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整车顶横杆离地高度以满足百度优化标准?,车顶横杆抬高方法

钢便桥及施工平台专项施工方案


XX大桥

XX大桥钢栈桥及施工平台

专项施工方案

XX集团有限公司

二O二〇年十一月


XX大桥

钢栈桥及施工平台专项施工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XX集团有限公司

2020年11月

目录

一、编制说明和编制依据 1

1.1、编制说明 1

1.2编制依据 1

二、 工程概况 2

四、栈桥设计 11

4.1方案的确定 11

4.2栈桥及施工平台设计 12

五、主要工程数量 13

六、总体施工安排 15

6.1施工部署 15

6.2人员及机械设备配置 15

七、钢栈桥施工工艺 16

7.1施工工艺流程 16

7.2测量控制 17

7.3栈桥及平台施工要点 18

7.4桩基础施工 18

7.5基础横向连接的施工 22

7.6主承重梁施工 22

7.7贝雷梁及横向分配梁拼装 23

7.8桥面板及附属设施施工 23

7.9两端栈桥起始墩台施工及部分工程量 24

7.10钢便桥及施工平台的拆除 25

八、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26

8.1 质量方针、标准 26

8.2质量管理体系 26

8.3 质量保证措施 28

九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28

9.1 安全目标及方针 28

9.2 安全管理体系 29

9.3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30

十、 环保保护与文明施工 41

10.1 环境保护目标 41

10.2 环境保护体系 41

10.3 主要环境污染的控制措施 42

10.4 文明施工 44

十一、应急预案 46

11.1、应急工作程序 46

11.2、应急救援组织结构 46

11.3、应急救援报警系统和报告程序 47

11.4、应急预案 48

11.5、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处理 49

十二、危险源的识别、分析和预防措施 50

12.1危险因素的识别 50

12.2 对危险因素的评价 50

12.3预防措施 51

12.4钢管桩插打安全措施 51

12.5人员落水安全措施 52

12.6预防物体打击安全措施 53

12.7机械设备使用安全措施 53

12.8安全用电措施 54

12.9施工现场防火措施 54

十三、钢栈桥进度计划横道图(附后) 55

十四、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附后) 58

十五、钢栈桥计算书(附后) 55

十六、专家论证意见(附后) 92

十七、钢栈桥的设计图(附后) 101

钢栈桥及施工平台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和编制依据

1.1、编制说明

根据国家住房城乡建设部之37号令《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按“建办质(2018)31号”的编制要求及《贵州省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的规定,在认真学习、领会招标文件及现有设计施工图纸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实际情况,根据该工程特点、现场情况和当地水文、地质条件和施工环境条件,结合我公司的施工实力、技术、资源等的配套能力以及我公司多年从事高等级公路、市政道路建设所积累的钢栈桥施工经验,以工程工期、质量、安全及文明施工为目标编写本专项施工方案。

根据本项目地理位置的自然条件及设计方案意见,(因施工区域河流内无大型船只通行条件,宜无法使用浮船施工,应环保要求及河流水深等水域地理条件宜无法填筑围堰施工,经多方会议沟通、综合考虑商定,确定搭设临时钢栈桥及施工平台组织施工)。针对本项目,我公司施工组织需要钢栈桥及施工平台设置为、钢栈桥长为177m(105m+72m),主栈桥桥面宽度设为9m,浇筑作业处宽设为12m,支栈桥及施工平台设为21m*26.6m+21m*27.6m(考虑施工车辆通行、吊车作业时宽度,及天泵浇筑作业的工作有效长度及宽度),栈桥及施工平台顶面标高设为249.73m(根据本项目设计院提供资料数据,该河流段常水位标高为243.48m,20年遇洪水位标高为248.02,加1.71m钢栈桥/施工平台上部结构高度),栈桥面距离常水位面为6.25m,以确保汛期施工人员及设备的安全。

1.2编制依据

1.2.1XX大桥施工图设计;

1.2.2招投标文件及桥位处水文、地形、地貌、交通等条件;

1.2.3《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1.2.4《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1.2.5《公路桥涵钢结构及木结构设计规范》(JTJ D64-2015);

1.2.6《公路桥涵设计手册—基本资料》,毛瑞祥、程翔云主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2.7《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7);

1.2.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

1.2.9《装配式公路钢桥多用途使用手册》。广州军区工程科研设计所。黄绍金、刘陌生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1. 工程概况

一 、工程概况

本项目(XX大桥)属于铜仁市“一带双核”(乡愁故园)生态文化旅游重点项目(一期)的附属工程项目、位于铜仁市碧江区境内。

设计里程为:K0+74.5-K0+0345.5,横跨锦江河,距离铜仁市区约1.0KM,桥位区两岸已通公路,桥梁全长271.000m,桥宽:21.m,双向四车道:3.0m(人行道)+15.0m(车行道)+3m(人行道) 设计时速V=40Km/h。

桥梁孔跨布置为:1-35m+(57.5+105+57.5)m

上部构造:主桥上部构造为(57.5+105+57.5)m连续钢构,主桥墩梁高6.3m,跨中梁高为2.8m,梁底缘线采用1.8次抛物线变高,悬浇施工,引桥长为1-35m等截面预应力砼现浇箱梁。

下部构造:桥台均采用U形桥台,0#台为承台桩基础,4#台为明挖扩大基础,1#桥墩为双柱式实体墩、承台桩基础,2#、3#墩为薄壁空心墩、承台桩基础。

XX大桥是锦江南北两岸连接的重要通道,XX大桥与铜玉铁路锦江大桥的平行净距离为35m。我公司施工组织搭设的钢便桥位于设计桥梁的右侧与铜玉铁路锦江大桥的平行净距离为35m+21m=56m,(位于河流的上游)。

钢栈桥计划搭设长度为177m(105m+72m),宽为9m,施工浇筑处宽为12m(计划用于天泵支腿,确保上部施工时天泵可正常浇筑作业),主栈桥共设32跨(19跨+13跨),2个支栈桥及施工平台长宽设为21m*26.6m及21m*27.6m,可满足后续施工需求。大明边城端钢栈桥与现有道路有180米不通道路需修筑便桥引道与现有道路及钢栈桥连接。

三、工程地质、水文、气象

工程地质条件

3.1 地层岩性

桥位区上覆土层为第四系残坡积(Q4el+dl)粘土、素填土及冲洪积(Q4al+pl)卵石,下伏基岩为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2-3ls)白云岩,各岩土层分布情况如下:

①杂色,结构松散,主要成分为粘土夹少量碎石,为新近回填,人工堆填而成。局部分布,仅在第ZK1,ZK2,ZK3,ZK4,ZK5,ZK6,ZK7,ZK8,ZK9,ZK10,ZK11,ZK12,ZK13,ZK14,ZK39,ZK40,ZK41,ZK42,ZK43,ZK44,ZK45,ZK46,ZK47,ZK48,号孔一带可见;最薄处为1.00米,见于ZK2号孔;最厚处为11.50米,见于ZK12号孔;平均厚度为4.25米;层面最高处标高为259.02米,见于ZK44号孔;层面最低处标高为246.59米,见于ZK13号孔;平均标高为253.17米。

②粘土:褐黄色,可塑~硬塑,刀切面较光滑,含强风化碎石,局部约占总量的10%。局部分布,仅在第ZK1,ZK2,ZK3,ZK4,ZK5,ZK6,ZK7,ZK8,ZK9,ZK10,ZK11,ZK13,号孔一带可见;最薄处为1.10米,见于ZK13号孔;最厚处为7.00米,见于ZK3号孔;平均厚度为4.63米;层面最高处标高为250.88米,见于ZK2号孔;层面最低处标高为240.09米,见于ZK13号孔;平均标高为248.39米;

③卵石:杂色,湿,松散,卵石主要以白云岩为主,圆形及亚圆形,质较硬,表面部分风化,粒径一般2~5cm,最大约20cm,充填物主要为粗砂,局部分布。仅在第ZK15,ZK17,ZK18,ZK19,号孔一带可见;最薄处为0.30米,见于ZK18号孔;最厚处为2.40米,见于ZK15号孔;平均厚度为1.17米;层面最高处标高为232.20米,见于ZK18号孔;层面最低处标高为230.60米,见于ZK19号孔;平均标高为231.30米。

④强风化白云岩:黄、白色,节理裂隙十分发育,岩心多呈砂粒状及碎块状,钻进较快。全场地分布,最薄处为0.30米,见于ZK18号孔;最厚处为4.10米,见于ZK12号孔;平均厚度为2.27米;层面最高处标高为252.99米,见于ZK46号孔;层面最低处标高为231.70米,见于ZK19号孔;平均标高为244.64米。

⑤中风化白云岩:灰白色,夹淡肉红色,晶粒结构,中厚层构造,夹页片状白云岩,岩芯多呈碎块状,少量短柱状,多节长2~5cm,少量节长6~10cm,岩质较硬,钻进较平稳,全场地分布。

3.2 地质构造与地震

桥位区地处贵州高原向湘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东南低、西北高,以北北东向及北东向雁列式构造为主,构成境内基本构造格架。褶皱构造以复式背、向斜为主,具有窄向斜宽背斜组成较典型的隔挡式褶皱组合特征,区内褶皱断裂普遍发育,其展布方向基本一致。断裂主要发育在背斜核部,少量分布在向斜构造中,桥位区内无断层通过。岩层走向221°,倾向131°,倾角约28°,岩层倾向河流大明边城岸。

工程区内地震活动微弱,属于相对稳定的弱震环境。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2015)查得测区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等于0.05g,场区地震基本烈度等于Ⅵ度。

图3 构造纲要图

3.3 岩土构成

3.3.1 覆盖层

第四系(Q4el+dl)素填土、粘土及冲洪积层(Q4al+pl)卵石:钻探揭露厚度0.3~11.5m。

3.3.2 基岩

桥位区下伏基岩为寒武系中上统娄山关群(∈2-3ls)白云岩

中风化白云岩:灰白色,夹淡肉红色,晶粒结构,中厚层构造,夹页片状白云岩,岩芯多呈碎块状,少量短柱状,多节长2~5cm,少量节长6~10cm,岩质较硬,钻进较平稳。

本次勘察取岩样27件进行室内试验,根据岩石试验成果,岩石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见表2。

表2 岩土体物理力学试验指标统计表

样品名称

统计参数

样本数(n)

范围值

平均值

标准差

变异系数

修正系数

标准值

中风化
白云岩

饱和单轴抗压强度(MPa)

18

35.1~55.9

44.95

5.698

0.1267

0.9472

42.50

中风化

桥位区

白云岩

抗剪断强度

内摩擦角ф(°)

53.40

粘聚力c(Mpa)

