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老司机幻影战车?,

东方幻影——神秘样车的性能细节

1970年3月,西方情报人员获得了一张苏联白俄罗斯军区“德维纳”演习的照片,一辆完全陌生的新型主战坦克跃然纸上,这就是具有传奇色彩的T-64主战坦克。T-64主战坦克是苏联第一种安装大口径滑膛炮、自动装弹机、复合装甲、拥有发射炮射导弹能力的主战坦克,性能比前一代T-62中型坦克有了大跨步飞跃,在苏联波澜壮阔的坦克发展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这种从未出口过的红军精锐是隐藏在重重铁幕之后的幻影坦克,西方情报机构一度将其误判为T-72主战坦克,甚至长时间无法确认该型坦克的存在。而在1970年代的中国,也曾经以超越T-62为目标尝试研制了自己的二代主战坦克——122中型坦克“三液”、“三机”样车。但鲜为人知的是,在当年的中原腹地,还曾经研制有一型与122中型坦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又特点迥然的主战坦克,其样车现在仍默默地躺在废旧车场中经历着时光流逝的洗刷,成为神秘东方的幻影战车。

带炮口制退器的120毫米滑膛坦克炮 122中型坦克研制时采用了一门未定型的被称为“老120滑”的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甚至驻退机和复进机结构都直接采用了59式中型坦克的相应部件设计。在《包头市志·国防工业卷》中该型炮被称为“二代主战坦克炮”,是以苏联T-62中型坦克为主攻目标,由内蒙古二机厂担任120毫米滑膛坦克炮及三种双向稳定器的研制任务。从1970年3月开始进行图纸设计,当年8月和次年2月试制出两辆样炮。此后,该炮研制处于停滞状态。据相关记载分析,该炮身管达到48倍口径,而同期德国研制“豹”2主战坦克选用的是44倍口径的120毫米RH120滑膛坦克炮。“老120滑”身管更长但并不代表威力更大,反而由于我国技术水平相对较低采用的是低膛压技术,使该炮威力提高并不明显。最能说明问题的是,有记载显示该炮膛压较低,仅为318.7兆帕(MPa),未达到392.3兆帕(MPa)的高膛压标准,而RH120/L44火炮设计膛压达到710兆帕(MPa),实际膛压也达到500兆帕(MPa)。

1976年底,国内针对T-72复合装甲进行过一次穿甲试验,情报显示T-72正面复合装甲为80毫米、20毫米厚均质装甲板夹一层104毫米未知非金属材料,总厚204毫米,夹角68度。试验火炮为“老120滑”,这是当时国内威力最大的坦克炮了,配用弹种为短钢套烧结合钨合金脱壳穿甲弹。按照情报制成了两块复合靶板,一号板夹层为加胶玻璃布,二号板为三层胶粘铬刚玉材料,进行了80毫米面板的正打试验和20毫米面板的反打试验。此外还有一块204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板作为三号板提供对比穿透试验。所有靶板的法线倾角均为68度。试验表明,“老120滑”在平均着靶速度1 615米/秒时,能够击穿204毫米厚的大倾角均质板,也能正打情况下击穿一号复合板(即面板80毫米,夹层104毫米,背板20毫米),但是在反打情况下则无法击穿二号板和三号板(即面板20毫米,夹层104毫米,背板80毫米,一般情况下厚背板复合装甲板防弹效果好)。在反打时,一号板背板穿深大约50毫米,因此核算极限穿透速度要达到1 650米/秒,而二号板极限传统速度要高达1 800米/秒,这是“老120滑”所无法达到的。

“七〇四分厂样车”坦克炮外形与文献照片中122中型坦克“三机”样车采用的120毫米滑膛坦克炮最近似,无热护套,身管中部有一个圆筒型抽烟装置,而早期“三液”样车采用的是球茎型抽烟装置。比较独特的是,“七〇四分厂样车”坦克炮炮口处增加了一小段冲击-反作用炮口制退器,冲击-反作用制退器就是常说的胡椒瓶炮口制退器,普遍采用火炮口径的1.3倍作为腔室直径,在腔室外壁有多排密集布置圆形侧孔,这种炮口制退器在59式130毫米加农炮、WZ-132轻型坦克上都有所运用。“七〇四分厂样车”的冲击-反作用制退器比较少见,腔室外壁很厚,长度却较短,四周只均匀地布置了1排6个侧孔。火药燃气进入腔室后由于不存在较大的膨胀空间,无法直接在腔室中降低压力,此时侧孔就起到了一定的降压分流作用,以减少火炮后坐力。在120毫米滑膛坦克炮上使用炮口制退器可以说是独此一家,一方面是当年技术条件不成熟的表现,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该样车采用的120毫米滑膛坦克炮膛压比“老120滑”更加高,在炮塔外形尺寸变化不大的情况下必须采用炮口制退器以降低后坐力。此外,也有可能仅为试验而用。

