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上海蔚来汽车店体验试驾?,

手握40万,我为什么要买蔚来ES8?|体验试驾

上一次接触蔚来 ES8 还是今年初 NIO House 广州店正式开业的时候。

都说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因为这种印象一旦固化,往后再想扭转它就会变得相当不易。

而当时 ES8 留给我的印象并不算好,再加上我这人又比较相信眼见为实……

所以,那会我的想法只有一个:

手握 40 万,我为什么要买蔚来 ES8?

我真正改变想法是在昨天体验试驾完以后。

一下午的试驾体验,我们一行 3 人前前后后钻进了大概有四五辆 ES8 之中。

负责任地说,昨天体验到的蔚来 ES8 确实比我在 1 月时见到的要好上太多,总体而言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严格意义上,今天内容算不上一次测评,充其量只是一场浅层的体验,但能够分享的地方还是挺多的。

为了让文章看起来更清晰,下面我会分三个部分来讲:

· ES8 改善之处

· ES8 惊喜之处

· ES8 不足之处

静态:做工显著改善

相较而言,这次 ES8 比起 1 月份变化最大的地方应该就是装配水平了。

据蔚来介绍,此次试驾及展示车均为正式量产前小批试制车的第 3 批(PP3),出厂时间集中在 3 - 4 月。量产前最后还有一批试制车 PP4,目前也已下线。

1 月份展车生产信息

昨日试驾车生产信息

而 PP3 这批车在做工上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

·外观

1 月份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 ES8 的四个门把手。

倒不是因为这个隐藏式门把手有多炫酷,而是它的做工……

不光缝隙不均匀,而且离远看还能一眼看出它跟车门板压根就不在同一平面上。

近看是这样:

不过,这都已经成为过去了。

PP3 这一批 ES8,装配问题已经得到了大幅改善,同样是车门把手,有图有真相:

此外还有像前机盖、后尾门以及 B、C 柱等等地方,外观覆盖件之间整体缝隙的均匀程度控制得都要比 1 月份的车辆好上不少。

还是能看出江淮和蔚来在这上面下了功夫。

·内饰

创始版的蔚来 ES8 ,由于内饰大量采用了 Nappa 真皮包覆,用料方面我觉得是没什么可挑剔的了。

但此前部分内饰件还存在装配不齐的现象,为数不多的几个实体按钮按上去感觉也比较松散。

而现在就好多了,上图:

总体来说,我认为蔚来 ES8 这次在做工上相较以前无疑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进步。PP3 这批车无论是车内车外,一眼看上去已经没有什么「硬伤」可言。

这点非常重要,毕竟没有哪个人愿意花上三四十万去买一辆连基本面子都过不去的车。

蔚来在这上面的努力是应该的,同时成果也是值得肯定的。

客观来说,和成熟大厂相比,蔚来 ES8 毫无疑问在一些细节上还有着尽善尽美的空间。

比方说少数地方依然存在缝隙较大的问题

内饰细看还存在一丁点瑕疵

所有的细节,蔚来在未来都需要时间一点一点去优化。

精品需要经过打磨,而打磨必须花费时间。

动态:惊喜可以有

真正坐进一辆「会动的 ES8」,对我来说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尽管早在一个月前,蔚来就已带着 ES8 在北京和上海两地分别举行过一场规模不小的试驾活动,相关的媒体及用户体验文章我也看过不少。更别提我们的电动车水友群里就有几位早早体验过的准车主。

但还是那句话,眼见为实,屁股坐过的感受才是真实感受。

·性能

蔚来 ES8 的加速和刹车性能,具体数据是多少我想不说你们也比我清楚。

(百公里加速4.4S,百公里刹停 33.8 米,好吧我还是说了……)

实际体验下来,蔚来 ES8 也的确对得起它这「高性能」的 Title。

虽然现场没有具体的数据测试,但 ES8 的主观加速感受上和我体验过的 Model X 绝对有一拼。

略微不同之处在于,蔚来 ES8 你能明显感觉前半段「电门」的调教风格相较 Model X 而言更偏向稳重,初段加速「相对」更柔和。

但必须要说 4.4S 的百公里加速还是异常迅猛的,柔和只是相对而言……

至于刹车表现,由于现场没有数据测试,我只能说,在时速一百公里的情况下一脚踩死刹车到最后稳稳刹停的这个过程中,轮胎从始至终都没有发出过一丝尖啸,整体制动力的释放线性而强大。

至于具体的数据,我想此前已经有很多媒体老师帮大家测试过,不多赘述。(你问我我也没有呀……)

而绕桩我觉得不是 ES8 的强项,尽管 ES8 的侧倾控制做得还相当不错。

即便是在运动模式下,ES8 的悬挂以及方向盘助力等调教也还是明显偏舒适取向。

再加上 2.5 吨的车重以及超 5 米的车长……

我建议还是别把自己当成秋名山车手的好。

·隔音

ES8 的隔音水平也给了我一个惊喜。

虽说电动车由于没有了发动机从而有着天然的静谧性优势,但实际上人在其中,对于路噪、胎噪以及风噪的敏感度是大大增强了。

所幸 ES8 在这上面做得还不错,尤其是对于路噪的隔绝。这一点在 ES8 压过鹅卵石路面以及松动的钢板时感受尤为明显。

当然了,良好的隔音效果肯定也和它侧窗采用的是双层隔音玻璃有着较大关系。

BTW,我觉得创始版上 ES8 所搭载的「高级音响」表现也很不错。

PS:产品人员透露音响硬件采购自 Bose 的供应商

·储物

这个其实不算惊喜了,但我就是忍不住想说。

ES8 那个超大、无敌大、巨大无比的中央通道储物槽 + 「一个小臂那么深」的扶手箱真的也是没谁了……

·其他小惊喜

相比于性能/隔音/储物等等这些大方面,其实 ES8 在某些小细节上也不乏惊喜。

比如中控屏上根据通风/换气等需求提供了不同程度一键升降四门车窗的人性化功能;

