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电动汽车的电池寿命怎样?,

还坚持买燃油车吗?3分钟充满电、寿命长达20年的电池要来了

电动汽车的生命力日益强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即便大环境不佳,它们的销量也能逆势上涨。


然而,就算电动汽车市场越来越火爆,仍有不少人对它嗤之以鼻。原因也很简单,电动汽车有续航焦虑,而且充电速度始终未能达到燃油车加油的速度。



但最近的一则消息,却让传统燃油车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凉意”。



新型电池登场,3分钟完成充电!


前不久,哈佛大学科学家为电动汽车开发了一种新型固态锂金属电池,并且Adden Energy公司已经获得技术许可,正进一步推动该电池的商业化。


在试验中,新型固态锂金属电池的表现十分惊人,其充电速度最快只需3分钟,在生命周期内可循环超过1万次,寿命方面,该电池可持续使用20年。


要知道,如今支持快充的主流电动汽车,平均充电时间怎么都得半小时以上,那些行业顶尖的汽车电池,循环次数也不超过3000次。




这新型固态锂金属电池,除了充电速度极快之外,还间接让电动汽车的寿命提升,让电动汽车的使用体验无限接近燃油车。


当然了,固态锂金属电池毕竟还未正式“上道”,最长续航里程也暂时未知,但从这恐怖的参数来看,即便量产之后性能有所下降,综合表现依旧要甩现有的汽车电池几条街。


另外,新型固态锂金属电池商业化之后,用在汽车上会占据多大的成本,也暂时未知,如果成本是主流电池的好几倍,那普及起来的难度可不小。




无论如何,新型固态锂金属电池的出现,都在暗示着电动汽车相关技术在突飞猛进,有新能源市场的需求作为导向,也只会让更多企业把重心放到三电技术领域。



动力电池的革命一直在继续


关于汽车电池,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说,最理想的状态就是充电要快、续航要长、安全性要好,但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同时这些也是电池厂商苦苦追求的。




前文中的固态锂金属电池,“固态”指的是采用固体电解质和固体电极,而“锂金属”指的是电池采用纯金属形式的锂,这两点都与普通锂离子电池有所不同。


电解质材料,正经历着由电解液朝着凝胶电解质、准固态电解质和全固态电解质的方向过渡,不难看出固态锂金属电池是在“对症下药”。


在相同体积下,固态锂金属电池不仅比锂离子电池储能更多,充电时间还能大大缩短,的确是电动汽车的福音。


回看2022年,在能量密度、充电速度以及安全性等方面都有提升的新晋“龙头”,还属特斯拉4680电池和宁德时代麒麟电池



比如在能量密度方面,4680电池组能量密度达217Wh/kg,麒麟电池组能量密度达255Wh/kg;在充电速度方面,4680电池从10%-80%充电仅需15分钟,而麒麟电池快充至80%电量仅需10分钟。



电池作为电动汽车的“三大件”之一,其技术革新正如燃油车时代的发动机技术升级,按近三年的发展速度来看,汽车电池或许还会在2030年前迎来一波跃进。



充电5分钟续航200km还不够快?


除了动力电池企业的努力之外,为解决续航里程焦虑,不少新能源车企也在着手升级充电技术,比如新势力车企阵营中的小鹏。


关注小鹏品牌的人都知道,今年与小鹏G9一同亮相的,还有800V超快充技术。



小鹏汽车提升充电速度的思路简单直接,那就是提高充电电压、增大充电电流,在先进的800V高压SiC平台下,小鹏G9充电最大电流达到630A,最大功率达到400kW,做到了充电5分钟,续航200km。


有人可能对SiC比较陌生,其实它是由硅和碳组成的化合物半导体材料,对于功率元件来说,它性能表现出色,是实现高效率、高压化的关键。


小鹏超快充技术问世,已经引发了一波热议,5分钟充电可拥有200km续航,15分钟充电可达80%,是否代表电动车充电速度已经媲美燃油车加油速度?



如果不谈其它因素,光看小鹏G9的充电速度,那么确实有效降低了续航焦虑,但考虑到800V超快充桩的数量以及普及速度,情况却又不一样了,毕竟燃油车不仅加油快,还有一项优势是加油站哪哪都有。


缸哥认为,论补能效率,目前任何一款量产电动车,都尚未能达到燃油车加油的体验,但每一次的动力电池创新、充电系统创新,都是在向燃油车宣战。



行业规则或将被改变


回到新型固态锂金属电池的话题,它目前虽然还处在“雏形”阶段,但一旦量产、装车,整个汽车行业的规则或许都会被改变。


事实上,动力电池行业的洗牌同样常见,要不了几年,电池行业的竞争激烈程度将会向新能源造车看齐。



如今,车企在选择电池供应商时都会“择优录取”,尤其是一些新生品牌,如小米,就选择了新时代的佼佼者——比亚迪刀片电池和宁德时代麒麟电池。


原因很简单,新生品牌车型,都很讲究硬件配置拉满,处在上游位置的电池供应商,当然要让自己卷起来,争取成为躺着赚钱的赢家。新型固态锂金属电池量产后,无疑是一位重量级的“搅局者”。


缸哥认为,像固态锂金属电池这类技术的突破,也在加速燃油车的“隐退”,等到消费者无法吐槽电动车的充电速度、续航里程、安全性的时候,燃油车会不会也有无人问津的一天?



缸哥和很多人一样,依旧是燃油车的拥护者,但换个思路,倘若新能源是无法阻挡的大势,倘若我们迟早都要买一辆电动汽车,那倒不如期待新能源技术能早日实现飞跃,届时我们也能掏钱买到更满意的产品。

2023-12-20

2023-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