具有首创精神的尾舱半自动装弹机 笔者认为“七〇四分厂样车”采用炮口制退器可能还与火炮武器系统的另一个特点有关,那就是这辆坦克样车上采用了当时非常先进的尾舱自动装弹机。这一装弹系统占据了炮塔尾部相当一部分空间,使火炮后坐空间进一步减少,为此不得不在炮口使用制退器。与此类似的情况是,具有大尺寸炮塔的89式自行反坦克炮上使用的120毫米反坦克炮并无炮口制退器,但使用同类火炮且车体重量较轻、炮塔空间较小的轮式突击炮就不得不安装了具有多排侧孔的冲击-反作用制退器,以最大限度减少后坐。

安装半自动装弹机主要是为了减轻装填手负担,保证必要的战斗射速,这在当时可谓首创。国产坦克自动装弹机械研制其实起步较早,早在1960年代就根据苏联军事院校的一个设计方案进行了自动装弹机的体验式研制,并做过台架试验,应该说在这方面和世界先进水平保持了一致。对自动装弹机的重视,主要因为当时研制的120毫米弹药是定装弹,而非现在125毫米分装弹药,整弹非常沉重,已经达到了人工装填的极限。虽然西方多数国家现在仍然坚持采用人工装填120毫米弹药,但即使是这些人高马大的欧美装填手在长时间装填作业中也会吃不消,更别说体质相对薄弱的中国坦克手。因此,美国在研制M1主战坦克时其实在其尾舱弹架中还是集成了半自动提弹机械,而苏联也是在这一时期为T-64主战坦克早期型号的115毫米坦克炮弹设计了自动装弹机,说明各国设计人员在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是趋同的。

钻进“七〇四分厂样车”炮塔,在一片拆毁的设备中能够很容易辨别出这个装弹机的样子。应该说这是一个半自动装弹机,位于炮塔尾舱内,弹架上可以存放4发炮弹,通过链条带动的扬弹机将尾舱弹药架上面的弹药送出,再由装填手接手将其推入火炮尾部,为此在炮匣尾部防危板上还有一个弧形的过渡桁梁便于装填手装填炮弹时借力。虽然这个装弹机传输机械位置是固定的,但由于是半自动装填,因此火炮可以在一定俯仰角范围内进行装填。而参考122中型坦克的设计,该炮的垂直射界应该在-6~18度之间。与M1主战坦克的尾舱弹药架设计不同,在扁圆形炮塔内无法进行隔舱化和泄压板设计,因此装弹机上的这些炮弹直接摆放在炮塔尾部,具有很大的殉爆风险。除了尾舱装弹机上的4发炮弹外,战斗室底座的右前部还发现了一个成组的弹药架油箱,备弹13发,战斗室右后部相应位置也有一个可备弹5发的弹药架油箱,战斗室内共备弹22发,而根据记载122中型坦克的总备弹为40发。

当然,众所周知的是最后在我国第三代主战坦克上没有选择尾舱装弹机设计,而采用了与125毫米坦克炮配套的苏式底部弹盘式装弹机设计。但尾舱半自动装弹机并没有就此消失,1978年研制安装120毫米滑膛炮的1224、1226样车时先后配套设计了两种自动装弹机,其中焊接炮塔大尾舱的1224样车采用了17发炮弹的尾舱式装弹机,1226样车上由于半球形炮塔采用了3发弹式自动装弹机。经过发展最终定型的尾舱半自动装弹机还随着120毫米坦克炮被安装进了89式自行反坦克炮内部,使该炮车射速达到8~10发/分,而未安装半自动装弹机的122中型坦克的射速仅为3~4发/分,射速提高幅度非常可观。