1.48

3.3.3 水文地质

场区地下水主要类型为孔隙水、基岩裂隙水。

第四系残坡积孔隙水:主要存在于地表第四系残坡积素填土及粘土孔隙中,其含水量较小且不稳定,受季节和降雨量影响较大,受大气降水补给,以蒸发形式和下渗方式排泄。

地势较高山体上处地下水以大气降水为主要补给源。降水量较大时,一部分形成地表径流汇入锦江河,一部分通过风化裂隙、构造裂隙下渗,赋存于基岩裂隙中形成基岩裂隙水,其富水性和容水性都较小。桥位中部河床附近地下水由河水补给,两者呈互补关系。地下水排泄方式为沿基岩裂隙向场区低洼处河流渗流排泄,使其水位降低,与河流水位达到动力平衡后停止排泄,地下水渗透力对场区稳定性无影响。经钻孔简易水文观测,勘察时水位高程为243.80m,与河水位高程基本一致。

3.4 水质分析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工程区环境类型为Ⅱ类。

本次勘察借用锦江河上游距离约1km处 “铜仁市中南门古城3A级景区建设项目(一期)”水质分析试验数据进行了简分,据《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

(JTG C20-2011)评价标准,场区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和钢结构腐蚀评价见表3、表4:

评价类型

腐蚀介质

评价标准(环境类型为Ⅱ类)

测试值

腐蚀等级

含量

腐蚀等级

腐蚀性评价

SO42-(mg/L)

<300

66.02

300~1500

1500~3000

>3000

Mg2+(mg/L)

<2000

16.70

2000~3000

3000~4000

>4000

NH4+(mg/L)

<500

/

500~800

800~1000

>1000

OH-(mg/L)

<43000

/

43000~57000

57000~70000

>70000

PH值

>6.5

7.12

5.0~6.5

4.0~5.0

<4.0

侵蚀性CO2(mg/L)

<30

2.86

30~60

60~100

>100

HCO3-(mg/L)

>1.0

169.14

1.0~0.5

<0.5

表3 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腐蚀性评价表

腐蚀对象

混凝土中钢筋

钢结构

评价指标

cl-(mg/L)

PH

长期侵水

干湿交替


评价指标

<10000

<100

>6.5

10000~20000

100~500

5.0~6.5

-

500~5000

4.0~5.0

-

>5000

<4.0

实测含量

15.98

15.98

7.12

评价

表4 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中钢筋及钢结构腐蚀性评价表

测试结果表明:场地地下水水质类型为碳酸盐钙质水,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场地附近无化工工业及其它污染源。场地土为无污染土。因此场地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有微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

4 不良地质

经对场地及周边进行地质调查,桥位区内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现象,桥址区无特殊性岩土,工程区场地整体稳定。

5工程地质评价

5.1 场地稳定性与建设适宜性

拟建桥位区内无断层通过,未发现活动性断层,场地整体稳定,适宜建桥。

5.2 岩土工程特性及持力层选择

5.2.1覆盖层:厚度变化大、分布不均,承载力低,不能作为桥梁基础持力层。

5.2.2基岩

中风化白云岩:灰白色,夹淡肉红色,晶粒结构,中厚层构造,夹页片状白云岩,岩芯多呈碎块状,少量短柱状,多节长2~5cm,少量节长6~10cm,岩质较硬,岩体较完整,承载力较好,厚度大,为桥位区理想基础持力层。

5.3 推荐岩土体物理力学指标

根据工程地质调绘、钻探取样试验,场区岩体破碎程度,结合工程类比及《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3363-2019)、《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 D30-2015)进行确定,推荐各层物理力学指标如下:

粘土(可塑):fak=100Kpa,Es=6.54MPa,Ck=35.970KPa,φk=6.5°,γ=17.1KN/m3。

素填土(稍密): fak=80Kpa, Ck=15Kpa,φk=34°,γ=16.5KN/m3。

卵石(松散): = 200kPa ,qik=90 kPa;

强风化白云岩: =500kPa。

中风化白云岩: =4000kPa, frk=42.5Mpa(饱和)。

5.4 基础形式选择

通过工程地质调绘、钻探及工程类比等综合分析,结合相关规范,推荐0号桥台、1号桥墩、2号桥墩、3号桥墩均采用承台桩基础,4号桥台采用明挖扩大基础。

表5 基础形式及持力层位置建议表

0号桥台

第四系素填土及粘土厚4.0~8.0m,强风化厚1~2m,中风化白云岩岩体较完整。

承台桩基础

详见纵断面图

frk=42.5Mpa

1号桥墩

第四系素填土及粘土厚7.6~11.5m,强风化厚1.5~4.1m,中风化白云岩岩体较完整。

承台桩基础

详见纵断面图

frk=42.5Mpa

2号桥墩

第四系卵石厚0.3~2.4m,强风化厚0.7~2.5m,中风化白云岩岩体较完整。

承台桩基础

详见纵断面图

frk=42.5Mpa

3号桥墩

强风化厚1.2~2.4m,中风化白云岩岩体较完整。

承台桩基础

详见纵断面图

frk=42.5Mpa

4号桥台

第四系素填土厚2.5~9.6m,强风化厚1.8~3.7m,中风化白云岩岩体较完整。

承台桩基础

详见纵断面图

frk=42.5Mpa

5.5桥台稳定性评价

1)滨江大道岸(0号桥台)桥台斜坡稳定性评价

该桥台位于滨江大道岸,地形纵、横坡较平坦,覆盖层厚度4.0~8.0米,下伏地层为白云岩,中风化岩体较完整。建议桥台采用桩基础。桥台所在区域无滑坡、泥石流、崩塌危岩等不良地质体,岸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中风化基岩承载力较高,是良好的基础持力层,基底嵌入下伏中风化完整基岩内。

2)大明边城岸(4号桥台)桥台斜坡稳定性评价

该桥台位于两河口岸,地形纵、横坡较陡,覆盖层厚度2.5~9.6米,下伏地层为白云岩,中风化岩体较完整。建议桥台采用扩大基础。桥台所在区域无滑坡、泥石流、崩塌危岩等不良地质体,岸坡整体稳定性较好,中风化基岩承载力较高,是良好的基础持力层,基底嵌入下伏中风化完整基岩内。

5.6成桩可行性评价

场地部分区域覆盖层厚度较大,基岩埋藏较深,临近河流,孔桩涌水量大,人工成孔施工难度大且危险性高;建议采用机械成孔,成孔条件较好,采用泥浆护壁时易漏浆,采用护筒护壁为宜;河流中因河水较深,孔桩施工难度大,宜采用沉井施工工艺。

6 结论与建议

(1)通过此次勘察,查明桥位区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所获地质资料及参数满足详勘要求。

(2)桥址区中风化白云岩,岩石力学强度较高,可作桥台、桥墩基础持力层,构造较简单,场地整体稳定性好,无不良地质现象,桥位区地下水位埋深浅,适宜修建桥梁。

(3)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Ⅵ度。

(4)桥位区地表水及地下水、环境土对混凝土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

(5)施工期间应注意防洪,同时施工弃渣应远离河道,避免对河流造成污染。

3.2水文、气象条件

a、水文条件

锦江河属于典型的山区雨源型河流,径流来源于降水,径流变化规律与降水基本一致。流域多年年均径流深 700~800mm,径流的年内分配不均,据铜仁水文站的资料统计,径流主要集中在 4~9 月,径流量占全年的 76.5%,枯水期(10 月~次年 3 月)径流量占全年的 23.5%。根据铜仁水文站 1954~2001 年水文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流量 93.3m3/s,实测系列中,最大年流量 154 m3/s(1954~1955 年),最小年流量 59.4 m3/s(1960~1961 年),两者分别是多年平均流量的 1.64 倍和 0.63 倍。

b、气象条件

本流域属亚热带湿润型季风气候,四级分明,气候特点:春暖多变,夏季炎热,秋温速降,冬季严寒。流域位于梵净山东部,山坡陡峭,地形复杂,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年纪分布变化幅度也大。暴雨天气频繁,极值大。形成本流域的暴雨天气主要是冷峰低槽类和两高切变类,对黔东北多雨区主要是低槽类,在天气系统过境时,因受大山脉的影响,促进其辐合作用,出现暴雨的机会多。特大暴雨区连贯江口、铜仁,覆盖整个锦江干流、支流域,暴雨雨区轴向分布与山脉走向一致。

四、栈桥设计

4.1方案的确定

桥区段河床为卵石层,强风化及中风化白云岩,本钢栈桥桩柱受力部分基本位于卵石层及强风化、中风化白云岩层。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近年的洪水水位高度, 考虑汛期排洪要求,为保证钢栈桥的安全可靠性,桥面标高设计为249.73m,钢栈桥纵向贝雷梁底标高为248.02m。

施工便道及平台采用全钢栈桥搭设方式,便桥下部采用630mm*11mm钢管桩基础,横向承重梁采用双拼I40b工钢,纵梁采用321型贝雷片,贝雷梁顶面的分配梁采用I20b工字钢,桥面铺设10mm厚的桥面花纹钢板。

为既保证施工便利,又不破坏现有的周边环境,避免雨水季节影响泄洪,有利于防洪度汛及通航需求,钢栈桥从两端向中间搭设贝雷架钢栈桥,栈桥采用上承式钢结构形式,便桥上部结构主要采用装配式贝雷梁,普通墩的下部结构为单排3柱式钢管桩基础(制动墩为双排3柱式钢管桩基础),钢管桩之间采用剪刀撑,及纵向拉结系,桩顶布置工字钢承重梁,桥面采用20b工字钢作为横向分配梁,1cm花纹钢板作为桥面板,桥面两侧设置高1m防护栏杆(立杆采用10槽钢制作,横杆采用φ48钢管)。

4.2栈桥及施工平台设计

4.2.1栈桥设计标准:

⑴栈桥承载力满足:栈桥设计主要满足现场施工车辆通行,计算考虑主要考虑12方砼罐车(2辆50t混凝土罐车同时在栈桥上通行,合计100t)、55t履带吊机吊装作业。

⑵栈桥的平面位置不得妨碍钻孔桩及承台等基础施工,能够满足整个施工期间的要求。

4.2.2栈桥结构形式

栈桥结构自下而上依次为:(详见栈桥设计施工图)

