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购买一辆能同时使用油和气的轿车,怎么选择?,

用牛饲料挖石油,教你如何一夜暴富

今天要讲一个一夜暴富的故事。

这个故事本质上来讲是一个科学技术的故事。但它又与更大的世界、更无法预测的命运,以及一种奇怪的植物有关。

图 | The Financial Express

印度拉贾斯坦邦的农民不会忘记,以前连鞋都穿不起的的他们,是怎么靠着牛饲料,在那一年突然住上小楼、开上小车的。

拉贾斯坦邦在印度北部,这里的气候异常干燥,土地贫瘠,每年只有季风的时候才能盼上那么几滴降水,灌溉为数不多的庄稼。庄稼里,有一种十分不起眼的豆科植物,叫瓜尔豆(guar, Cyamopsis tetragonoloba)

这种豆子可能对你来说很陌生,但在各种各样的零食里,它还蛮常见的。瓜尔豆能够提取一种叫「瓜尔胶」的食品添加剂,你可以在食品包装袋后面那一串不认识的名词里面找到它。

瓜尔豆 | Exporters India

在干旱的地方,种子需要尽可能地多抓住水分才能成功发芽,瓜尔豆里的瓜尔胶就是用来干这个的。季风季节一到,雨一落下来,它就能够把水分子团团抓在它旁边,形成一团黏糊糊的物质,让种子发出芽来,也能给新芽提供营养。

这团黏糊糊的东西,就跟食堂勾芡勾得黏糊糊的一个道理——科普博主会告诉你这是淀粉的「糊化」作用,美食博主会告诉你这是给食物「增稠」,本质都一样。瓜尔胶呢,是比淀粉强力八倍的增稠剂。它能让汤更浓,让冰淇淋更致密,让你觉得「卧槽我怎么做不出来这种口感」。

但卖给食品厂,对于拉贾斯坦的农民而言,只能算挣点零花。毕竟,这种增稠剂的用量实在是非常小,而且也有别的东西能够替代(比如明胶、黄原胶等等不那么强力的增稠剂)。

瓜尔豆的主要身份,其实还是牛饲料。它的豆荚和豆子纤维很粗,口感很硬,要拼命烹煮才能勉强入口。这种不好吃也没前途的东西,几乎只在印度北方三邦(拉贾斯坦、哈里亚纳和一部分的古吉拉特)找得到,而印度也占了全世界瓜尔豆产量的超过80%。

但是,天知道科学技术的进步会怎么八竿子打不着地砸到你头上——

图 | FinancialTimes

2011年,几乎是一夜之间,瓜尔豆的价格涨了10-15倍,而印度出口瓜尔胶的数量涨了20倍。发生了什么?

石油公司轰隆隆地开了进来。他们要用瓜尔胶挖石油。

Whaaaaat???

这就要说到另外一种东西了:水力压裂技术(Hydraulic Fracture,在美国人们叫它 fracking)

这是一种近20年才大规模兴起的石油和天然气挖掘技术。许多页岩层里的确是有石油的,但是它们都渗在石头缝里,很难开采。水力压裂技术呢,简单来讲,就是把水给硬挤到石头里,把石头给挤破,让页岩里渗着的油和气顺着裂缝跑出来。

水力压裂示意图 | Friends of the Earth

水力压裂技术其中重要的一环,就是开发出一种合适的「水」,术语叫「压裂液」。它足够粘稠,足够强力,能够搅合着类似于泥沙的物质(就像我最爱的 Ben & Jerry 冰淇淋里的奥利奥饼干碎一样,哎呀大半夜的写饿了),挤进地里去给油气留出空隙的同时不会破坏地基的稳定性,不然石头全挤碎了,水流走了,地层就垮了。天知道哪个科学家在吃 Ben & Jerry 冰淇淋的时候突发奇想,把瓜尔胶掺进压裂液里,好用到石油公司都疯了。

突破了技术瓶颈之后,水力压裂采油规模一下就上去了,美国本土可开采的石油总量一下就翻了倍,国际油价应声下跌,从最高点的100多美元一桶,扑通一下降到了不到60(虽然那几年还有各种其它原因,但 fracking 技术的扩张是重要因素之一)。美国气也直了腰也硬了,不用再看着海湾 OPEC 国家脸色行事了。

