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迅速解决奔驰漏油问题?有哪些值得尝试的方法?,

奔驰漏油事件:“质量问题”到底出在哪?客户还能忍我们到几时?

导读

导致质量发生问题的典型决策,常可归因于一个管理上的”毒瘤”。这个毒瘤便是以短视的决策来解决进度或成本方面的问题;或者有人就是不肯信任评估的结果,从而导致问题的发生。

——克劳士比

01

“质量”最近再次引爆了舆论,因为奔驰不仅新车漏油,还让一个研究生为此上了引擎盖。

这里的奔驰4S店貌似只是以他们的“常规”处理方式办事,没想到遇到这样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买家,竟然敢于“坐而论道”,并且有理有据,把相关方驳得体无完肤。最糟糕的是,居然还被人拍了视频传到网上,引发了众怒。

一时间群情激愤,同仇敌忾,维权意识空前高涨,有痛骂奔驰店大欺客的,有感叹读书重要性的,甚至还不乏效仿坐引擎盖的。

因为,这并非一个凭空出现的个案,面对“质量问题”频发,维权之难,是普遍存在的现实。

后来又爆出奔驰客诉率居高不下,在众车中“名列前矛”。我想追问的是,“质量问题”到底出在哪?又该怎么“解决”?

下面我们来回顾一下这件事情的始末:

4S店的人事前知道这个车漏油吗?如果知道,是不是怀着侥幸心理,觉得其实没准可以卖出去呢?卖出去说不定买家自己想办法解决了呢?说不定不会来投诉呢?就算投诉也能摆平呢?

如果不知道,那就更奇怪了,我们很难相信,一辆被精密组装的德系车,一路经过层层关卡和检验,竟能没有被任何人发现像发动机漏油这样离谱的“质量问题”。

假设4S店真的不知道,当管理人员收到退款或者换车的诉求时,他考虑的可能不是新车怎么会漏油,赶紧给人道歉赔款,而是这个损失该不该我们来承担,66万不是小数目,况且万一以后有人来碰瓷怎么办?都要赔吗?研究了几天之后,发现我们有国家“三包”政策背书,原来可以不用退换,直接换发动机就行。

女车主当然不买帐,迫不得已上了引擎盖。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不闹不闻”式的沟通?因为当问题来了的时候,我们趋利避害地选择了对我们来说“损失”最小的方式。

这种看似“损失”最小的方式,往往导致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双差评。

奔驰当时不肯赔偿66万,损失的又何止上千万?

即使现在已达成和解,看似尘埃落定了,但以后打算购买奔驰的顾客, 可能心里都要过引擎盖这个坎。

我们很多时候不明白一个简单的常识:客户在乎的,只有质量。客户听不懂你的销售的语言、研发的语言、采购的语言、制造的语言、物流的语言,客户能听懂的,只有“质量的语言“。其他对客户来说都是借口。

“导致质量发生问题的典型决策,常可归因于一个管理上的“毒瘤”。这个毒瘤便是以短视的决策来解决进度或成本方面的问题;或者有人就是不肯信任评估的结果,从而导致问题的发生。

然而,一般公司的工作过程或管理规则中却找不到能抵抗这些病毒的“抗体。”管理规则或许还能发挥一点作用,但要那些功利主义的经理去读读工作程序都很困难,更别去谈遵循它了。空有一大堆政策和实施方案的书籍,是无法拯救公司免于灾难的。”

——克劳士比

02

我有个出门“遗忘症”,发病很频繁,后果很严重。

比如我出去玩我说带个单反拍照吧,心想一定要记得带相机充电器,结果相机放桌上没带。

比如复印个护照吧,复印完了复印件拿走原件留那了。

比如下了高铁吧,人下车了,包没下车。

每次我都找借口安慰自己,没多大点事,最后不都想办法解决了吗。

跟我一路的人都受不了了。我表示没办法啊,我天生就这么迷糊。我还觉得别人不理解我,老责怪我。

直到有次我出门赶火车,把手纸雨伞一样不少都收拾了,自我感觉考虑得挺周到,结果到火车站了,发现身份证居然没有在卡包里。并且因为时间紧,来不及补办临时身份证,导致没赶上火车。

瞬间就很崩溃,再也忍受不了这样的自己了。

然后突然醒悟,自己曾经给别人带来多大的困扰和痛苦啊,自己怎么这么糟糕? 这么不靠谱?

真的非改变这种局面不可了。

如何改变呢?改变的诀窍在哪呢?是我掌握了不遗忘的技巧就好了吗?