XX大桥钢栈桥立体图

(1)钢管桩基础:栈桥钢管桩基础分普通墩基础和制动墩基础。考虑到钢管桩稳定,因此普通墩基础采用单排3根φ630*11mm钢管桩,主栈桥横向钢管桩之间的中心距离为4.0m;制动墩基础采用双排3根φ630*11mm钢管桩(共6根),制动墩纵向间距为3m,普通墩纵向间距为6m。每排桩之间纵横向出水面设置双拼20槽钢水平支撑及斜撑,横向每排桩间设置20槽钢剪刀撑平联20槽钢,以增加栈桥的整体稳定性。横向(竖向)剪刀撑顶距承重梁底0.5米,剪刀撑采用20槽钢,长4.5m,20槽钢与φ630钢管桩间采用150mm*150mm*11mm节点钢板满焊连接,钢管桩间横向20槽钢平联工字钢设置在剪刀撑下缘。桩长:根据设计示意图(勘测),预计最长桩长为35.54米(水深最深处为24m,常水位至便桥结构层下面249.73m-243.48-1.71m=4.54m,河床以下覆盖层及嵌岩深度3m+4m=7m). 预计最短桩长为11.54米(水深最浅处为0m,常水位至桥面249.73m-243.48-1.71m=4.54m,河床以下覆盖层及嵌岩深度5m+3m=8m),最终钢管桩长度以实际施工引冲击孔击锤沉桩等确定。

(2)2I40b工字钢承重梁:钢管桩桩顶槽内横向设置2榀并排焊接的2I40b工字钢做为上部结构的承重横梁。钢管桩槽口深30cm,为了保证承重梁与钢管桩位置稳定可靠,钢管桩与每组承重梁中部采用4块高100mm*长200mm*厚11mm的钢板满焊连接。

(3)贝雷梁主梁:纵向主梁采用10组贝雷梁桁架结构,单组贝雷梁间由标准900支撑架连接拼装,每组采用长1.65m的贝雷连接杆<10斜向错位连接,每3米形成一个X型,贝雷片间中心距0.90m,每组贝雷梁底部两外侧在承重横梁上采用竖杆<10(高20cm)组焊接限位,水平限位-横杆<10,长125cm,并且顶部与分配梁相接处安装卡板,以保证贝雷梁及上下横梁位置稳定。满足汽车轮距与履带吊的行走需要。

(4)桥面系:贝雷梁上横向设铺I20工字钢分配梁,每组中心间距30m,为了保证施工中用水管及用电电缆等设施架设,在便桥外侧延纵向每1.5米间距的分配梁加长1.2米,并在边缘上端焊接一高10cm的竖向5*5cm角铁,用以防止水管电缆脱落。分配梁顶铺设厚10mm钢板做为栈桥的桥面板,每片钢面板尺寸为宽1.5m*6m,钢板外边缘与分配梁采用满焊连接,钢板底部采用梅花型焊连接,钢板间采用点焊连接,必须保证焊接可靠,防止在通车过程中出现脱焊。最后安装Φ48*4mm的钢管栏杆、照明等附属结构,栏杆高度120cm,纵向间距300cm,护栏立柱采用<10槽钢,立柱上端的切口必须磨光,焊接在分配梁上,焊缝高度5mm,护栏槽钢腹板开孔50mm穿孔护栏扶手,护栏扶手采用直径φ48mm*4mm钢管,共2层,由分配梁往上中心间距分别为:50cm,50cm,安装后涂刷红白油漆。

(5)支栈桥及施工平台使用材料及施工方法同主栈桥。

五、主要工程数量

本项目施工内容分为钢栈桥施工及施工平台施工,其中主要施工项目有钢管桩搭设、纵横向连接施工、贝雷架纵梁施工、桥面系铺设施工、(冲击引打桩机孔添加黄黏土造泥浆、回填砂子稳固等需根据实际发生钢管桩长度进行计算工程量),两岸墩台开挖破碎、砼浇筑等(7.9两端栈桥起始墩台施工及部分工程量)。两岸需连接砼便道路面,钢便桥及施工平台主要施工内容工程量如下:


钢栈桥及施工平台钢构件材料明细表

序号

名称及型号

单位

数量

单重(kg)

重量(t)

备注

1

钢管桩 630mm*11mm/12m

m

4179.88

167.92

701.885


2

贝雷片 321型

1086

270

293.220


3

贝雷销50*200mm

2172

3

6.516


4

贝雷架剪刀撑10#槽钢

m

1900.5

10.007

19.018


5

支架螺栓22*110mm

3726

0.8

2.981


6

90型支撑架

621

31

19.251


7

主横梁工字钢40b(双拼)

m

1244

73.845

91.863


8

分配梁工字钢 20b

m

10826.2

31.1

336.695

中对中30cm

9

花纹钢板1.5m*6m*10mm

341.47

706.5

241.249


10

20槽钢水平撑、斜撑(双拼)

m

3660

25.777

94.344


11

纵向水平斜撑(20b工字钢)

m

626.08

31.1

19.471


12

20槽钢连接系

m

2273.82

25.777

58.612


13

12工字钢

m

1020

14.2

14.484


14 

骑马螺栓

1086

5.652

6.138


15

10槽钢(护栏)

m

358

10.007

3.583


16

A48钢管

m

960.2

3.84

3.687


17

连接系节点板

604

7.065

4.267


18

法兰盘

202

219.79

38.024


19

钢管桩节点板

369

21.195

7.821


20

花纹板节点板

341

7.065

2.409


21

20b工字钢630钢管桩导向架

m

58.56

31.1

1.821


22

20b工字钢720钢管桩导向架

m

60

31.1

1.866


23

钢管桩 720mm*12mm/12m

m

240

209.524

50.286

引孔重复打拔桩

合计





2025.906



六、总体施工安排

6.1施工部署

该钢便桥及施工平台主要担负着桥梁机械设备的调配及材料运输和施工作业的需求,是项目施工的重点,便桥及平台的施工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场后立即展开钢便桥及施工平台的施工。 所有材料在钢筋场集中加工,统一运输至施工现场搭设安装。

6.2人员及机械设备配置

钢便桥由专业钢便桥施工队伍负责施工,由总负责人全面负责,下设主要管理人员有桥梁工程师、质检工程师、安全员、材料员、试验员、测量员。具体情况见下表路基工程劳动力安排及主要机械设备数量表

6.2.1劳动力安排

钢栈桥及施工平台工程劳动力安排表

人员及组别

工 作 内 容

管理人员

总负责人

1

施工现场、调度室、全面管理、组织

桥梁工程师

2

负责技术工作

质检工程师

2

负责质量检查工作

安全员

2

负责安全检查

材料员

1

负责材料采购

测量员

2

负责施工测量工作

实验员

1

负责试验检测工作

施工队伍

司机

4

平板车、、装载机

电焊工

6

切割、焊接等工作

起重工

2

负责起重吊装

其它

6

振动沉桩、贝雷架等构件安装

冲击打桩机

6

钻孔(引孔)操作

合计

31


6.2.2机械设备配置

主要机械设备数量表

编号

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1

履带吊

55t

2

2

汽车吊

50t、25 t

2

3

振动锤

DJZ-90型/DJZ-60型

2

4

冲击打桩机

CK-1800型

6

5

装载机

50型

1

6

电焊机

BX-500

8

7

氧气焊


4

8

卷板机


2

9

扳手


6

10

铁锤


4

七、钢栈桥施工工艺

7.1施工工艺流程


7.2测量控制

钢管桩桩位控制是整个栈桥测量控制的关键,钢管桩桩位坐标由便桥与主桥的相对位置,通过在CAD点出获得,用全站仪进行放样及标高测量,陆上钢管桩可直接在地面上放出并做好标识,水中钢管桩桩位及垂直度主要通过导向架进行控制,测量进行校核,平面位置校核采用无棱镜极坐标法进行,导向架采用贝雷片进行拼装而成。在陆上控制点架好仪器后,输入桩位坐标,通过仪器放样模式的调整,调整为极坐标放样,即显示为偏角及距离,指挥钢管桩位置与棱镜十字丝中心线对齐后,用无棱镜测量距离,根据测得数据指挥钢管桩沿直线前后移动,直至位置准确,钢管桩垂直度校核可直接用棱镜十字丝看出。使用吊线锤法配合检查,确保垂直度符合要求(≤1%),桩顶标高使用水面标高反算控制及水准仪测量复核(±1cm)。

7.3栈桥及平台施工要点

栈桥由岸侧向河心侧延伸,采用先打桩后架梁的方法施工。栈桥、平台采用55t履带吊+DZJ90/DZJ60型振动锤“钓鱼法”逐跨推进施工。

7.3.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1)栈桥钢管桩嵌岩深度按计算原则上大于2m,控制在2-4米之间。

(2)施工前,摸清水下地形、认真研究地质情况。

(3)管桩插打采用DZJ90/DZJ60震动打桩锤。

7.3.2、钢管桩的插打

(1)钢管桩垂直度控制在1%L以内

(2)当震动打桩锤往返插打惯入度小于2cm/min时方可停止插打。

(3)打入钢管桩需结合桥梁的位置,对栈桥钢管桩精确定位,桩心误差不得大于5cm。

(4)每排桩插打完成后,用20#号槽钢焊成剪刀撑和水平撑将其连接成整体再抄平,然后安放承重梁、纵梁、分配梁及桥面板。

7.4桩基础施工

7.4.1钢管桩打入

栈桥桩基础采用直径630mm螺旋钢管,钢管桩壁厚11mm,钢管桩振动下沉前进行接长,考虑到振动下沉过程中,钢管桩在夹具夹紧一端要承受较大的局部应力,容易产生变形而影响钢管桩的正常下沉,因此需要对桩头对接部位进行对接平焊,加强材料采用220mm*120mm*11mm铁板进行直缝错位焊接。

7.4.2陆上钢管桩的打设

首先根据放样位置对场地进行整平,整平完成后恢复桩位,平板运输车将桩运至履带吊工作半径范围内,吊机吊振动锤及夹具夹紧起吊钢管桩,然后人工拖拽晃绳进行配合就位,钢管桩平面位置及垂直度调整完成后,开始压锤,依靠钢管桩及打桩锤的重量将其压入土层,测量复测桩位和倾斜度,偏差满足要求后,开始振动下沉。

7.4.3水中钢管桩的打设(冲击打桩机引孔投放黄黏土,桩柱就位后投放砂袋)

(1)导向架制作

水中钢管桩施工定位需要依靠导向架进行,因此在施工水中钢管桩前,先制作导向架,导向架采用贝雷架制作,导向架长度7.5m,纵向2.5片,横向两片拼为一组,横向采用花架连接,限位装置采用20#槽钢制作,竖向分别在贝雷架顶布置两层,上层布置于贝雷架上层桁杆顶面,下层布置于贝雷架下层桁杆顶面,槽钢槽口朝下与贝雷架焊接连接,焊接完成后的槽钢内侧为一正方形,正方形内切圆半径0.25m,钢管桩打设前先将导向架与已施工完部分钢栈桥贝雷架进行连接,导向架连接后为一悬臂梁。导向架制作图如下

