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宝马车型有何颠覆想象之处?,

「研判」详解宝马纯电车型外观:在微调和夸张间反复横跳

文/宝拉

奔驰EQ系列你可以说它们长得不好看,但你不能说它没有改变。

奥迪上汽奥迪Q5e-tron系列你可以说它奇形怪状,但你不能说设计师没有诚意,毕竟马上LOGO都要变了。

而宝马就不一样了,要么摆烂,要么疯狂。

目前中国市场在售的纯电车型主要有全新BMW i3(34.99万元起)、BMW iX3(39.99万元起)、BMW i4(进口,44.99万元起)、BMW iX(进口,74.69万元起),几款主力车型主攻中型轿车和中型/中大型SUV市场。

低端线套娃

两款国产版车型BMW i3、BMW iX3,价格较低,相比进口的两款车型有两个明显不同的点,一是基本看不出和燃油车的区别,二是“鼻孔”没有贵的车型大。

其实不管是宝马、奔驰还是奥迪,最开始推出几款新能源车型都和其燃油车长得很像,就曾一度被吐槽为“油改电”车型。

奔驰PHEV的车型基本都延续了此前燃油版的设计,不过在纯电动EQ系列,随着新的纯电平台的推出,奔驰可以说是采用了巅峰性的设计,EQE、EQS、EQC都保留了奔驰圆润线条的不变基因中,形成了新的风格,虽然效果不太好,但是也能看出了不同。

不过反观宝马,从燃油车到混动车再到纯电车型,外观上基本套娃和微调。

就拿最新的纯电车型BMW i3和3系举例。

两款车型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出入,最大的不同只是中网隔栅的设计,一个是全黑的封闭式中网,一个是竖状条形镀铬中网或点阵式镀铬中网。

在大灯方面,全新BMW i3项目总监Thomas Jandt曾表示,“全新大灯不仅保留了BMW经典双圆灯的影子,也让眼神更加凝聚与简洁,达到了功能与设计的完美融合”。

虽然Thomas Jandt只是针对大灯的设计进行了阐述,但是我们能够见微知著,宝马内部的设计团队对纯电车型甚至是新车的设计,都更加偏好守住原来的大方向,关键词落到了“保留”这个词上。

BMW i3的设计团队曾经号称,“我们要做一张新的面孔”不过现在看来没有起到什么效果,基本还是在燃油车的框架中修修补补。

不过这也能理解,毕竟宝马3系是宝马最经典的车型,对i3的设计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大面积群嘲,所以现在看来最为不大的设计恰恰是最安全的设计。宝马内心OS或许是,只要我像燃油版车型,你们就没有理由骂我,这个道理同样在中型SUV车型BMW iX3上适用。

但是在价格更高的豪华车型中,宝马纯电车型的设计却不适用这个道理了。

高端线“大鼻孔”

宝马最开始是飞机引擎制造商,后面收购艾森纳赫的汽车制造厂才开始造车。宝马的第一款宝马自主研发的车型为BMW 303。

可以看到宝马303上“鼻孔”的造型就已经初见端倪。

后面在Chris Bangle、Henrik Fisker、Chris Chapman等设计师的手下,宝马就变成了我们现在所熟悉的样子。

不过在高端纯电车型的设计中,在现任设计总监Domagoj Dukec(马戈吉·杜克)的引领下,宝马似乎开始在回头走。

Dukec于2010年加入宝马集团,就在前一年,宝马知名设计师Chris Bangle(克里斯·班戈)离开了宝马。

虽然Bangle离开了宝马,但是在却对宝马车型的设计影响深远,以至于现在仍有大部分人认为Dukec是在Bangle的设计稿上进行微调。

从时间线上来看,Dukec在2016年11月至2019年9月在宝马的职位为Design Director at BMWi(BMWi设计总监)。BMW i 是宝马集团在2011年发布了全新子品牌,该品牌下全部为电动汽车,最早推出的两款新能源车型分别为i3和i8,而宝马i8就是Dukec经典作品Connected Drive概念车的量产车型。

