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买山地越野卡丁车怎么选价格?,

罗浮山管委会:建设国家一流景区,再造一个“新罗浮”

蓬莱仙境、道教名山、天然氧吧……提起罗浮山,似乎总绕不开这些关键词。一些固有标签甚至延续千年,至今仍定义着这座广东名山,以及基于其打造的罗浮山景区。

而今,罗浮山景区正在探寻新的定义。在新冠疫情中蛰伏三年,罗浮山景区在文旅行业危机中不断苦练内功、发掘机遇,以破釜沉舟的魄力导入多个新旅游项目,不断探索扩容提质新路向,努力丰富历史刻在罗浮山之上的单一印象,以“新罗浮”形象打造国家一流景区,奋力开启景区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三年蛰伏

苦练内功提升基础设施

3月的罗浮山总是烟雾缭绕,氤氲之间,春意初来。

不久前,一个好消息从远处的武汉传来——在受邀参加的2023年中国文旅产业投资运营大会上,罗浮山景区荣获2022年度“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影响力100强”奖项,位列全国第75位。

这项榜单,通过监测景区在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搜索、运营、媒体、点评指数,综合分析计算得出指数排名,来反映一段时期内景区在全国的品牌影响力,从而评选出景区影响力百强榜。在今年1月的最新动态排行中,罗浮山在榜单中的排名上升至全国第51位。

对于罗浮山景区而言,这无疑是一个令人振奋的好消息,一扫疫情三年的阴霾。

和国内大部分旅游景区一样,过去三年,罗浮山景区的日子并不好过。作为人流量最为密集的场所之一,每当疫情防控形势趋于严峻时,景区往往首当其冲。过去三年里,罗浮山景区曾多次因疫情防控临时闭园。

一方面是疫情反复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另一方面是经济发展压力下持续下行的服务业和人们疲软的消费力,疫情防控期间,锐减的客流量和住宿、饮食等景区关联服务业的衰退,成了不争的事实。

危机中往往蕴藏着机遇,罗浮山景区没有因此停滞不前。对于罗浮山景区而言,在疫情中蛰伏的三年,恰恰也带来了修炼内功、重塑品牌的良好机遇。

很长一段时间里,罗浮山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绵延千年的中医药文化根脉广为人知。近年来,罗浮山景区先后获得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天然氧吧等荣誉称号,逐渐成为省内外游客喜爱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恰如山中华首寺旁的摩崖石刻所写的“岭南第一山”,响亮的名号使其颇负盛名,也为这座千年名山刻上了厚重的历史烙印。

穿过深沉的历史积淀,进而衍生出更轻量级、更多元化的旅游项目,是罗浮山景区长期以来致力达成的目标。早在1995年10月,罗浮山索道就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全长1800米,高差500米,海拔820米,单程运行时间为21分钟。双人吊椅式索道带来的惊险体验,成了不少游客难忘的记忆。

直至疫情到来,旅游业持续低迷,对于罗浮山景区而言,提升旅游质量成了迫在眉睫的工作,索道的升级改造由此提上日程。2021年,作为优化景区旅游基础设施的重点工程之一,罗浮山索道升级改造项目启动,并于半年后的2022年1月正式投入运营。

升级改造后的罗浮山索道全长1537米,共有38个封闭式透明吊厢,每小时运量从原来的480人次,提升至1800人次。从高空俯瞰,新索道如一条凌空彩链横跨罗浮山,将山下的东江纵队纪念馆、冲虚古观与山上的鹰嘴岩、登山栈道等串成一线。新索道采用了目前世界最先进的自动脱挂吊厢式索道设备,不仅承载量和运行速度大大提升,也为游客带来了更舒适的乘坐体验。