  1. 因河床地形复杂、起伏较大呈V型、覆盖层薄,水中钢管桩打设时,以已经施工完成的钢便桥作为施工平台,履带吊就位后,先将钢管桩对接焊接接长,用平板运输车运输钢管桩至履带吊工作半径范围内,履带吊吊起管桩并垂直放于导向架内,放置完成后钢管桩顶面高出水面,吊机起吊振动锤及夹具,夹桩后开始压锤,依靠钢管桩(630mm/720mm)及打桩锤的重量将其压入土层,待钢管桩定位初步定位稳定后,使用小型冲击钻孔机(悬挑)钻孔配合入岩2-4米,确保稳定后,定位经复测桩位和倾斜度偏差满足要求后,再次振动稳固。 若河床覆盖层小于2米使用720mm螺旋管引孔,深度达到要求后,在利用振动锤锤击630mm钢管桩就位,以确保嵌岩深度。

(3)每排钢管桩打设完成后,拆除导向架,待进行下一排钢管桩施工时在进行拼接。

(4)使用小型冲击钻孔机钻进引孔施工时,根据钻进情况,人工配合装袋放入黄黏土到钢管桩内,以进行悬浮钻渣,润滑钻具,以确保钻进质量及钢管桩引孔嵌岩正常进行。

(5)根据钢管桩引孔嵌岩及冲击钻进情况,钢管桩振动锤击就位后,人工配合装砂袋放入到钢管桩内至河流常水位面,以增加桩柱稳定性及抗弯折力,以确保钢便桥基础稳固。

施工示意图如下:

7.4.4钢管桩入土深度的控制

实际施工过程由于各个支墩地质情况复杂,钢管桩入土(进入岩层)深度应满足以下要求:首先必须大于2m,其次还要满足DZJ90/DZJ60振动锤的锤打要求(即当震动打桩锤往返插打惯入度小于2cm/min)。

7.4.5钢管桩接桩

当钢管桩打设至桩顶标高与贝雷架顶基本齐平时进行接桩,用于接长的钢管桩长度6.0m,吊机起吊接长钢管桩人工配合将钢管桩接头轴线对其,点焊固定牢固后进行满焊。

钢管桩接长必须满足以下技术要求

接口清理:钢管桩对接前接口两侧30mm内的铁锈、氧化铁皮、油污、水分清除干净,并显露出钢材的金属光泽。

焊接:焊接为手工焊,按焊接工艺要求,焊接应控制走向顺序、焊接电流、焊缝尺寸。接头处加劲板必须保证焊缝密贴;每一焊道熔敷金属的深度或熔敷的最大宽度不应超过焊道表面的宽度,同一焊缝应连续施焊,一次完成。

焊缝清理及处理:焊缝焊接完成后,清理焊缝表面的熔碴和金属飞溅物,焊工自行检查焊缝的外观质量;如不符合要求,应补焊或打磨,修补后的焊缝应光滑圆顺,不影响原焊缝的外观质量要求。

焊接环境:湿度不宜高于80%;温度不得低于0℃。

7.4.6钢管桩施工技术要求

(1)每根钢管桩一定要做到连续性,不可中途间歇时间过长,以免桩周的土恢复,继续下沉困难。每次振动持续时间过短,则土的结构未被破坏,过长则振桩锤部件易遭破坏。振动的持续时间长短应根据不同机械和不同土质通过试验决定,一般不宜超过10min~15min。

(2)振动锤与桩头必须牢牢固定,无间隙或松动,否则振动力不能充分向下传递,影响钢管桩下沉,也易振坏,在振动锤振动过程中,如发现桩顶有局部变形或损坏,要及时恢复并加劲补强后方可继续振设。

(3)悬臂导向支架应固定,以便振桩时稳定桩身;但桩在导向支架上不应钳制过死,更不允许施打时,导向支架发生位移或转动,使桩身产生偏位、倾斜或超过许可的拉力或扭矩。

(4)测量人员在钢管桩振沉过程中要不断地检测桩位、垂直度,并控制好桩顶标高。下沉时如钢管桩倾斜,及时牵引校正,每振1~2min要暂停一下,并校正钢管桩一次。

(5)钢管桩之间的连接必需满焊,焊缝厚度不得小于12mm,并在钢管接头处四周均匀采用6块δ11mm加劲板加强,加劲板满焊并符合设计的焊缝厚度要求。经现场质检员检查钢管桩连接焊缝质量合格后方可打设钢管桩。

(6)在桩基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地质与详勘报告差异太大,地层较软,钢管桩入土深度达不到设计要求时而承载力不足,应加深桩入岩深度。

(7)钢桩振沉完毕后,注意准确测量出桩顶标高与设计值一致(如桩顶下承重梁材料改变,注意根据实际材料情况调整钢管桩顶标高)。

(8)钢管桩平面位置偏差控制在5cm以内,垂直度控制在1%L以内。

相邻管节对接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

允许偏差(mm)

说明

管径

≤3

用管节周长之差来表示,次差≤3π(mm)

对口板边高差

<1


焊缝外观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规定:

项目

允许偏差

说明

咬边

深度不超过0.5mm,累计长度不超过焊缝长度的10%


超高

3mm


表面裂缝、未熔合、未焊透

不允许


弧坑、表面气孔、夹渣

不允许


7.5基础横向连接的施工

每排钢管桩下沉到位后,立刻进行桩之间的横向连接,增加桩的稳定性,连接材料采用工20槽钢,槽钢尺寸需根据现场尺寸进行下料调整,高程位置根据施工时实际水位情况确定。焊缝质量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7.6主承重梁施工

主承重梁是由双拼2根40b工字钢组成,在后场加工、现场焊接安装,加工时将两根工字钢切成单根,腹板平行放置,顶板及底板紧靠并用点焊进行连接。焊接满足规范要求。施工方法如下:

首先在封头板上放出承重梁轴线及下边线位置,使承重梁轴线和钢管桩排架轴线重合,以保证钢管桩轴心受压;然后起吊安装承重梁桩顶法兰盘上,位置安放准确后先进行点焊固定;最后将承重梁两侧与法兰盘满焊连接。

7.7贝雷梁及横向分配梁拼装

贝雷架及横向分配梁安装步骤如下:

在承重梁上标出贝雷架轴线及边线位置。

在陆上或已搭设好的栈桥上将贝雷架拼装成组,每组十片贝雷架,拼装为长度、高度、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横向用标准支撑架进行连接。

最后人工配合履带吊进行安装就位。

贝雷梁安装到位后,横向、竖向均焊定位挡块及压板,将其固定在主承重梁上,定位块用<10c槽钢制作,贝雷架固定情况如下:

贝雷梁固定完毕,其上铺设I20b工钢作为横向分配梁,分配梁单根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铺设时净间距30cm,横向分配梁与贝雷架间用卡板进行固定,最后上铺10mm厚钢板。

7.8桥面板及附属设施施工

7.8.1面板施工

桥面板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设计采用10mm花纹钢板,钢板满铺并点焊于横向分配梁上。面板单块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铺设时纵向分幅进行,每幅之间留3cm空隙以便焊接。焊接采用间断焊,焊缝长度3cm,间距30cm,防止重车行驶引起钢板反卷。钢便桥及平台纵向两侧0.5m位置用12工字钢设一道抗滑拦截带,防止车辆驶于边缘位置。

7.8.2防护结构设计

桥面采用开孔50mm的<10槽钢做成的护栏立杆进行防护,栏杆高度设为1.2m,栏杆纵向3m布置1根立柱(与桥面焊接)、高度方向设置2道横杆,横杆采用φ48mm*4mm的钢管。水平栏杆安装完成后涂刷红白相间油漆。

栈桥栏杆高应符合设计要求,立柱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焊在桥面板上,栏杆交替布置,达到简洁美观。

7.8.3管线托架施工

管线托架就采用横向分配梁延长的方式,间距按1.5m一道,分配梁加长1.2m,主要电缆和输水管等设施搁置在上面,减少对交通的干扰。

7.8.4标志标牌

在栈桥上入口及隔一段距离设置车辆限速10km/h行驶警示牌及设置禁止急刹,禁止边缘行驶等醒目标识,在栈桥入口车辆限重限速标志牌。

7.8.5照明设置

在栈桥上两边每隔相应的距离应交替布置路灯,供夜间施工照明。

7.8.6进出口衔接

桥梁座落就位后,便可构筑进出口,制作1节搭板衔接。搭板一端搭在承重梁的扣子内,另一端搭在路面上,但下面应垫上枕木。枕木长度与进出口同宽。也可用路面代替并在衔接处按相应的路面胀缝设置。

7.9两端栈桥起始墩台施工及部分工程量

两端起始墩台要根据施工实际情况进行开挖破除施工,城投端岸边有6排钢管桩需要挖掘及破除,因原地多为回填大块的孤石及沿岸浆砌片石,需要进行挖掘破碎施工后才可进行钢便桥钢管桩施工,破碎及挖掘量为9*3*3*6=486m3。

大明边城端为纯石方地段,需要进行破碎挖掘设置起点墩台,及浇筑混凝土设置横梁预埋工字钢,破碎挖掘量为10*8*3=240m3,混凝土量为9*1.2*1.2=14.4m3。

在主承重梁施工完成后,端头和两侧安装块9m*1.5m*10mm及6m*1.5m*10mm*2钢板作为挡土板,先进行栈桥前后接头处及两侧的回填,以确保同主便道能够平稳顺接。

7.10钢便桥及施工平台的拆除

待本项目完工后,我公司将安排组织搭设的原班人员,进行科学布局可合理的拆除,以及拟定相依的施工方案。

八、质量管理体系与措施

8.1 质量方针、标准

一、质量方针

我们的质量方针是:“严格执行标准、争创行业一流、坚持优质服务、建造满意工程。”

本工程树立“质量第一”的指导思想,严格贯彻执行有关质量管理办法,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活动,保证各单项工程合格率达到100%。

二、质量标准

质量标准:竣工验收一次性合格。

8.2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保证体系包括组织保证、制度保证和施工保证。项目经理为本项目质量管理第一责任人,落实质量责任终身制要求和规范操作,实施质量计划。

质量监控

材料质量保证

工序质量控制

工程质量

分部分项质量检验

材料主管

技术规程控制

材料管理系统

质量标准控制

试验室

工程质量第一责任人:

项目经理 :敖小平

技术质量第一责任人:

项目总工 姚静

技术主管

试验室

计量配置系统

质量监控系统

质量主管

技术复核系统

技术主管

质量管理体系框图

方针目标控制


8.3 质量保证措施


  1. 原材料进场技术要求与措施

原材料进场,根据材料采购清单和公司主要材料供应商优先选用价格底,货源充足的材料供应商,采购的材料需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行业规范要求;原材料进场后按有关规定进行取样检验。

二、工序质量检查与验收

所用参与钢栈桥建设的焊接作业人员均需持证上岗且证书均在有效期内;个别关键部位需进行无损探伤。施工全过程中,先施工单位自检,然后请监理检验,每道工序完了申请监理检验,从桩基放样到整体完工,贯穿施工全过程。

