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产能100万的比亚迪,郑州再也不怕“富士康不赏饭”?

“第一次来工厂,从大门到饭堂,足足走了一个半小时。”日前在郑州举行的方程豹工厂参观之旅上,比亚迪相关负责人一脸自豪地说:“这还是其中的一个工厂。”

01,占地1.6万亩,产能将达100万辆

外界对比亚迪郑州基地还不太熟悉,但河南人很清楚——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往东南,穿过乡村和农田,驱车30多公里,崭新的工厂赫然眼前。

由于规模巨大,都不能用工厂来形容,只好用工业园来称呼,占地超过16000亩,也是比亚迪全球规模最大的制造基地。

不仅规模大,建设速度也很快。比亚迪郑州基地2021年9月签约,37天内实现项目开工,仅17个月便顺利投产,创造“河南速度”,其中一期产能为40万辆,二期60万辆也已经开工。

在厂区周边,到处都机器轰鸣,车辆穿梭,这里不仅涵盖冲压、焊接、涂装、总装四大造车工艺,甚至还有研发,场内拥有一个巨大的试车场,也还能制造电子产品。

百万辆不仅仅是口号,我们在工厂内赫然看见了“一个白车身工厂年产30万,共有四个这样的工厂”的字样。

2022年6月份,郑州市发布《关于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实施意见》提到,在2025年力争全市新能源汽车产能超过100万辆。

2022年郑州这一数字不足7万辆,短短三年时间,从7万辆到100万辆,主要依靠比亚迪;2023年,比亚迪全球销量为302万辆。

比亚迪第600万辆新能源车--豹5(配置|询价)就在郑州基地下线的。

“现有基地规模最大的是西安,但潜力最大的是郑州。”比亚迪相关人士称,“公司的第600万辆新能源车就是在郑州工厂下线的,目前共有2万多名员工,并在不断扩充之中。”

郑州基地不仅产能规划大,车型也偏中高端,目前主要生产宋Pro、海豹DM-i(配置|询价)、豹5三款车型,其中宋Pro月销在2万辆左右,海豹DM-i月销1万多,豹5月销5000多,光这三款车型月产销规模就在4万辆,全年就是50万辆。

在公司的背景板上,写着即将投产代号PA的车型,据透露,这是一款供出口的电动皮卡。

豹友们正在观看刚下线的豹5,主力车型售价在30万元以上。

如果按20万元/辆来计算,50万辆就相当于1000亿元产值,100万辆相当于2000亿元;按照我国整车和零部件1:1的比例来计算,又可以增加2000亿产值。

02,“富士康”外迁不可避免

比亚迪的到来,让患上“富士康依赖症”的郑州松了口气。新郑机场往北数百米,是富士康郑州科技园。

过去十几年,富士康一直是郑州的城市名片,以富士康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是郑州经济的“发动机”,富士康也是个庞然大物,曾容纳超过20万名员工。

郑州当时也给富士康足够诚意:提供土地,前五年免税,再五年减半征收。除此之外,还有着其他的各种优惠政策。

通过引入富士康,郑州成为了世界知名的“苹果城”。巅峰时期,每两部iPhone,就有一部在郑州组装,富士康也成为郑州最重要的一张名片。

富士康曾有多重要?以新冠肺炎疫情前的2019年为例,郑州富士康的出口总额为2199亿元,进口总额为1138亿元,总计占郑州进出口总额的近81%。

以至于富士康前老板郭台铭在2019年接受采访时口出惊人:“中国大陆离不开我,我建厂是给大陆赏饭吃!”

在中美贸易战加剧的情况下,“果链”迁移传闻甚嚣尘上,作为“果链”在国内的枢纽,富士康和郑州陷入舆论漩涡。

据悉,富士康计划将其3000亿元产能转出中国大陆,陆续转移到印度、越南等地。

无论是“业主”苹果的压力还是富士康本身都有外迁需要,因为代工业务利润低薄,要寻找人工成本更低的地方。

根据英国《经济学人》的最新报道,中国制造业人工成本已经增长到8美元/小时,泰国、越南、印度、墨西哥等地普遍在2-3美元。

随着富士康逐步外迁,郑州GDP2020-2021年增速分别为4.7%、1.0%,在24座万亿GDP城市中排名倒数,不仅与老对手青岛、长沙的差距正慢慢扩大。更让郑州焦虑的,是400多公里外西安的崛起。

此前,郑州、西安同属“国家中心城市”,但不论是人口还是GDP,郑州始终压老邻居西安一头。2018年,郑州GDP首破万亿,到了2020年,西安才加入“万亿俱乐部”。

随着新能源车的崛起,西安焕发出新春。2022年,西安以101.52万辆新能源车产量(几乎全是比亚迪),超过上海,夺得“新能源第一城”的桂冠;2023年,随着比亚迪郑州基地发力,郑州GDP的增速达到了6.5%,在全国主要城市中排名第二。

03,产业升级:新能源车部分替代电子制造业

无论是从产业升级还是区域发展来看,比亚迪等新能源车产业对以富士康为代表的电子产业替代作用逐步提升。

富士康为代表的电子代工,我们赚取的只是廉价的加工费。尽管苹果90%以上的产品还在中国大陆生产,但提供的附加值实在低得可怜。

日本媒体拆解iPhone 15 Pro后发现,中国大陆的零部件只占了可怜的2.5%。

我国人口在2023年减少203万人,劳动力不再源源不断;与此同时,每年的大学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这时更多需要的是高附加值产业。

2023年我国新车产销量首次突破3000万辆大关,其中新能源车占1000万辆左右;出口522万辆(海关总署数据)、同比增长57.4%,出口创汇超过1000亿美元,新能源车与电池、光伏成为出口“新三样”。

汽车产业从业人员有上千万,其中包括研发在内的大量人员都是年收入在30万以上的高薪人群。

更重要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很长,可划分为上游有色金属及化工原材料、中游零部件制造、下游整车制造、服务及软件应用。

这些产业链几乎都掌握在中国人手中,没有被卡脖子的风险。

由于比亚迪的集群效应,富士康甚至还加码郑州,不过加的是新能源车产业。

近日,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河南)有限公司正式注册成立,注册资本为5亿元人民币,注册地为郑州航空港区,其经营范围包括机动车辆生产、新能源汽车销售等。

有了比亚迪、上汽、东风、富士康等巨头加持后,郑州的胃口大增,“致力于打造全国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DA彬)

2024-01-21

2024-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