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汽车销售团队?,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汽车销售网站

谁的主场:这些展台为什么这么冷清?

成都车展有什么特色?努力卖车一定是其中之一,以至于今年进到展馆之后首先看到的不是展台上那些盖住的新车以及为发布会忙碌奔走的工作人员,而是队列整齐、口号响亮的销售团队。



在三年疫情过后,大家都寄希望今年的市场能够焕发出全面的活力,但是事与愿违,有人欢喜有人愁,十年前、二十年前的盛况已不再,甚至说时间再拉近一点,与2019年相比,最新一届的“卖车盛会”当中各大品牌的境遇都有一些明显的不同。

“这人也太多了吧,这么多人真是没想到。”“这怎么这么清净,之前可不是这样啊。”这是走过各个场馆当中说过最多的两句话。

什么展台人少?

合资与传统豪华的无奈

成都车展开幕当天,连绵一天的雨水并没有浇灭观展人的热情,连通各个整车展馆的通道摩肩接踵,但是在一些品牌的展台之上,却见不到这般拥挤的人流,甚至连在场的销售人员都不是那般主动热情。

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想必关注汽车市场动向的人们已经大概知道这说的是哪一类的品牌,没错,传统合资与传统豪华这两个此前热度更高、消费者更关注的两类品牌失去了自身的光环。



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是厂家缩减预算?还是在认知里面就觉得成都车展是个展销会,没有什么必要蓄力准备?是自身的产品更新进度跟不上市场节奏?还是略显“老旧”的产品体系对消费者构不成足够的吸引力?

像参加过车展的人都知道,BBA的展台在之前是最难挤进去的展台,甚至有时只能远远观望,若是想近距离拍摄到最新的展车,则需要静待时机,时刻准备好按快门的手,以防自己抓不到人群不经意散开的那一瞬间。

但是今年就不一样,路过BBA其中之一一个品牌的展台时,甚至有一种车比人多的错觉,那么此时再看市场对于这个品牌现在的一些评价,很多都提到了转型慢、缺少能打的“新时代”产品,这也算是目前这类品牌所遇到的一个共同难题。像合资品牌当中,基本上只有把那些海外热度比较高的车型拿到展台上之后,这才能够成为吸引观众的点。



再有今年成都车展的发布会,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两种不同的风格,第一种是更像北上广这三个车展,也就是说厂家拿出来一些具有战略性的产品带到展会当中,尽管成都车展更多是面向市场端,但是也在对外展示自身的一些规划。

另一种就比较有意思了,真的就是把这届车展当做纯纯的展销会,发布的也是一些产品的价格调整信息,这其中更多的就是为了换取销量而去降低自身产品的价格,或者说不作发布会,直接从其他的渠道发布降价信息,把展台做成“4S店”。

那么再回到前面说的展台比较冷清的便是后者,很显然这是一种无奈之举,就拿降价这件事情来说,如果卖的好谁愿意降价?加价还来不及呢,但是现在的市场已经不给加价的机会了,并且自身所占的市场正在不断减少。

无奈背后应该怎么做?躺平还是扭转局势?或许这些车企能够向车展当中的一些其他品牌学习一下,为什么他们的展台上面就能让那么多人去驻足?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以及媒体报道的热点。

什么展台人多?

用新花样定义产品

人为什么多,对于消费者来说,产品理念有新意,厂家用点心,自然就能引流成功,没有什么复杂的理由,就是这么简单。

之前的成都车展基本上很少推一些“完全独立”的新车,而是在一些现有车型上面去做一些小的改版,例如针对某一方面的升级,可以是性能、可以是配置,或者是来个更低定价的走量产品。



但是今年对于一些品牌来说,从产品与技术的发布来看,不太像传统的成都车展,有很多全新的产品、新的技术,结合起来可以看到车企在当下这一环境下,对于如何定义产品这个问题的一些理解,以及未来市场发展走向的预判与试探。

新能源技术的出现让现在的车企不仅仅将目光放在了其降低排放的单一特性上,更是依靠其电动化的特点,给产品的最终体现带来了更多的想象空间。

这次车展有一个很明显的表现,就是车企开始依靠新能源技术去扩充自己在细分市场的话语权,换句话说,他们开始用新技术去定义产品的使用场景,并且也更加重视消费群体对于一款产品在用车场景上的具体体现。