质量检验标准按《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2-2008),《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三、成品、半成品、外购件等检试验

道路桥梁等相关试验检测委托有资质的专业单位进行,包括本工程工序相关检测及所有的原材料、外购件试样/试件的检测。

九 、安全管理体系与措施

9.1 安全目标及方针

一、安全方针

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安全为了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原则,严格执行国家、贵州省及铜仁市关于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有关法律、规范、标准、命令、文件及其他规定,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根据项目特点,制定安全施工组织设计或安全技术措施。开展安全标准工地建设,并在施工中落实到岗,责任到人,保证项目安全目标的实现。

二、安全目标

安全目标:无工伤死亡事故,无火灾、爆炸事故,无重大机械事故,杜绝重伤事故,减少轻伤事故,年负伤率小于5‰。

9.2 安全管理体系

为了保证项目安全生产,项目经理部在生产过程中建立安全保证体系,真正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好安全生产技术交底,加强安全措施,成立安全管理体系。

各施工队负责人

安全小组组长:敖小平

项目经理 李旋驹

1、制定项目安全措施和分项安全方案。

2、督促安全措施落实

3、解决施工中的不安全技术问题。

4、保证进场施工人员技术素质。

1、监督施工全过程的安全生产,纠正违章。

2、配合有关部门排除安全障碍

3、全员安全活动和安全教育

4、监督劳保用品质量和使用。

1、在安全前提下合理安排生产计划

2、组织施工安全技术措施的实施

3、保证施工中原有交通的畅通。

1、保证项目使用的各类机械安全运行。

2、监督机械操作人员持证遵章作业。

1、保证防火设备、设施齐全有效

2、对爆破材料的贮存,实行严格的管理。

3、对其他工程材料的堆放实行统一化管理,保持现场整洁。

1、财务科保证安全措施项目的经费

2、综合科确保工人生活基本条件,确保工人健康。

3、提供必需劳保用具用品保证质量。

总工程师 姚静

质监负责人许谷星

工程负责人张江文

机械负责人刘新华

材料负责人付水平

其他负责人李亚明

9.3 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一、施工准备的安全技术措施

落实现场施工人员持证上岗:施工现场内的项目经理、管理人员、检验试验人员、测量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对电工、焊工、架子工、吊装工进行岗前培训、考核。由项目部办公室负责确认。落实施工机械设备、安全设施及防护用品进场安全考核计划。办理职工意外伤害保险。对安全设施、设备、防护用品的检查验收;制定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学习。

二、安全保证一般性措施

1、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管生产必须管安全,做到安全工作与生产任务同时计划、同时布置、同时检查、同时总结、同时评比,安全防护措施提前施工,经验收合格交付使用。

2、加强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对新员工进行三级安全教育,新员工在未进行安全教育前不得上岗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相关部门考试合格后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证方可上岗。

3、每个分部分项工程,按工程由工程技术部门或施工员,向班组做安全交底,交底要求具体、明确,要有正式的书面记录和签字。特殊工种,如电工、起重机械作业人员、塔吊操作员、电梯工等分别按安全操作规程做专项技术交底,形成书面文字,签字后交付作业班组。

4、项目部安全科采取定期、不定期、专项的检查形式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对检查出来的安全隐患,立即要求相关部门及施工队予以整改,整改完毕后经安全部门验收合格后恢复施工。

5、经常性对施工机械设备和安全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保养,及时排除安全隐患,严禁机械设备带病工作。

6、设置安全设施、安全标志,如在施工现场设置安全围栏、防火设施、警示牌,坚持使用高空作业的安全网、安全带、安全帽等。

7、在重点防护部位设置相应的灭火器材,并悬挂醒目标识,定期检查。

8、遇到大风或雷雨等恶劣天气时,必须立即停止作业,人员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

二、现场布置的安全技术措施

1、设置安全标志,在本工程现场周围配备、架立安全标志牌。

2、施工现场的布置符合防火、防爆、防雷电等安全规定和文明施工的要求,施工现场的生产、生活办公用房、仓库、材料堆放场、停车场、生产车间等应按公司批准的总平面布置图进行布置。

3、现场道路应平整、坚实、保持畅通;现场道路一侧或两侧遇有河沟、排水沟、深坑等情况时,应有防止行人、车辆等坠落的安全设施;危险地点应悬挂按照GB2893-82《安全色》和GB2894-82《安全标志》规定的标牌。夜间施工水域设红灯示警,现场道路应符合《工厂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GB4378-84的规定,施工现场设置大幅安全宣传标语。

4、现场的生产、生活区均要设足够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设施网点,消防器材应有专人管理不得乱拿乱动,要组成一个由15-20人的义务消防队,所有施工人员要熟悉并掌握消防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

5、各类房屋、库棚、料场等的消防安全距离应符合国家或公安部门的规定,室内不得堆放易燃品;严禁在木工加工场、料库、油库等处吸烟;现场的易燃杂物,应随时清除,严禁在有火种的场所或其近旁堆放。

6、氧气瓶不得沾染油脂,乙炔发生器必须有防止回火的安全装置,氧气瓶与乙炔发生器要竖立、隔离5m以上存放。

三、施工用电安全技术措施

1、加强与当地供电部门的联系,掌握停电计划信息,提前做好准备。

2、现场电路要有作业设计、平面设计,电器拉线、设闸要规范,按照方案操作。

3、施工现场的临时用电,严格按照《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执行。执行 “一机、一闸、一箱、一漏”制度,各种电器要有漏电保险装置,并设置警示标志牌。

4、大风或雨后要由专业人员检查电路、电闸是否受潮、进水。

5、在电器设备及线路上进行工作前,均应检查是否有电,禁止带电作业。

6、施工现场用电,要做好线路的绝缘,必须做到24小时有电工在现场值班,随时掌握施工现场的用电情况。

7、各类电动工具,要管好、用好、经常清洗、注油,严禁机械带“病”运行,各类防护罩应完整无缺。

8、电气设备所用保险丝的额定电流应与其负荷容量相适应,禁止用其它金属代替保险丝。

9、现场配备足够功率的发电机组,储备足够的燃料及配件,并妥善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随时能使用。

10、现场照明电线绝缘良好,导线不得随地拖拉或绑在脚手架上。照明灯具的金属外壳必须接零。室外照明灯具距地面不低于3m,室内距地面不低于2.4m。

11、配电箱、开关箱使用BD型标准电箱,电箱内开关电器必须完整无损,接线正确,电箱内设置漏电保护器,选用合理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进行分级匹配。配电箱设总熔丝、分开关,动力和照明分别设置。金属外壳电箱作接地或接零保护。开关箱与用电设备实行一机一闸保险。同一移动开关箱严禁有380V和220V两种电压等级。

12、架空线必须设在专用电杆(水泥杆、木杆)上,严禁架设在树或脚手架上,架空线装设横担和绝缘子。架空线离地4m以上,机动车道为6m以上。

13、接地接零采用角钢、圆钢或钢管,其截面不小于8mm2,一组二根接地之间间距不小于2.5m,接地电阻符合规定,电杆转角杆,终端杆及总箱,分配电箱必须有重复接地。

14、安装、维修或拆除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工完成,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实行定期检查制度,并做好检查记录。

15、配电房室内安全工内及防护措施、灭火器材齐全。

16、对易燃易爆、危险品存放场所的用电设备,加强监控、检查工作,发现问题立即整改。

17、对移动机具及照明实行二级漏电保护。并经常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

18、施工现场大型用电设备、大型机具等,配有专人进行维护和管理。

19、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按照项目部编制的《临时用电施工组织设计》进行设置,再由主管安全副经理会同安质部以及有关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20、电工晚间值班必须双人上岗,特殊情况下需要带电操作时,必须配备必要的安全用具,采取可靠的安全隔离措施,并指定专业人员进行监护,施工用电中常见通病必须杜绝。

21、施工现场供电线路、电气设备的安装、维修保养及拆除工作,由专业人员(经有关部门培训并考试合格、持有效证件上岗的维修电工)进行。严格按有关规定安装线路及设备,用电设备都要安装地线,不合格的电气器材严禁使用。

四、施工机械使用的安全技术措施

1、各种机械操作人员和车辆驾驶员,必须持有操作合格证,不准操作人操作与操作证不相符的机械;不准将机械设备交给无操作证的人员操作,对机械操作人员要建立档案,专人管理。

2、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本机说明书规定,严格按照工作前的检查制度和工作中注意观察及工作后的检查保养制度,做到:工作前检查、工作中观察、工作后保养。

3、驾驶室或操作室应保持整洁、严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严禁酒后操作机械,严禁机械带病运转或超负荷运转。

4、机械设备在施工现场停放时,选择安全的停放地点,夜间应有专人看管。用手柄起动的机械应注意手柄倒转伤人,向机械加油时要严禁烟火。严禁对运转中的机械设备进行维修、保养调整等作业。

5、指挥施工机械作业人员,必须站在通视良好的安全地点,并应明确规定指挥联络信号。

6、引孔钻机等使用钢丝绳的机械,在运转中严禁用手套或其他物件接触钢丝绳,用钢丝绳拖、拉机械或重物时,人员应远离钢丝绳。

7、起重作业应严格按照《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86)和《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1980-5-20)规定的要求执行。

8、定期组织机电设备、车辆安全大检查,对检查中查出的安全问题,按照“三不放过”的原则进行调查处理,制定防范措施,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9、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安全装置必须齐全,灵敏可靠。

10、中、小型机械的使用:项目部指派专职人员负责机械使用前的验收工作,平时做好检查机械运行情况。中、小型机械操作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上岗。按规定搭设机械防护棚。机械设备接地或接零,随机开关灵敏可靠。督促机械操作人员做好定期检查、保养及维修工作,并做好运转保养记录。机械设备的防护装置必须齐全有效,严禁带病运转。固定机械设备和手持移动电动工具、必须实施二级漏电保护。大、中型机械必须做到定机、定人、定岗位,并建立健全机械设备台帐。

五、雨季、夏季施工安全技术措施

1、暴雨、前后要检查工地临时设施,脚手架、机电设施,临时线路,发现倾斜、变形下沉、漏雨、漏电等现象,应及时检修,发生损坏或功能减弱,要及时维护。有严重危险的应及时排除。

2、易锈品和半成品须有防雨措施。

3、雨季现场道路应加强维护,同时做好现场排水工作。雨季施工防雷击,防机械倾斜。斜道和脚踏板应有防滑措施。

4、夏季要有防暑降温措施,杜绝中暑事故的发生。食堂要保证卫生并做好食品留样工作。

六、水上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1、水上施工作业前,按规定在海事部门办理水上水下施工安全许可证申请。