“火箭坦克”风格的红外有线制导反坦克导弹 所谓“火箭坦克”是指苏联以反坦克导弹为主要打击手段,以坦克底盘为载车的特殊履带式坦克歼击车。而随着具有苏联特色的炮射反坦克导弹的出现,可以说每辆具有发射炮射反坦克导弹的苏联坦克都可以称为“火箭坦克”。无独有偶,法国也曾经为了提高AMX-13轻型坦克的火力,在其主炮两侧安装了4枚SS-11有线制导反坦克导弹。

或许是这一潮流的跟风,亦或是为了弥补“老120滑”火力上的不足,在122中型坦克火炮两侧也各安装了1套双联装反坦克导弹发射器,这成为了该型号坦克最大的外观特点,在“七〇四分厂样车”上这一设计被完全继承了下来。从样车上可以看到,这是一种装在圆筒形发射器中的反坦克导弹,发射器底座焊接在炮塔外壁,底座上设有一活动机构供发射器俯仰,而左右两套上下并联的发射器又由一根连杆与炮盾耳轴连接,这种复杂的机械链接可以使发射器与坦克炮实现同轴运动。从发射筒尺寸看,这是一种120毫米弹径反坦克导弹,与“红箭”73、“红箭”8型反坦克导弹弹径相同,但长度更长,质量更重,参照“红箭”73早期型号指标,该弹最大射程应不低于3 000米,破甲厚度不低于150毫米/65度。

对于该反坦克导弹具体是什么型号,史料并无记载。应该说,中国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起步并不晚,根据《当代中国的国防科技事业》记载,1950年代末期北京工业学院就已开始探索第一代反坦克导弹技术。当时该院根据瑞士“眼镜蛇”反坦克导弹、法国SS-10反坦克导弹为蓝本开始了265-1型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并进行了2次试射,初步掌握了反坦克导弹的技术原理。1962年,炮兵科学技术研究院会同北京工业学院等单位,参照苏联3M-6/AT-1车载反坦克导弹、西德“柯布拉”便携反坦克导弹的资料(两者均由瑞士“眼镜蛇”反坦克导弹仿制发展而来)开展了J-201反坦克导弹武器系统的研制,1973年批准定型。1971年,我国还获得了更加先进的苏制9M14/AT-3“萨格尔”反坦克导弹实物,五机部遂迅速组织有关厂、所、院校开展仿制工作,共有4省30多个工厂、研究所和北京工业学院参加联合攻关。1978年仿制成功后的反坦克导弹通过设计定型,命名为“红箭”73反坦克导弹,大批量装备部队。

因此,从122中型坦克研制时间推断,当时即使是国产第一种反坦克导弹J-201型也尚未定型,况且J-201和“红箭”73均是不可折叠弹翼,难以装进发射筒,而制导方式也是目视瞄准、跟踪、导线传输指令、手控制导,与公开资料中介绍的122中型坦克采用红外有线制导反坦克导弹不同。而真正的红外有线制导反坦克导弹要到1980年代末研制成功“红箭”8反坦克导弹,其特点是发射筒发射、光学瞄准跟踪、红外半自动制导、有线传输指令,但无论如何,在1970年代初就提出采用这种先进制导方式是非常有前瞻性的。

“七〇四分厂样车”与122中型坦克采用相同的反坦克导弹设计,在样车炮盾上的导弹发射器连杆上部有一个弧形底座,这个位置安装有一具红外大灯,与同样安装在该处的69式中型坦克红外大灯不同,这具大灯是用于导弹瞄准测角而非炮长红外夜视的。红外有线制导方式比“红箭”73的白光目视瞄准加手控制导更加先进,据推测,作战时炮长只要将与火炮同轴的红外测角仪中心瞄准线始终对准目标,导弹发射出发射筒后沿着红外测角仪中心瞄准线飞行,导弹尾部红外指示灯标注导弹飞行状态,当测角仪发现导弹偏移中心线后即通过控制系统和指令导线调整发动机喷口或翼面进行自动校正,最终击中目标。

此种制导方式只需要炮长将瞄准十字线对准目标即可,不需要像“红箭”73那样手动控制导弹飞行,自动化程度更高。但这种先进的制导方式在当时技术条件下是不完善的,而且红外线较易受到气象条件和战场烟雾干扰,目前已被激光制导或热成像制导方式所替代。

2023-12-13

2023-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