新索道的投运,不仅有效缓解了客流量与现有运力不匹配的问题,改善山上景点的可进入性,更大大增强了景区整体的吸引力与竞争力。

突围之路

“白+黑”优化景区旅游体系

索道的升级,只是罗浮山景区在疫情防控期间修炼的“内功”之一。

“我们要奋力把罗浮山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旅游景区和休闲、养生度假最佳目的地。”正如博罗县委常委、罗浮山景区党委书记王玉添所说,近年来,罗浮山景区持续盘活现有资源,深入挖掘罗浮山中医药、葛洪、东纵等文化内涵,大力推进景区升级提质,培育“白+黑”经济双引擎,全面激发景区发展活力。

探索“白+黑”的旅游经济模式,是罗浮山景区突围的关键之一。

长期以来,罗浮山景区的游客以珠三角的自驾游游客为主。这样的游客组成结构,决定了留在景区和周边过夜的游客是少数。难以留住“过夜客”,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景区对周边地区民宿等服务业的辐射带动能力。

罗浮山景区很清楚,要留住“过夜客”,只靠多建几家酒店和民宿并不够,更为重要的是旅游项目的丰富和旅游品质的全面提升。其中的关键,在于对罗浮山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更为充分的挖掘。

近年来,在保护罗浮山良好生态的基础上,罗浮山景区合理规划景区总体布局、功能分区、游客容量、旅游线路,科学布局体验性、沉浸式、互动型旅游项目。

罗浮梦幻水秀项目由此应运而生。2022年1月,以“音画白莲湖”为主题的梦幻水秀节目正式推出,成为罗浮山的主打夜游项目之一。这一节目在景区白莲湖布置夜景,以罗浮山奇珍、奇闻、奇俗、奇想、奇景为文化背景,通过激光、灯光、水幕、喷泉等跨媒体的现代化技术和艺术化编排,40多分钟的表演里,呈现了五大主题场景,从多个角度展现罗浮山的奇观胜景和美妙的神话传奇,生动诠释了罗浮山的中华中医药养生文化,描绘出一幅“仙境罗浮”的有声画卷。

罗浮梦幻水秀项目的推出,填补了景区夜间无活动、无看点的空白,为开拓夜游经济打开了新局面。

另一边,在原有古驿道和山路基础上升级改造而成的罗浮山登山栈道,沿途串起鹰嘴岩、朝真石、四老枰、燕岩顶、好汉坡、螺丝顶、玉娥峰、分水坳、飞云顶等景点,山石清奇嶙峋,更吸引了不少登山和摄影爱好者。

除了景区内部旅游基础设施的升级,罗浮山景区还巧借外力引进了越野乐园和丛林高空玻璃漂流等全新游乐项目。其中,越野乐园结合罗浮山山坡、丛林、小溪等自然景致开辟出山林赛道,提供山地越野车、越野卡丁车和多条山林赛道供游客选择,极限运动带来的惊险和刺激刷新了游客在罗浮山的旅游体验。

位于罗浮山狮子峰的丛林高空玻璃漂流为游客提供了游览罗浮山的另一种方式。游客乘坐皮划艇自狮子峰出发,在以玻璃铺设的水滑道内乘浪而行,穿梭在罗浮山的树海和群山之间。全长3000多米的漂流滑道,上下落差近200米,是目前广东落差最大、线路最长的丛林高空玻璃漂流水滑道。

新项目的推出为罗浮山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统计显示,今年春节假期期间,罗浮山朱明洞景区共计接待游客12.09万人次,各项经营收入合计1003万元,在游客数量同比2019年未见增长的前提下,这一收入总数却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5.5%。

也正是凭借着这些新的旅游项目,罗浮山景区正构建起以自然观光为基础、山岳休闲体验为亮点的景区旅游体系,以焕然一新的“新罗浮”形象,朝着国内一流景区的奋斗目标奋勇直前。