2、在作业面设置密目防坠网等,防止出现坠物伤亡事故。

3、所有水上施工人员必须穿戴救生衣,桥面安放一定数量的救生圈。

4、及时清理桥面上的杂物,不允许向桥下抛扔任何杂物。

5、派专职安全员监督现场施工。

七、高空作业及临边防护

一、常见事故

1、高空作业施工人员坠落

导致高空作业人员坠落有二种方式:一种是导致伤者高空坠落原因不是因为物质不定而引起,而是伤者本人身板失稳造成坠落称为直接高空坠落,另一种是因为物质变型、移位、打击使身板失稳而导致坠落。

⑴直接高空坠落形式:

行走中被障碍物所绊而失足。

在脚手架、爬梯上下攀爬失手而坠落。

c.在管道、小梁行走运脚步不稳(如打滑、踩空)身板失控坠落。

⑵直接高空坠落原因有:

高空作业思惟不集中或开玩笑、追逐、嬉闹。

b.酒后进行登高作业。

c.因深度睡眠、苏醒不足而精神不振。

d.现场孔洞及高处边缘缺乏栏杆或盖板。

e.高空作业不戴工具袋手抓物件而失足坠落。

f.高空作业不扎安全带。

⑶间接高空坠落表现方式:

踩中易滑或不固定物件而坠落。

b.操作中用力过猛或猛拉猛甩不受力物件。

c.脚手架上的脚手板、架子管因变型、断裂而失稳导致人员坠落。

d.事情中梯子攀折或全部倒出下导致人员坠落。

e.触电、物件打击或其它方式导致人员坠落。

⑷间接高空坠落原因:

高空作业地点无栏杆。

通道上摆放过多物品。

操作人员操作不妥。

d.脚手架不按规定搭设,梯子摆放不稳。

2、高空落物伤人事故,高空落物原因阐述

⑴起重机械超重或误操作造成机械损坏、全部倒出、吊件坠落。

⑵各种起重机具(钢丝绳、卸卡等)因承载力不够而被拉断或攀折导致落物。

⑶用于承重的平台承载力不够而使物件坠落。

⑷起吊过程吊物上零星物件没有绑扎或清理而坠落。

⑸高空作业时拉电源线或皮管时将零星物件拖带坠落或行走运将物件碰落。

⑹在高空持物行走或传递物品时失手将物件跌落。

⑺在高处割切物件材料时无防坠落措施。

⑻向下抛掷物件。

二、高空作业安全保障措施

1、基本要求

⑴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均要堆放平稳,不能妨碍通行和装卸。

⑵高处作业必须按规程搭设安全网;作业人员佩带安全帽、安全带等防护用具。

⑶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精力集中,不得嬉闹,酒后严禁高处作业。

⑷工具要随手放入工具袋;作业中的通道板和登高用具,要随时清扫干净;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要及时清理运走,不得肆意乱臵或向下丢弃。高处作业所有料具应放臵稳妥,传递物件禁止抛掷。

⑸严禁人员跟随起重物上下。

⑹高处作业时应与输电线路保持安全距离,遇有恶劣天气停止作业。

⑺上、下交叉作业必须采取隔离措施。

⑻防护用品穿着整齐,裤脚要扎住,戴好安全帽,不穿光滑的硬底鞋,要佩戴有足够强度的安全带。

⑼夜间不宜进行高处作业。

⑽遇有六及风力时,禁止露天高处作业。

2.高处作业安全防护

⑴攀登作业安全防护:

a.攀登用具,结构构造上必须牢固靠得住,移动式梯子,均按现行的国家标准验收其质量。

b.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梯子的上端有固定措施。

c.立梯事情角度以75°±5°为宜,踏板上下间距以30cm为宜,并不得出缺档。折梯使用时上部夹角以35°~45°为宜,较链必须牢固,并有靠得住的拉撑措施。

d.使用直爬梯进行攀登作业时,攀登高度以5m为界宜,凌驾2m,加设2m,加设护笼,跨越8m,设臵梯间平台。

E..作业人员从规定的通道上下,上下梯子时,必须面向梯子,且不得手持器物。

f.攀登的用具,结构构造上必须牢固靠得住。当梯面上有特殊作业,重量跨越上述荷载时,应按实况加以验算。


⑵悬空作业安全防护:

a.悬空作业处有牢靠的安身处,并视具体情况配臵防护栏网、栏杆或其它安全设施。

b.悬空作业所用的索具、脚手板、吊篮、吊笼、平台等设备。均需经过技术科证验后方可使用。

c.吊装中的大型构件、原材以等面板上,严禁站人和行走。

d.特殊情况下如无靠得住的安全设施,必须系好安全带并扣好保险钩。

e.进行高空焊接,气割时事先清理火星飞溅范围内的易燃物或采取靠得住的隔离措施才能施工。

3.上高空作业的梯子要求

1).梯子要牢固可靠,不得缺档,梯子脚不能垫高,梯子整体距离墩身20—30公分为宜,踏板间距30公分为宜。

2).一梯子严禁同时两人同时上下。

3).在通道处或平台使用梯子必须设围栏。

4).上下梯子时,必须面向梯子,且手不能持器物。

5).使用直爬梯进行攀登作业,高度超过8m时,每隔6-8m设平台,使用斜梯进行作业,斜梯高度大于10m时,应在7.5m处设休息平台,在以后的高度上,每隔6-10m设休息平台。

6).高空便桥两边要设置护拦并用安全网围好,便桥因工作需要临时中断行人通行的,要在该处两头设围栏围好,以防行人通过。

八、起重吊装作业安全安全措施

1、起重吊装的指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业时应与操作人员密切配合,执行规定的指挥信号。操作人员应按照指挥人员的信号进行作业,当信号不清或错误时,操作人员可拒绝执行。

2、起动前重点检查项目应符合下列要求:

① 金属结构和工作机构的外观情况正常;

② 各安全装置和各指示仪表齐全完好;

③ 各齿轮箱、液压油箱的油位符合规定;

④ 主要部位连接螺栓无松动;

⑤ 钢丝绳磨损情况及各滑轮穿绕符合规定;

⑥ 供电电缆无破损。

3、作业前,应进行空载运转,试验各工作机构是否运转正常,有无噪音及异响,各机构的制动器及安全防护装置是否有效,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

4、起吊重物时,重物和吊具的总重量不得超过起重机相应幅度下规定的起重量。

5、应根据起吊重物和现场情况,选择适当的工作速度,操纵各控制器时应从停止点(零点)开始,依次逐级增加速度,严禁越挡操作。在变换运转方向时,应将控制器手柄扳到零位,待电动机停转后再转向另一方向,不得直接变换运转方向、突然变速或制动。

6、在吊钩提升、起重小车或行走大车运行到限位装置前,均应减速缓行到停止位置,并应与限位装置保持一定距离(吊钩不得小于1m,行走轮不得小于2m)。严禁采用限位装置作为停止运行的控制开关。

7、提升重物,严禁自由下降。重物就位时,可采用慢就位机构或利用制动器使之缓慢下降。

8、提升重物作水平移动时,应高出其跨越的障碍物0.5m以上。

9、作业中如遇六级及以上大风或阵风,应立即停止作业,锁紧夹轨器,将回转机构的制动器完全松开,起重臂应能随风转动。对轻型俯仰变幅起重机,应将起重臂落下并与塔身结构锁紧在一起。

10、起重机作业时,起重臂和重物下方严禁有人停留、工作或通过。重物吊运时,严禁从人上方通过。严禁用起重机载运人员。

11、严禁使用起重机进行斜拉、斜吊和起吊地下埋设或凝固在地面上的重物以及其他不明重量的物体。现场浇注的混凝土构件或模板,必须全部松动后方可起吊。

12、严禁起吊重物长时间悬停在空中,作业中遇突发故障,应采取措施将重物降落到安全地方,并关闭发动机或切断电源后进行检修。在突然停电时,应立即把所有控制器拨到零位,断开电源总开关,并采取措施使重物降到地面。

13、操纵室远离地面的起重机,在正常指挥发生困难时,地面及作业层(高空)的指挥人员均应采用对讲机等有效的通讯联络进行指挥。

九、防洪渡汛安全保证措施

1、成立防洪领导小组,严格执行防洪渡汛值班制度,实行全天候24小时值班,并明确责任人。

2、积极与建设、监理、当地气象、防汛部门保持联系,收集雨情、水情和气象条件,做好防洪抢险预案,备有足够的抢险物资,成立抢险队,做到抢险快速安全,保证施工能顺利进行。

3、在汛期来临前,完成靠近河堤的桩基施工以及承台基坑开挖施工。

4、汛期加大安全隐患排查的频率,及时有效排查出工程中的安全隐患和危险源,并采取切实有效可行的措施,及时处理及时消除隐患。

5、在汛期初期由项目部组织对现场管理人员和施工作业的全体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不断提高参建员工雨季施工安全生产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护意识。

6、项目驻地、施工现场内部及周边的排水在汛前完善,并在汛期要进行经常性检查,及时清理沟内淤堵杂物,修复损坏的排水沟渠,做好防洪防汛工作。

十、机械使用安全保证措施

1、机械设备必须要有出厂合格证,有设备性能、使用、维修、保养、说明书,严禁使用超过使用期以及未经安全检查的机械设备。

2、设备部门应将所有机械设备进行的例行检修、运行状态技术资料建立档案,收集好机械设备的年检合格证书。

3、机械设备的性能必须满足工程要求,安全装置及安全设施应齐全,控制系统灵活可靠。

4、各特种机械设备(车辆)的操作及司驾人员,必须有主管部门核发的特种操作证,严禁无证上岗作业。

5、设备的维护保养和使用应定员专人管理,以保持设备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6、机械设备(车辆)的操作人员、驾驶员,必须严格执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不准违章作业,严禁酒后作业。

7、机械设备应停放在规定的停放场,夜间应有专人看管。

十一、防火安全保证措施

1、请当地消防部门进行全员消防培训,成立消防应急救援队,制定消防应急预案,组织消防救援演习。

2、根据施工现场、办公区及宿舍区的实际情况,配置足够数量的消防设施,对油库、仓库、配电间、氧气和乙炔仓库等要重点防治。

3、各施工段要配备好灭火器、消防水龙头、砂箱、消防桶,设消防员1~2人,负责现场的防火消防工作。

4、加强对氧气、乙炔的管理和使用,按规定将氧气、乙炔分开摆放(保证5m以上的距离);在夏季要搭设遮阳棚,防止氧气、乙炔暴晒发生事故。

5、施工现场及生活区内,严禁乱拉乱搭电线和随意安装用电插座。

6、电线线路破旧要及时更换,严禁用铜线、铁丝代替保险丝,严禁超负荷用电。

7、当火灾事故发生时,项目部立即疏散人群,召集消防救援队赶赴现场救援,及时拨打火警电话,通知消防部门赶往火灾现场灭火。

8、利用现场配置的灭火器,消防桶、消防水泵进行紧急灭火。

9、保护好火灾现场,协助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

十二、通航孔的安全措施

1、及时与航道部门联系,发布施工期间通航公告,让过往船只注意通航安全;