BMW i4是在2021年3月17日,宝马集团年度财报发布会上首发亮相,按照一款车型设计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来计算,BMW i4正是Dukec在任职BMWi设计总监时的作品,BMW iX也同样出自Dukec之手。

但是不管是BMW i4还是BMW iX,中网的“鼻孔”越来越大,和宝马303有着相似的特征,中网偏向瘦长,纵向更长,宽度更窄。

一方面中网的尺寸更大,能让封闭的进气隔栅中间内部的设计细节也能更清楚地展现。另一方面,中网向中间聚拢,从视觉层面来看让车身整体宽度变窄。

对于越来越大,越来越显得违和的“大鼻孔”,Dukec表示,新的双肾格栅是延续设计的思路和方法。

和前面的较低端线车型相似,宝马在设计豪华电动车时也逃不掉延续设计和保留经典。也就是说,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你一旦绕不开宝马,你就绕不开“大鼻孔”。

不过毫不客气地说,变大“鼻孔”是宝马在各项妥协中最差的办法。

电动汽车时代,汽车的设计五花八门,但是都有共同的特点——颠覆,不管是颠覆一类车型的设计还是颠覆自身品牌的设计,越能吸引目光越好。

通过前文分析得知,延续经典已经成为了限制宝马设计师的“枷锁”,披着这个重担宝马不得不继续在标志性的中网上做文章。

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再次增加中网的辨识度,更激进更大的中网就来了。竖向拉长的格栅比例,也让车灯横向的张力得到释放,强对比冲击带来的视觉张力很足。

另外,宝马还加强了中网的边界感,给“鼻孔”描了个边,边界更立体,线条更加硬朗,而这点在BMW i4、BMW iX以及大部分概念车型上均有表现出来。

即使描边鼻略显突兀,但是它能够在视觉层面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即使它不好看,但是它能够在视觉层面产生强大的冲击力;即使它丢了蓝天白云的优雅,但是它能够在视觉层面产生强大的冲击力......

所以,“大鼻孔”并是宝马主动为了给自己的电动车型带来的崭新设计,而是在电动化被迫“迎合时代的改变”。

缺一个新的标志点

在传统大厂新能源电动化转型的过程中,目前能让人记得住的新设计并没有多少。

合资车型中,大众ID.系列算得上一个,凯迪拉克LYRIQ算得上一个,剩下的基本没有什么太大的记忆点。

不过在这方面,国产车型似乎更胜一筹,长安UNI系列的无边界格栅设计,比亚迪汉、秦的新能源车型的设计,都摆脱了以往的局限。

当然,个人认为最成功的设计则是长安UNI系列,不仅以一己之力让长安成为“潮男”,而且让无边界隔栅成为了汽车外观设计的一种潮流。

长安UNI系列设计成功的根源很大程度来源于陈政(长安前全球设计总监),UNI-T揭开了长安设计的任督二脉。

和宝马延续经典的设计思路完全不同,陈政认为UNI-T的设计应该引领3-5年的潮流,所以陈政完全否定了最开始和CS75PLUS极为相似的设计,于是UNI-T被回炉重造,最后由山田敦彦打造出了如今的UNI-T,最后形成全新的家族语言被广泛运用在旗下的iDD新能源车型中。

无边界格栅的“UNI风”设计成了长安的一个新标志点,而宝马目前正缺这样的一个爆点。

不管是在对自我的颠覆上还是在对行业设计的颠覆上,宝马都缺少这样的设计。不知是缺少改变的信心还是困于资本的考量,宝马一直在“大鼻孔”里打转。

写在最后:

总的来看,宝马已经在迎合行业发展和保留经典中迷失了方向,最后在微调和极度夸张的中网的两个极端中反复横跳,两头都不讨好。

如今,宝马还在扛着“鼻孔”的枷锁继续挣扎,归根结底是还想延续燃油车时期高溢价的豪华属性,不过现在购买汽车的年轻人们并没有较强的品牌的认同感,更在意产品本身的质量,所以宝马的这个算盘大概率打不响了。因此,个人认为宝马还不如放开了手干,不再纠结是不是有“鼻孔”,没准还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2024-01-19

2024-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