我们都知道减肥没啥秘诀,就是有规律的运动,健康均衡的饮食,为啥就做不到呢?因为我们觉得行动太难了。

所以我们总想找捷径,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不用迈开腿,又能快速见效呢?

我们知道,那些打瘦身针,吃减肥药,绝食催吐的,要么留有后遗症,要么迅速反弹,一朝回到解放前。

其实,每天抽出10分钟时间锻炼,真的难吗?

我在出门前,一一核实一下,真的难吗?

行动真的那么难吗?是什么阻碍了我们行动?这里面的关键在哪里?

光说:“下次不再犯了”,是没有用的 ,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这次可以犯,下次看着办。同理,整天说“吃完这顿就节食”,“从明天开始跑步”也没有什么用。

这里面的关键在于我是否下定决心与过去那个散漫傲慢的,为自己开脱的“我”决裂,再也不给自己留余地。

为什么我们反对数量思维,因为数量思维总是在计算:我还有那么点可以接受的水平,所以总是给自己留余地,留后路。

质量思维,非0即1,非黑即白,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符合要求就是符合要求, 不符合就是不符合,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可言。

改变很痛。对凡人如我而言,没有痛定思痛的过程,没有与旧“我”彻底决裂的决心,根本就不可能改变。

这种决裂近于死。所谓置死地而后生。

这才是我们称之为“归零” 的心态。

而且这并不是一劳永逸,需要不断地“归零”,不断地重生。

克劳士比有言:“决心-指一个管理团队的成员决定他们不能再忍受次品了,而且认识到只有采取行动才能改进组织的状况。”

要知道,在我们忍受不了自己之前,客户早就忍受不了我们了。

所以当女车主跑到引擎盖上去哭,做为消费者的我们都感同身受,我们早就忍受不了出问题的产品,糟糕的服务,冷漠的态度,各方推脱的人员,绝望的办事效率,满腹冤屈无人诉的崩溃遭遇。

所以女车主一句:“我觉得这个世界还有天理!”振奋人心,让我们觉得天理和公义还与我们同在。

但是如果我们是奔驰方面呢?我们是不是还像那位女高管一样为自己开脱,觉得在自己公务繁忙的情况下已经尽力了, 客户不理解我们,客户事真多?嘲讽女高管的人,你会做得比她更好吗?

如果是4S店方面呢?他是不是觉得这车又不是我造的,漏油又不是我给弄漏的,凭啥要我承担责任?凭啥要我承担经济损失?

换言之,谁也不想摊上这档子事儿。

冷眼和托词背后,透露着对客户需求的无视、 忽视和漠视。我们口口声声说的以客户为中心,怎么一到关键时候,就变成以自我为中心,以止损为目的了?

当我们与自我之恶和缺陷做斗争的时候,事实就是如此。不爆发这么严重的事件,我们不是还觉得自己挺不错,我们的销量节节攀升,就是有点“质量问题”也阻止不了购买大军吗?

岂知繁华中隐匿着危机,一朝倾覆,覆水难收。

企业现在都在学习华为,但却是华为的危机意识,造就了华为。危机意识来源于深刻的自省,而决心意味着对自我决绝地舍弃和革新。

为什么那么多企业想变没法变?因为决裂不彻底,决心不真实,决定不坚定,决策不正确。

我们为什么这么强调:管理者变革的决心,是因为,如果他不下这个决心,真的什么也改变不了。大家一切照旧,苟且安好。

有了决心,还要把你的决心,变成每个人的信心。通过教育,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责任是什么,达成共识,语言一致。

然后才能目光清正,向着“对”的方向去前行。

一句我承诺,不是挂在形式上的口号,是从前我们说的君子一诺,力抵千金。

一个公司若想永久地免于困扰,就必须改变公司的企业文化,从根本上消除造成产品和服务不符合要求的原因。

——克劳士比

彩蛋:质量人部落的讨论

- End -

克劳士比质量峰会第二站——华东站·上海

作为中国质量界的“黄埔军校”,我们在学院成立20周年之际,举办巡回CQIS峰会。通过文化立基求发展,品质致胜赢利润的思想碰撞,输出行业特色的落地方法论。

在这里你可以收获:

  • 全行业品质管理者的应用、实践交流平台
  • 品质管理界年度盛事
  • 资深行业大咖与你对话

感兴趣就快来参加吧。

【温馨提示】

阅后如果喜欢不要忘记点击右上角“关注”哦。这样就可以每天获取本头条号分享的知识啦。

欢迎大家关注、评论、收藏、转发、交流。

这一天有你们真好,愿你们过得愉快。

文末点击“阅读原文”加入 克劳士比部落(通讯录

2023-12-09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