2、通航孔在航道部门的指示下按规定设置通航标志;

3、汛期请航道部门在通航孔上游安排通航引导船,做到提前减速慢行,以便安全通过施工水域;

4、在通航孔上下游打设防护桩,在防护桩上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十三、桥面安全专项措施

13.1、为保证便桥承载安全,须严防载重汽车上桥,路口设置限载牌。

13.2、路口设置限速牌(限速10km/h),严禁汽车速度过快造成其他不安全因素。

13.3、全桥需安排专人看护,保证限载、限速的严格执行及桥身、关卡安全。

13.4、为防止行人聚集围观,引起桥面事故,全桥两侧采用挡板阻隔封闭。

十、 环保保护与文明施工

10.1 环境保护目标

在工程施工期间,对噪声、振动、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进行全面控制,尽量减少这些污染排放所造成的影响。

10.2 环境保护体系

针对本工程,我公司将成立专门的环保小组对环境保护进行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预防和消除因施工造成的环境污染,真正落实“保护环境”四个字,做到“以人为本,自然、和谐、统一”。施工过程中我们将根据实际情况以及业主和政府部门的要求,逐步完善环境保护条例,使其能在本工程的环保工作中发挥更大的有效的作用。

成立以项目经理敖小平为组长,项目总工程师姚静为副组长,办公室、工程科、和施工队领导参加的环境保护领导小组。下属各施工队也要成立相应组织,班组长指定为环境保护负责人,从而形成环境保证体系,实现环保目标。

项目负责人 敖小平

安保负责人 应文亮


技术负责人 姚静


生产调度负责 高射宁


机械管理负责 刘新华


财务管理负责 陈曼丽


其他有关部门 李亚明


材料管理负责 付水平



各工序、班组、岗位人员做好职责的具体

环境保护体系

10.3 主要环境污染的控制措施

本工程重大环境因素主要为:施工噪声、振动的环境影响,对城市生态的影响,施工产生的废水、路基边坡防护、河岸防护、扬尘和固定废弃物的环境影响。

一、施工期间水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水中桩基采用钢栈桥、钢管桩平台、钢套箱围堰施工,钻孔泥浆钻渣外运到指定弃土场。避免筑岛围堰和弃渣污染水源。

2、为满足施工环保要求和泥浆重复使用,钻孔时应设置制浆池、沉淀池、储浆池及净化处理系统和装置。 泥浆池必须采用沉淀池与储浆池分开为两个池,中间设置滤网,且必须使用泥浆分离器对泥浆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沉渣应安排专人清除。

3、施工场地设置完善的排水系统,所有生产、生活污水集中排至污水池,经初步处理后,符合排污要求的,采用污水泵泵送至排污系统,不满足排放要求的污水采用专用车辆外运至专门的污水处理场。

4、弃土场按照设计、技术规范等相关要求和标准建设和维护,防止污染和堵塞附近灌溉渠道和天然水流。

5、施工废浆集中至废浆池后,及时采用专用运输罐车外运,防止其外流,污染水源和地面。

6、施工中的废油桶和其它固体废物不得堆放在水体旁,应及时清运至专门的仓库或堆放场所,并应设篷盖,防止雨水冲刷进入水体。

7、采取自然保护区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规定要求的环保措施。

二、施工期间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1、硬化施工便道,洒水防尘,控制施工现场及道路扬尘,以减少粉尘污染。

2、运送散装含尘物料的车辆,要用蓬布遮盖,以防物料飞扬。土、砂、石等运输不得超出车厢板高度,防止散落。

3、设置防尘罩,控制搅拌混凝土扬尘。

4、在施工现场设置洗车台,运输车辆在离开施工现场前需进行清洗后离场。

5、严格按要求进行钢结构喷漆作业,避免危害作业区周围人群健康。

三、施工期间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环保法规,严格控制施工期噪声排放量。

2、施工期间,控制施工车辆鸣笛,经过居民区的重型运输或施工机械,注意限速。

3、尽量采用低噪声的机械。

4、对于施工现场产生空气动力性噪音源的施工机械,如发电机等,安装扩散消声器降低噪音。

5、合理安排施工工序,减少施工噪声影响时间,避免高噪声施工机械在同一区域内使用。高噪声施工机械的运行尽量避开居民休息时间。

6、在锚碇生产区周边居民密集,设置围挡屏障,最大限度的减轻施工噪声的影响。

四、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处理措施

1、在工程开工前向城市政、环境卫生等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建筑垃圾排放处置计划,填报建筑垃圾的种类、数量、运输工具、运输路线及消纳处置场地。

2、弃渣、弃土运到建设好的弃土场堆放,并做好防尘和水土保持工作。

3、施工各段及时收集生产及生活垃圾,统一处置。

4、工程竣工后及时清理杂物,平整施工场地。

五、完工后场地清理及恢复平整的环保措施

1、工程完工后对临时用地内所有建筑、生活垃圾应进行清理,垃圾运至指定位置处理,场地清理平整合格后,将其恢复原状。

2、施工完工后请当地政府有关部门进行环保验收,取得地方政府的认可,并从当地政府取得环保措施得到实施的证明材料,确保不留环保后患。

六、对两河岸的防护

由于钢栈桥基础的施工,对两河岸原土层进行了扰动,破坏了原有河岸的稳定,因此,必须对两河岸进行防护变更设计。拟采取如下措施:

根据两河岸地形,对南北岸进行防护处理。

10.4 文明施工

一、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1、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现场文明施工领导小组,负责工程文明施工管理工作,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文明施工管理细则,报驻地监理批准后实施。

2、开工前做详细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质量计划,绘制施工形象进度图、现场总体平面布置图,做到科学合理。

3、各种规章制度及总体平面布置图、施工形象进度图等张贴上墙,各种图标注规范、醒目。

4、主要规章制度包括:质量控制制度、施工安全制度、岗位职责、现场管理制度、职工管理制度等。

5、开展文明施工,现场管理有序,现场布置统一规划,施工区材料堆放整齐,场地平整,道路、排水畅通。

6、各类公告牌、标志、标识牌内容齐全,式样规范,位置醒目。

7、对拌合站以及堆料场场内地面进行硬化,施工现场内道路平整、排水畅通。

8、生产过程中的建筑垃圾清运到指定地点,保证施工现场整齐、干净、卫生。

9、合理安排作业,在靠近居民的施工地段,夜间不安排噪音大的机械施工。

二、办公、生活设施

1、办公室干净、卫生、整齐。职工宿舍做到通风、明亮、保温、隔热,宿舍内物品摆放整齐。

2、职工食堂干净、卫生,食堂工作人员必须经过健康检查,有健康合格证,穿戴工作服、帽,食物容器上有生熟标记,餐具经过严格消毒,设置防蝇、防鼠措施。

3、工地设立职工浴室和诊所。

三、建设工地良好的文化氛围

1、经常性对职工进行文化素质教育,经常性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增强职工的文明意识。

2、工地设立阅报栏和宣传栏,大力宣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广泛开展技术比武和劳动竞赛活动,开办职工业余学校,使职工的技术素质全面提高。增强以职业思想、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技能为主要内涵的职业道德。

4、增强学技术、学文化的气氛,遵守国家法律,尊重当地的民俗,遵守地方法规。自觉维护施工现场的社区治安,杜绝打架斗殴、酗酒、赌博等不文明行为。

5、处理好与当地群众的关系,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便民、爱民活动,搞好与驻地政府、群众的关系,积极参与当地精神文明建设,创造宽松良好的施工外部环境。

四、文物保护措施

为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对地下文物造成破坏,必需采取相应的保护及管理措施。

1、在进场展开施工前,由业主配合与当地的文物部门配合,对沿线可能有地下文物的区域予以明确,施工时加以注意。

2、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宣传文物保护法规。

3、土方工程以及其它需要借土、弃土时,对现有的或规划的保护文物遗址,采取避让的原则进行地点选择。

十一、应急预案

11.1、应急工作程序

根据本标段的工程特点和实际需要,制定本标段发生紧急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提高现场操作人员的应变能力,减少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影响。

11.2、应急救援组织结构

本项目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为副组长,各工区负责人、专职安全员和技术员为组员的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环境应急预防的领导和组织工作。下设常设机构组、抢险救援组、事故调查组、善后工作组。

事故应急救援系统实行行政责仁替补原则,当指挥部负责人及小组成员因故不能履行职责的,由行政副职替补,确保随时到位,实施指挥。

组织机构具体情况如下:

组 长: 联系电话:

副组长: 联系电话:

安全环保部:

负责人: 联系电话:

抢险救援组:

组 长: 联系电话:

副组长: 联系电话:

组 员: 联系电话:

事故调查组:

组 长: 联系电话:

副组长: 联系电话:

组 员: 联系电话:

善后工作组:

组 长: 联系电话:

副组长: 联系电话:

组 员: 联系电话:

11.3、应急救援报警系统和报告程序

一旦发生重大安全、环境破坏事故,我部抢险救援力量不足或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应立即向上级单位和相邻单位通报,必要时请求社会力量救援;社会救援队伍进入本工地后,由项目副经理负责联络,引导并告知安全注意事项。

1、值班人员的职责:记录事故报告的基本情况;按预案规定,通知指挥部所有人员及时到达集中地点;根据危急程度或按预案规定通知各救援组织。

2、应急救援工作小组的职责:根据事故报告的情况,指示安全技术人员进行危害估算;会同专家咨询判断情况,研究制定应急行动方案,并提出建议。


出现突发事件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开始工作

报告有关单位及部门

制定应急处理方案

实施应急处理方案

观察处理效果

完成应急处理

恢复正常施工

调整应急处理方案

实施应急处理方案

报告业主

加强监测

报告监理

分析原因

应急救援报警系统和报告程序图

11.4、应急预案

1、应急范围

(1)高空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及坍塌造成的重大安全事故;

(2)暴雨、滑坡、地质灾害等人为或自然灾害;

(3)重大机械事故和各种急性中毒事故;

2、伤亡事故的预防

伤亡事故预防,就是要消除人和物的不安全因素,实现作业行为和作业条件安全化。

(1)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实现作业行为安全化

a、开展安全思想教育和安全规章制度教育;

b、进行安全知识岗位培训,提高职工的安全技术素质;

c、推广安全标准化管理操作和安全确认制度活动,严格安全操作规程和程序进行各项作业;

d、加强重点要害设备、人员作业的安全管理和监控,搞好安全生产;

e、注意劳逸结合,使作业人员保持充沛精力,从而避免产生不安全行为。

(2)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实现作业条件安全化

a、采取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改善劳动条件;

b、加强安全技术的研究,采用安全防护装置,隔离危险部位;

c、采用安全的个人防护用具;

d、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不安全隐患;

e、定期对作业条件(环境)进行安全评价,以便采取安全措施,保证符合作业的安全要求。

(3)实现安全措施必须加强安全管理

加强安全管理是实现安全措施的重要保障。建立、完善和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开展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岗位培训和安全知识竞赛活动,通过安全检查制度和落实防范措施等安全管理工作,是消除事故隐患,搞好事故预防的基础工作。

