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适合女性的自动挡跨骑摩托车?,

谁说女子不如男?尚武精神,怎样影响了北朝女性的服饰风貌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上文这首乐府诗正是我国北朝时期的著名叙事诗《木兰辞》,这首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并被后人传颂至今。

其实,我们仔细读这首诗: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用白话文来说就是:木兰到东边的集市上买骏马,到西边的集市买马鞍和鞍下的垫子,又到南边的集市买来嚼子和缰绳,北边的集市买马鞭。

木兰作为北朝的一个普通女子,却对买马买鞍这件事如此精通擅长,很难想象这件事发生在我国其他历史时期,这自然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

西晋末年,史称“五胡” 的鲜卑、匈奴、羯、羌和氐等少数民族, 相继崛起, 割据中原, 建立政权, 成为北方黄河流域的统治民族。

事实上,游牧民族中的男性女性并不像汉人一样界限分明,这就使北朝女子能够像男性一样,对于挑马、骑马并不陌生,上至宫廷显贵,下至平民女子,皆是如此。

本文将从北朝女性的尚武精神引入,以中国古代女性服饰作为主线;介绍自西周以来中国女性服饰的演变;揭示南北朝民族融合时期,北朝妇女的服饰风貌;最后总结这种服饰风貌对后世的影响。

北朝女性的尚武精神

《魏书•自序》中曾记载:

帝与从官皆胡服而骑,宫人及诸妃主杂其间,奇技异饰,多非礼度

这段话表现了北魏宫廷女子与皇帝大臣一起骑马出行的场景。

仅仅会骑马可能还不足以完整表现北魏女性的真实水平,《魏书• 皇后列传》还记载了北魏宣武灵皇后胡氏精湛的骑射技术:

“又自射针孔,中之”


“自射象牙簪,一发中之”

针孔和象牙簪这种小物件随随便便就能射中,这百发百中的水平哪里像是尊贵的皇后,简直是花木兰的翻版。

这里有必要提及一下胡皇后的背景,胡皇后是安定临泾人(今甘肃省镇原县),安定胡氏正是当时的门阀贵族,从两汉到隋唐的八百多年时间,出了许多皇室的功臣和宗亲,有“天下胡氏出安定”的说法。

如此名门望族,却出了胡皇后这样精通骑射的女子,不得不说是那个多民族融合的时代背景下女性尚武精神的一种写照。

宫廷女性如此,北魏民间女性也是如此。《魏书•李安世传》中还记载了一首歌谣:

李波小妹雍容,寨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比叠双。妇女尚如此,男子那可逢。

大意就是:李波的妹妹名叫雍容,把裙摆扎到腰里骑在马上飞驰起来就像狂风中的卷蓬,左手右手都能开弓射箭而且箭法极准。他家的妇女尚且如此,若是男子上阵谁人能挡啊。

游牧民族的骑射之风不用过多介绍,骑马应用于少数民族各种生活日常,而游牧民族的妇女可以做到和男性一样,追逐驰骋,骑马射猎。

在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纷纷登上历史舞台,他们逐渐迁徙到了原本以汉人为主的黄河流域。

游牧民族与农业民族的深刻碰撞、整合趋同,也改变了自西周以来汉族女性的传统服饰,使得汉族女性服饰加入了“鲜卑化”的异域特色。


从西周以来,古代女性服饰的演变

从西周开始,古人的主要服饰就是上衣下裳,这种服饰不分男女,都是分成上下两部分:上身是衣,下身是裳。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又流行了一种新的服饰,这就是衣裳连属,古人将上下裳合成一体,取名为“深衣"。

东汉经学家郑玄在《礼记·深衣》中说:

名曰深衣者,谓连衣裳而纯之以采也。

《五经正义》中记载:

所以称深衣者,以余服则上衣下裳不相连,此深衣衣裳相连,被体深邃,故谓之深衣。

用通俗的说法,深衣就是上衣和下裳相连在一起,用不同色彩的布料作为边缘(称为“衣缘”或者“纯”)。为的就是让身体深藏不露,显得雍容典雅。

它的主要特点是:领子是方形的,衣袖是圆形的,将衣襟延长,形成三角,穿的时候将其环绕,再用丝带系扎,长度伸展至脚踝。

这样就使深衣的上半部分显得合体,下半部分宽松舒适。

此外,用素色或绣绘点缀领子、衣袖和下摆的边缘,又显得雍容华贵。

同时,深衣的不同镶边款式还代表了自己家庭中长辈的近况。

《礼记·深衣第三十九》中记载:

