来电、星星充电、小鹏汽车也逐步开始尝试这种模式。

行业马太效应显著,集中度趋于稳定且集中,头部运营商地位难撼动。

中小运营商市占率较为有限,原因一方面为充电桩更新换代速度较快、回收周期较长,因此充电桩运营企业需较强资金实力支撑较高前期投入费用、折旧费用。

从总量上看,基于中国充电联盟统计的数据,特来电、星星充电、云快充、国家电网等运营商充电桩运营市占率排名靠前,龙头特来电、星星充电市占率在20%左右,地位保持稳定。同时,以小桔充电为代表的腰部厂商也不断发力,市占率有所提高。

2023年3月我国公共充电桩运营商份额占比:

资料来源:中国充电联盟

充电桩行业已度过前期的野蛮生长、供需错位时期,充电桩平均使用率随新能源车渗透率一齐提升,若行业平均单桩利用效率未来继续稳步提升,则充电桩运营企业的盈利能力得以增强,投资回收期得以缩短,充电桩运营行业的经营效率有望进一步优化。#5月财经新势力#

从行业发展趋势来看,高压快充布局加速,直流桩替代趋势日渐明确。高压快充是当前新能源汽车充电技术的发展趋势,直流桩具有更快的充电速度,充电桩将逐渐由交流向直流转型,我国直流桩近年来装机增速较快,未来替代空间仍充分,且高压快充对直流充电桩的输出功率提出更高要求,产业链各环节大功率配套产品有望迎来广阔应用前景。

关注乐晴智库,洞悉产业格局!

2024-01-22

2024-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