11.5、意外事故和紧急情况的处理

1、伤亡事故的报告

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或最先发现人,应立即报告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应在第一时间向上级报告,并启动应急预案。

2、现场保护

事故发生后,项目负责人和有关人员接到伤亡事故报告后,要迅速赶到事故现场,立即采取有效措施,指挥抢救受伤人员,同时对现场的紧急状况作出快速反应,排除险情,防止事故蔓延扩大,稳定施工人员情绪,要做到有组织有指挥。同时,严格保护事故现场。

3、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完毕后,事故调查报告报公司的主要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

4、事故处理

(1)四不放过的原则。

(2)事故调查组提出事故处理意见。由公司主管部门、项目部对事故现场的恢复及防范措施制定方案,由公司组织监督,项目经理部负责落实处理。

(3)因“三违”或者发现事故隐患而不采取有效措施造成伤亡事故,由公司给予有关责任人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六、应急预案的评价及调整

评价由安全部组织,对预案的合理性、抢救方法、实施效果等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意见。总结形成书面文件后,上报公司。

七、事故应急预案

按照本项目实际情况拟制定以下专项应急预案:

(1)土石方开挖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2)起重吊装事故应急预案

(3)施工临时用电事故应急预案

(4)机械事故应急预案

(5)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

十二、危险源的识别、分析和预防措施

12.1危险因素的识别

根据钢便桥施工的特点,施工中容易造成不安全危险因素主要有:

12.1.1机械倾覆、落水

12.1.2人员落水

12.1.3物体打击

12.1.4机械伤害

12.1.5触电

12.2 对危险因素的评价

12.2.1机械倾覆、落水——便桥施工时,钢管桩插打不稳,深度不够或者机械驾驶人员没有注意机械位置,或者疲劳、醉酒驾驶使机械设备落水,而对机械照明的损坏。

12.2.2人员落水——在搭设以及吊装时或在便桥顶安装钢板、型钢、焊接时进行的水上作业,可能落水导致人身伤害的。

12.2.3物体打击——高空坠落及水平崩溅物体造成人身安全伤害的。

12.2.4机械伤害——机械(吊车、运输车、振动锤等)运转工作时,因机械意外故障或违规操作可能造成人身伤害或机械损害的。

12.2.5触电——工程外侧边缘距外电高压线路未达到安全距离,用电设备未做接零或接地保护,保护设备性能失效,移动或照明使用高压,违规使用和操作电气设备,对人身造成伤害或损害的。

12.3预防措施

12.3.1危险源的综合预防、控制措施

对危险因素要采取“两个控制”,即前期控制、施工过程控制。

(1)前期控制:工程开工前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时,针对工程的各种危险因素,制定出防控措施。

(2)施工过程控制: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各项操作规程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施工和监督检查,认真落实整改。

12.3.2加强安全生产的综合管理。

(1)认真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杜绝一切人为事故的发生。

(2)加强对员工队伍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作业人员素质和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

(3)增强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安全专业知识培训。

(4)严格加强各种危险因素预防管理工作,结合工程特点,针对确认的危险因素实施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

12.3.3切实加强安全交底制度的落实

(1)交底必须在施工作业前进行,任何项目在没有交底前不准施工作业。

(2)交底工作一般在施工现场项目部实施。

(3)交底必须履行交底人和被交底人的签字模式,书面交底一式二份,一份交给被交底人,一份附入安全生产台帐备查。

(4)被交底者在执行过程中,必须接受项目部的管理、检查、监督、指导,交底人也必须深入现场,检查交底后的执行落实情况,发现有不安全因素,应马上采取有效措施,杜绝事故隐患。

12.4钢管桩插打安全措施

12.4.1钢管桩插打时,一定要严格按照便桥施工方案所规定的工序和工艺进行,一定要保证钢管桩的插打深度,保证具有足够的强度、强度,避免下沉变形。

12.4.2严格控制材料的进场质量,使用符合国家标准的钢管,由技术、质检、物资部门把关,严禁劣质产品进入施工现场。

12.4.3钢管桩施工必须由专业作业施工队完成,必须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技术设计要求及安全技术交底实施。

12.4.4钢管桩插打或者起吊时由专职起重指挥员指挥吊车作业,在起吊或安装前要选择可靠的区域停车支腿作业,并做到平稳、牢固、可靠。施工前必须认真检查使用的工具、用具的安全性能,特别是钢丝扣、卡环的磨损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或更换。

12.4.5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使用的各种工具、用具应有防护措施,严禁随意抛掷各种工具、物料。

12.4.6便桥作业时安全设施必须同步进行,每完成一跨相应的安全防护设施也要马上完成,如:便桥两侧的安全防护栏杆等,并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安全可靠。

12.4.7钢管桩必须增加剪刀斜撑,确保整体牢固可靠。

12.4.8施工中钢管桩之间以及钢板之间的焊接必须符合规范要求,保证便桥的整体牢固可靠,焊缝由专人检查。

12.4.9便桥施工完成后,应设置交通安全警示标志,在便桥进出口处设置限速标志。

12.5人员落水安全措施

12.5.1钢管桩插打或者起吊时由专职起重指挥指挥吊车作业,在起吊或安装前要选择可靠的区域停车支腿作业,并做到平稳、牢固、可靠。并留有足够的人员通道,保证其余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与施工。

12.5.2作业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水上作业安全操作规程,使用的各种工具、用具应有防护措施,并且必须穿戴救生服,并且要配有足够数量的救生圈。

12.5.3施工前必须对现场的安全设施,如:作业平台的走道板,护拦等进行检查,确保安全可靠。

12.5.4便桥桥面铺装时,大部分作业人员集中在作业平台上,作业面必须有足够的空间,便于施工人员的位置转换及工具、用具摆放。

12.5.5夜间施工保证投入足够的照明设施。

12.5.6全体施工人员必须服从安排,听从指挥;严格遵守施工现场的“三个必须”;严格执行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规定,规范自身行为,严格执行各自工种、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

12.5.7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及不宜从事水上作业的人员,严禁参加水上作业工作。

12.6预防物体打击安全措施

12.6.2凡现场人员必须正确佩戴符合标准要求的安全帽。

12.6.3经常进行安全检查,对于凡有可能造成落物或对人员形成打击威胁的部位,必须进行日巡查,保证其安全可靠。

12.6.4对于吊装作业除设指挥人员外,对有危险区域应增设警戒人员,以确保人身安全。

12.6.5施工现场严禁抛掷作业(其中包括工具转换,及垃圾废料清理)。

12.6.6起重作业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同时有一定的操作经验和技能,熟悉操作规程。司索人员应有严格注意被吊物的整体状态,运行区域路线及其危险性。如有可能对作业人员形成威胁,必须通报指挥人员暂停滞作业。

12.6.7作业前安全管理人员及操作手必须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空戴运行,在确定无故障情况时方能进行作业。

12.7机械设备使用安全措施

12.7.1对所有各种机械设备进场后,必须由物资部负责人会同安全员和使用机械的人员共同对该机械设备进行进场验收工作,经验收发现安全防护装置不齐全的或有其它故障的应退回设备保障部门进行维修和安装。

12.7.2设备安装调试合格后,应进行检查,并按标准要求对该设备进行验收,经工区组织验收合格后方能正常使用。

12.7.3使用前要对设备使用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技术交底和教育工作,使用人员必须严格执行交底内容及按操作规程操作。

12.7.4使用中要经常对该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停止使用后切断电源并锁好电闸箱。

12.7.5各种机械设备必须专人专机,凡属特种设备,其操作负责人要按规定每周对施工现场的所有机械设备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隐患及时解决处理,确保机械设备的完好,防止机械伤害事故的发生。

12.8安全用电措施

12.8.1在建工程外侧与外电高压线路未达到安全距离应增设屏障遮栏、围栏或保护网等防护。

12.8.2施工现场专用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供电线路必须实行TN—SR接零保护系统,同时必须做到三级控制两级保护,电箱为标准电

闸箱,并采取防雨、防潮措施。

12.8.3电气设备应根据地区或系统要求,做保护接零或做保护接地,不得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零,另一部分设备做保护接地。

12.8.4必须由持有合格证件的专职电工,负责现场临时用电管理及安拆。

12.8.5对新调入工地的电气设备,在安装使用前,必须进行检验测试。经检测合格方能投入使用。

12.8.6专职电工对现场电气设备每月进行巡查,工区每月对施工用电系统、漏电保护器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

12.8.7配电箱设在干燥通风的场所,周围不得堆放任何防碍操作、维修的物品,并与被控制的固定设备距离不得超过3 米。安装和使用按“一机、一闸、一箱、一漏”的原则,不能同时控制两台或两台以上的设备,否则容易发生误操作事故。

12.8.8配电箱应标明其名称、用途,并做出分路标志,门应配锁,现场停止作业时,应将开关箱断电上锁。

12.8.9照明专用回路设专用漏电保护器,灯具金属外壳做接零保护,室内线路及灯具安装高度低于2.5 米的应使用安全电压。在潮湿和易触及带电体的照明电源必须使用安全电压,电气设备架设或埋设必须符合要求,并保证绝缘良好。任何场合均不能拖地。

12.8.10线路过道应按规定进行架空或地埋,破皮老化线路不准使用。

12.8.11使用移动电气工具时,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防护用品。

12.8.12凡从事与用电有关的施工作业时,必须实行电工跟班作业。

12.9施工现场防火措施

12.9.1加强对员工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和防火救灾技能。

12.9.2施工现场必须按上级要求建立义务消防队,成员应进行消防专业知识培训和教育,做到有备无患。

12.9.3配备足量的消防器材、用具和水源,并保证其常备有效,做到防患于未燃。

12.9.4严格对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禁止将燃油、油漆、乙炔等物品混存于一般材料库房,应有单独保管。

12.9.5对易燃物品仓库选址要远离员工宿舍及火源存在区域,同时要增加防护设施。

12.9.6临时用房必须留出足量的消防通道,以备应急之用。

12.9.7对于临时用电线路要加强管理和检查,防止因产生电火花造成火灾。

12.9.8冬季取暖炉应规范管理,符合防火中毒要求。

12.9.9定期对着火源、水源、消防器材等要害部位和设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将事故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

十三、钢栈桥进度计划横道图(附后)

十四、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附后)

十五、钢栈桥计算书(附后)

十六、钢栈桥的设计图(附)

2023-12-09

2023-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