比如后排车窗可以完全降下;

比如前风挡清洗喷嘴采用了隐藏式设计;

比如副驾上车时 Nomi 会软萌的问一声好(虽然第一次你可能会被吓到);

比如钥匙可以进行无线充电;

等等等等……

再多就得等到后续深度试驾才能好好挖掘一下了。

不足:细节决定成败

细节决定成败,这真的不是一句套话。

尤其是对于蔚来这个如此强调用户体验的品牌而言。

实事求是地讲,尽管 ES8 这一次表现超出我们的预期,但问题固然也是有的:

·中控菜单过于复杂

这是我觉得最大的一个问题。

如果把特斯拉中控类比成一个手机 App,那么 ES8 的中控就可以类比成一个完整的手机操作系统……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光就一级页面而言,ES8 这个中控就包括了 5 个:

主页面地图 + 音乐;

主页左划进入车辆信息页;

主页右划进入车辆设置页;

主页顶端下拉(具体功能忘了,类似手机的通知页);

主页底端上拉空调设置页;

再往下二级菜单有多少我已经不敢去数了……

而且在操作逻辑上,我发现这套中控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

按常理说,类似手机的触屏操作应该所有子菜单都能通过点击左上角按钮返回上一级。

但在 ES8 上我却发现只有一部分二/三级子菜单拥有这个功能,另有一部分子菜单是必须通过屏幕下方这个特定的按键来实现返回功能的……

反正总结起来就一句话:用户学习成本过高。

·充电口难以打开/关闭

蔚来是一个在设计上有追求的品牌,这一点我很欣赏。

但在一些用户高频使用的功能上我觉得还是应该优先保证实用性为主。

比如说充电口的打开&关闭。

作为一辆电动车的基础,充电口毫无疑问是每个用户会经常接触的一个地方。按理说这不该有什么问题。

但问题恰恰就出在此处。

蔚来 ES8 的充电口开关如下:

按压开启→自动旋转至一旁

手动旋转回来→按压关闭

但实际体验中,我发现要想一次成功打开/关闭 ES8 的充电口还真不是件容易事……

问题主要出现在按压这个动作上。

也许是我没掌握诀窍,反正我一下午前前后后尝试了有十次八次想打开/关闭 ES8 的充电口,其中两个动作都能一下完成的只有三次……

港真,挺恼人的。

·仪表盘 UI 过于简单

这个你们看图就懂了,不必多说……

·NOMI 表现一般

记得 NOMI 刚出来的时候我说觉得它挺有趣的。

只不过体验之后,我觉得问题出在很多时候它仅剩下有趣了……

作为车内的一个智能语音助手,NOMI 在语音识别/响应速度/准确率等方面无疑还有着很大的软件后期优化空间。

但它的存在还是有价值的……

比如当你面对同车一个陌生妹子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的时候,尽管调戏 NOMI 吧,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至于其他我觉得无伤大雅的小问题就不展开说了,直接列出来:

·车门扶手处太硬

·车窗升降按钮不规则形状设计易藏污纳垢

·主驾腿部左侧的下拉式储物格没有阻尼设置

·车内门拉手手感过轻,一二级阻力区分太小

·倾斜第二排座椅的锁扣装置太难掰动,导致进出第三排不便

·后排空调控制旋钮功能提示并不明显

能看出来右边是调节风量?

·虽有空气悬挂但后备箱内没有调节高低的按钮

·后备箱没有设置网兜用于固定零散物品

·钥匙手感一般

·行人提示音过于灵异

·部分电子元件小毛病(氛围灯不亮,中央门锁按钮偶发性失灵)

·二三排座椅背部做工有待提高

总结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

手握 40 万,我为什么要买蔚来 ES8?

别看我洋洋洒洒地问题列了一堆,但我的答案也很简单:好的车 + 好的服务。

肯定有人质疑服务的重要性。

这么说吧,同为 40 万,蔚来 ES8 和其他主流车型有没有差距呢?

有。

至少在细节做工上就免不了和主流车型存在差距。

但是在除了做工以外的性能/空间/行驶品质/使用成本等等其他方面上呢?

蔚来 ES8 似乎又领先这些车型不少。

干脆点,咱们平均一下,最后即便是有差距,我想也并没有多数人想象中那么大吧?

结果你会发现,这个时候蔚来强调的「服务」就跳出来发挥作用了。

正如在试驾后的交流中蔚来总裁秦力洪所言:「车造的好只是我们入场的一张门票,服务做好才是我们赢的关键。」

中国互联网蓬勃发展了这么多年,其中最关键的一个词是「用户体验」,而用户体验的基础就是好的服务。

你能说它不重要吗?

2023-12-01

2023-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