首先是技术扩展场景,自主品牌在近一段时间当中开始着重发力新能源越野细分市场,或许是看到了硬派越野市场的发展前景以及向下辐射的潜在动力,比亚迪、长城、东风等品牌都在车展上带来了各自针对这一市场的新车型。

而且我们还会发现,这些产品还都是依靠新能源技术所打造。方程豹豹5混动配合云辇;长城旗下哈弗面向大众消费者的混动电四驱猛龙,以及主打个性化的坦克400Hi4T;正式上市交付的电动越野东风猛士917。



这其实也是未来这一市场的一个发展方向,电动化技术所带来的动力提升以及更为线性的动力释放都更贴合越野的使用场景,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混动系统的加入也到了此前这类产品高油耗的缺点,现在的重点就是如何让电四驱去贴近机械四驱的能力,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一点或许能够在短时间内被攻克。

并且在国内车市内卷的情况下,中高端越野市场在国内还是起步阶段,所以对于后续还是有着比较良好的发展前景,个性化的消费诉求在车市走向成熟的发展过程当中也将成为新的趋势之一。

再加上后疫情时代消费者对于自驾游需求的激增,这其实也给这种越野小众市场留出了发展空间,尽管现在道路情况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讲,其实内心对于更贴近自然的使用场景还是有一定的向往。

所以现在这些产品的扎堆出现,其实也算是行业对于这一领域发展的看好,有旺盛的需求之后也给了这类产品重新定义的机会。

除了通过技术创造新场景外,现在的新能源市场已经不像之前是一个蓝海市场,现在这一领域中的产品越来越多,同类车型愈发拥挤,竞争越来越激烈,那么这个时候车企往市场里推一款新车,不找点新奇的点,那就太容易被埋没在“茫茫车海”当中。

新奇的点现在有什么?除了前面提到的那些依托新能源技术所才来的性能点提升与场景扩展之外,现在车企开始将用车人群划分地更加细化,就像我们日常使用的电脑,过去可能都是面向一个办公需求,但是现在已经划分出针对游戏的、轻薄便捷的、设计专业的等等。

汽车同样如此,如果在当下的时间点去做出一个综合实力均衡的产品,倒不如针对某个消费诉求去发力,比如这届车站当中两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



极狐考拉去针对亲子用车群体做了专门的优化,此前对于亲子这类产品,大多数产品点都是在关注空间,但是并没有细化到亲子用车的具体细节,那么考拉则是配备监视摄像头、电动儿童座椅、躺椅、供喂食的桌板等配置,算是免去后期加装的问题,结合婴儿出生到后续的使用时间段,算是市场当中对于这类消费群体给出的一个比较贴合实际的解决方案。

再有就是银河这种贴近当下比较热门的AI的产品特性,其实这就是抓住智能化这一点去进行放大,可能现在都讲智能,但是又没有谁能在智能这个大圈子里面表现出极为与众不同的特性,那么正好碰到现在AI的风口,正好借此强化人与车的交互特性。

这种定义产品的做法就是抓住某一需求去精准放大,使其形成消费者眼中的亮点,这种做法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将会成为主流,这其实和前面提到的细分市场也比较类似,都是去从某一个需求去出发,而不是像之前简单的对标竞品去做一些为了竞争而竞争的简单比拼。



尽管现在都说进入了汽车的变革期,或者说是来到了新时代,但是同质化这个现象依旧严重,甚至说到了新能源时代这个现象要更甚,此前通过对于机械的调校,能够让产品在基本面上有着不同的性格,但是随着电动化的逐渐渗透,性格基本上没有差别,这就更需要车企挖掘需求。并且消费者所需要的是一种真正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而不是一些为了让自己不同于他人的噱头与搞怪。

以上就是在成都车展当中一天的所见与感受,总体来说,看车的人多人少是品牌在消费者心中地位的最直观反映,车展当中的现象就是大环境当中的一个缩影,会把某些问题集中放大,这不失为一个发现问题的时间节点,也不失为一次被敲响的警钟。【iDailycar】

2023-12-06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