具父母、大父母,衣纯以绩;具父母,衣纯以青; 如孤子,衣纯以素。

意思就是:如果父母、祖父母都在世,深衣就用五彩的布帛镶边;

如果只是父母双全,深衣就用青色的布帛镶边;

如果长辈都不在世,孤身一人,深衣镶边全用白色的布帛。

由于深衣的款式相对新颖,穿着也舒适,制作过程也相对简便,所以很快受到了古代社会各阶层的欢迎,上至王公贵族,下至平民百姓,成为当时的最典型服装样式。

《礼记·深衣第三十九》中赞叹道:

(深衣)故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可以滨相,可以治军旅,完且弗费,善衣之次也。

大意就是:深衣既可以作为经文的服饰,可以作为尚武的服饰,还可用作接待来宾时赞礼的傧相服装,也可以作为训练军队时的服装。这种服装结实耐用而且花费不多,除了祭服朝服以外就属这种深衣的作用最为重要。

而到了魏晋时期,深衣已不再是男性服饰的主流,但深衣自带雍容典雅的特点,依然在女性服饰中占据主导地位。直到西晋末年,各少数民族陆续登上历史舞台,古代女性传统的深衣制才被打破。


鲜卑族女性的骑射活动,是如何影响这一时期女性服饰的?

1959年,在内蒙古满洲里市达兰鄂罗木河改道工程中曾意外发现800余座鲜卑族墓葬群,又称内蒙古扎赉诺尔古墓葬群,这也是全国最大的鲜卑古墓群。其中的一座鲜卑妇女的独葬之墓引起学者的注意。

因为其墓葬的形制,以及各类陪葬品如环首铁刀、铁镞、三棱镞、马衔等,与鲜卑族男性墓葬群并无任何区别。

这说明,在北魏时期,鲜卑族女性与男性一样能骑善射,他们一起在草原上追逐驰骋,飞鹰逐鹿。

弯弓征战作男儿,勇健娇娇媲丈夫。这自然使得鲜卑族女性的服饰带有明显的男性化特点。

这种特点就是短衣窄袖,内穿圆领衣,外面套一个窄袖大袍,腰束宽带,下身穿小口裤,脚蹬靴。目的就是便于骑马射箭。

从北魏平城时期出土的墓葬陶俑的服饰中也可以看出,鲜卑装亦可男装女装(如下图所示),北魏琅琊王司马金龙的墓中,除了披风有无不同以外,男俑和女俑的服饰几乎没有差别,均上着窄袖短衣,下穿紧口长裤。

随着北魏入主中原,女性服饰也逐渐吸收了传统汉族女性服饰的特点

尤其是在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以后,规定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族人一律改穿汉人服装,鲜卑族的女性服饰也发生了巨大改变。

但是汉族女性传统的深衣制也存在一些弊端, 比如深衣虽然制作简单,但层层缠裹使得深衣的下摆比较狭窄,较为紧凑,给骑射中的上马和跨骑等动作带来诸多不便,也无法满足跨骑时张开双腿所需要的基本围度。

所以,为了满足女性骑射需要,北魏女性对于传统汉族的女性服饰也做了一些改进

深衣的包裹性

改进之一:上襦下裙的服装制式

北魏迁都洛阳以后,这一时期出土了诸多墓葬,其中的女侍俑,上衣多穿着短襦,下身则穿贴地面的细褶长裙,腰间则系宽带。

其实,这种上襦下裙的服饰正是北魏女性对传统汉族女性服饰的改良。

上襦下裙的特点就是上衣相对简单,下身相对繁琐,腰身部分则紧身合体,而袖筒比较肥大。

裙多褶,裙长曳地,下摆宽松,使人显得飘逸、洒脱。

阔袖则融合了汉族女性服饰中广袖长袍的风格,下裙多褶则是为了扩大下半身的活动范围,同时内着长裤,也让女性的上马和跨骑等基本动作得以施展。

上图是北魏名臣杨机的墓中,身着阔袖高腰襦裙的双髻女俑。

请大家注意,这两个女子都是将一只手放于身前,一只手自然下垂挽起裙边,百褶裙的褶皱状态明显,也侧面看出这种裙子对骑行等下身的活动不会有太多束缚。

而这种裙身施褶也分为两种形式:规律褶和自然褶

规律褶体现了秩序和动感,褶也具有一定的方向性;自然褶则比较随意而多变,体现了丰富和活泼。这两种施褶形式可从新疆山普拉墓地出土的女裙中体现。

实际上,北魏女性这种裙褶的改进不仅被北魏男性广泛使用,还成为了官方的朝服。

《资治通鉴•卷一三七》中记载:

魏旧制,群臣季冬朝贺,服挎褶行事,谓之小岁。

大意就是:在孝文帝改制前,朝中的文武百官在深冬时节举行朝贺典礼,由于鲜卑服装并不明确区分等级,所以出席典礼的官员们一律穿着褶裤,称之为小岁。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裙褶如此宽松,如何便于骑射?

我们可以从下图中得到答案。为了行动便捷,这些侍从便用锦条将裤管缚于腿上,因此也有了一个名称叫“缚裤”。


改进之二,襦裙腰线的提升

北魏孝文帝大力推行汉化,推行汉服。然而在民间,鲜卑服的诸多实用优点,如合身紧凑、方便活动等,却被汉族女子乐于接受,并得到推广。

鲜卑等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逐渐融合,使得妇女服饰渐渐演变为上襦下裙。

此外,为了使骑马等出行需要更为便捷,妇女服饰又出现了襦裙腰线上移的趋势。沈从文先生曾指出:

魏晋以来妇女常服,日趋短小,衣袖日窄,因之裙子上升日高,形如外挂便于脱卸的上糯,亦只及腰为止。

这种裙子上升日高实际上反映的正是腰线升高的女性服饰特点。

从上图可以看出,随着朝代的进化,妇女服饰中襦裙腰线呈现渐进式上移的趋势特点。

时间跨度从北魏到隋代,对应上图1到图6,最明显的一个变化就是襦裙腰线的呈现渐进式的提升。北魏时期,襦裙腰线尚处于人体的正常腰线;而从东魏开始,襦裙腰线就逐渐向胸部提升,到了隋代,襦裙腰线已经紧贴于胸部之下。

我们从北魏洛阳时期墓葬出土的女俑和壁画中也能看出这一特点。如下图,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的北魏阔袖高腰襦裙螺髻俑,肩上还有短小的披帛装饰;

如下图所示,东魏茹茹公主墓出土的三个女官俑,女性特征明显,腰线也较高;

这几处女俑服饰一个明显相同之处就是腰线较高,有的甚至高及胸部。 

从图中我们还能发现,高腰线的女性服饰上身相对较短,下身则比较宽松。

这既能体现女性身体的独特魅力,又便于骑马和其他日常生活,如劳作和舞蹈等,兼具美感与实用性,也引领了北朝女性服饰的时尚潮流。

实际上,这种服饰潮流也给隋唐女性带来了启发,吸取了鲜卑服饰的紧身便利之处。到了唐代,女性常服中的襦裙,腰线高至胸部,有的甚至系在腋下,更显得修长与优雅。

唐代女性襦裙


北朝妇女服饰变化对于后世承前启后的影响

在我国的南北朝时期,由于北方多个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在黄河流域不可避免地与传统汉文化产生交流和融合。

特别是在鲜卑族拓跋氏创立北魏政权后,这种交流和融合日益兴盛,并在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时达到顶峰。

而对于妇女服饰来说,窄袖紧身、圆领开衩的鲜卑族服饰,有着便于生产活动的实用特点。同时,汉族传统服饰则具有雍容典雅的特点。

因此,这一时期女性上襦下裙、提升腰线的服饰,兼具鲜卑族服饰的实用性和传统汉族服饰的美感,也成为古代女性服饰史的一个转折点。

到了隋唐时期,身着襦裙和圆领袍衫的各阶层妇女的出现,便不足为奇,习以为常了。

同时,我们还应看到,鲜卑族妇女的尚武精神和自主意识,不仅改变了汉族妇女服饰,也让汉族妇女冲破了传统儒家礼教的束缚,从北朝开始,妇女的社会活动也日趋频繁,谈诗论赋,参与政治,屡见不鲜。

2023-12-11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