国际油价 | stlouisfed.org

北印的农民手里的牛饲料,忽然一下就变成了香饽饽。2011-12年,瓜尔豆90%的产量,都贡献给了北美的油田;进口瓜尔胶,一度占了石油公司成本的1/3。

印度本土农业公司 Vikas 赶紧见机行事,在拉贾斯坦邦给农民免费提供新的瓜尔豆种子,让他们把棉花换了,全种瓜尔豆。为了让农民配合,一亩地先砸它个800美金预付款;其它小公司也急忙跟进,抢占风头,价格有时候一天一涨,让人眼花。

拉贾斯坦邦的农民们可能好几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钱。原来鞋都没得穿的他们,忽然就盖起了小楼,有的还开起了 SUV。女人们金银首饰买了一波又一波,有的还去了欧洲旅游。原本的穷乡僻壤,突然就因为牛饲料而财大气粗了。

图 | Mosaic

但这样疯狂的年景,也持续了不到两年。

「瓜尔豆热」之下,印度政府开始规范瓜尔豆的交易市场,挤走「炒豆客」,保护这种重要的出口作物不受国际资本控制。迫于压力,石油公司开始寻找替代品:地中海的长角豆(Ceratonia siliqua),南美洲的刺云石(Caesalpinia spinosa),甚至中国的决明子(Senna obtusifolia),并加紧研发替代品。大自然对于同一个问题总有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但不管怎么说,这时候人们才体会到物种多样性的重要性,或许对环保嗤之以鼻的工业党们,这时候也开始若有所思了。

另外,在豆科植物排着队朝暴富行列行进的时候,中国人来了。

还好,不是来炒豆子的,也不是来种豆子的,更不是来吃豆子的。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王丕新团队于2012年成功研制出人工合成的压裂液增稠剂,申请了专利,随后几年投入量产。尽管石油行业从业者表示,瓜尔胶还是最好的压裂液,但合成技术能够大大降低瓜尔胶的用量,并且质性更稳定、更耐高温作业。油田正式摆脱了只有瓜尔胶的年代。

还有另外一个因素,就是水力压裂技术对环境的影响。有不少研究都表示,这种用化学外加物理手段暴力挤石头的操作,很可能会破坏地下水水质,如果监管不力,会影响当地生态环境乃至人民生活用水安全。美国2020年总统竞选人之一伊丽莎白·华伦(Elizabeth Warren)尤其反对 fracking,甚至表示要全面禁止这种开采。不管如何,fracking 的疯狂近几年也冷下来了不少,瓜尔豆的收购价也随即腰斩,在几年之后恢复到了2011年的水平。那些在高位入市的农产品小公司,当然是赔得底裤都没了。

瓜尔胶和瓜尔豆的价格趋势 | Business Standard

拉贾斯坦邦的农民,又回到了靠瓜尔豆做副业的年景——目前有40-50%左右的瓜尔豆用于石油行业,出口量仅仅是高峰时期的不到一半,价格也很低;对于农民们而言,这再也不是什么能够暴富的行当。

只是,人们怕是没有想到过,世界石油产业、乃至世界政治经济局势,曾经被一种牛饲料疯狂支配过。而人们也都无法料到,科学技术能把我们带到哪个奇妙的冒险之路上,就一如拉贾斯坦邦的农民无法预见2011年的那一场暴富一般。

去壳、精炼之后的瓜尔豆 | Quartz

参考资料

<1> Hanson, T. (2015). The triumph of seeds: How grains, nuts, kernels, pulses, and pips conquered the plant kingdom and shaped human history. Basic Books.,中文版《种子的胜利:谷物、坚果、果仁、豆类和核籽如何征服植物王国,塑造人类历史》,中信出版社新思文化出版。

<2> Mudgil, D., Barak, S., & Khatkar, B. S. (2014). Guar gum: processing, properties and food applications—a review. Journal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51(3), 409-418.

<3> Financial Time, Lower fracking demand hits Guar bean farmers, Jan 20, 2015.

<4> The New York Times, In Tiny Bean, India's Dirt-Poor Farmers Strike Gas-Drilling Gold, Jul 16, 2012.

<5> Quartz, America's shale gas boom brought Rajasthan farmers a fortune, but now it is being taken away, Sep 1, 2014.

<6> India Times, Cheap China alternative hits Indian guar gum prices, May 9, 2018

<7> 《中国科学报》,王丕新小组实现采油用水基压裂液增稠剂人工合成,科学网 2012-06-05.

作者:李子的人间博物馆

eo获授权转载

(剧透:这篇文章的知识点会出现在春节的能源知识大奖赛中~)

2024-01-12

2024-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