重塑品牌

打造全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

罗浮山是博罗乃至惠州的核心文化品牌之一,罗浮山景区则是地方旅游业的一张亮丽名片。

如今,这一品牌正在迎来转型升级的关键期。罗浮山管委会主任陈沛林认为,景区必须抓住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在提升形象中重塑品牌,深入提炼罗浮山专属文化符号,讲好罗浮山故事,不断扩大“新罗浮”的品牌效应,从而带动旅游消费,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相较于其他名山景区,罗浮山有着不可比拟的交通区位优势——从最近的高速公路罗浮山出口出发,到景区仅8公里,车程不过10分钟。广汕高铁今年通车后,距此仅10公里的罗浮山站,更将使罗浮山景区与广深等大湾区主要城市的通行时间缩短至半小时左右。

然而,与峨眉山、武当山等国内宗教名山相比,罗浮山在全国范围内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并不相当。“一方面是文化内涵挖掘利用不足,另一方面是宣传推介力度有待加大。”罗浮山管委会副主任冯志翔认为,多年来,罗浮山景区存在着深度开发不够、资源整合不足、影响力小等问题,未能形成旅游产业链条和特色品牌,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景区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文旅产业要做大,必须抱团发展。”冯志翔透露,古有“东樵山”之名的罗浮山,正探索与位于佛山市的AAAAA级景区——西樵山景区联动,建立“东西樵”共建、共享、共赢、共结联盟,在景区规划、文旅产业、运营管理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罗浮山景区将立足丰富的旅游资源、独特的文化优势,充分应用新媒体、赛事活动等载体,全方位展示两个景区的秀美风景和人文积淀。统辖景区周边的酒店、民宿、餐饮等行业,探索与西樵山联动推出旅游套票,不断丰富高品质产品和服务供给。未来,罗浮山景区还将通过资源整合、景区合作、产业提升,利用文化推介会、宣传片推广等契机,从历史典故、历史代表人物、摩崖石刻和诗词歌赋等方面提炼两景区文化融合新“IP”,结合景区特色研学活动开创合作新形式,打造更具引爆力的旅游业态。

如今,在罗浮山景区,主题多元的特色旅游正在兴起。在原有东江纵队纪念馆这一红色旅游景点的基础上,近年来,罗浮山景区推出新的红色旅游线路,营造依托传统红色景点延伸出的旅游体验场景和氛围,创新场馆场景和交互系统设计,创新演绎红色文化,提升游客体验感和获得感,增强红色旅游景区吸引力。

新年伊始至今,罗浮山景区“走出去”的步伐未曾停下。冯志翔告诉记者,早在春节假期过后,罗浮山景区就迅速制定了春季推广方案,聚焦“引进来、走出去”,由景区主要领导带队组建推广专组、专班,分区域、分片区、分地点开展大走访,目前已与多家旅行社达成合作意向,将以签约形式共同推介罗浮山旅游专线,向粤港澳大湾区团体旅游市场进军。统计显示,今年1—2月罗浮山朱明洞景区共接待游客量38.5万余人次,同比增长224%,营业收入2580余万元,同比增长190%。其中团队接待客量为5055人次,同比增长237%,收入27.8万元,同比增长333%。

景区服务也迎来升级,“一部手机游罗浮”的愿景正在成为现实。当前,升级后的景区智慧门禁系统已经启用,为套票、联票的推出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景区智能售票系统、“i罗浮”小程序等智能平台,为游客在门票预定、行程安排、导览讲解等方面提供智慧化服务,加快实现景区智慧化转型升级,不断丰富高品质旅游产品供给。

“我们将依托绿色生态、历史文化、产业基础等资源优势,聚焦平台经济、文旅融合等重点,探索“旅游+”“绿色+”等发展路径,深耕“大健康”“研学游”等特色产业,培育“环罗浮山”全域旅游消费市场,努力打造全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王玉添说。

【记者】廖钰娴

【摄影】王昌辉

【制图】钟仁敏

相关

“环罗浮山大发展”蕴藏乡村振兴新图景

【作者】 廖钰娴;王昌辉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2024-01-06

2024-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