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洋汽车报价网价格可靠吗?,

买自主品牌的车丢面子?汽车小编忍不住要说几句

最近逛知乎,居然翻到了不少关于“自主品牌”的话题,有这么几个提问让我印象深刻:为什么很多人不愿买自主品牌汽车?我们对自主品牌车型都有哪些偏见?老实说,作为一名汽车从业者,相信有那么一批人是和我一样,亲眼见证了自主品牌的迅速崛起,也亲眼见识了自主品牌粉丝(比如迪粉、新齐军和吉利海军)对于品牌的忠诚度。当然,我个人内心深处也是更希望咱们自己的品牌能够越来越强大。所以,倘若如今还有人认为买自主品牌的车丢面子,小编会给你五个理由驳回去。

五大理由:

1、主流车企“不缺钱”,买技术、挖牛人,车变好看了、品质也更高了。

2、买车这事早已脱离了“丢不丢面子”这种低级趣味的论断。

3、要越级享受/要空间/要便宜/要配置,自主品牌性价比更高。

4、电气化/智能化处于同一起跑线,要说换道超车,自主品牌有机会。

5、现在自主品牌的车也不便宜了,蔚来不就直接对标了特斯拉?

买自主品牌丢面子?这论断哪来的?

为何总会有人更愿意买合资品牌车型?想必,这和中国汽车的起步发展多少有点渊源。我国的汽车起步是从载货汽车开始,而最先进入大众视线的私家车要属我们熟悉的“老三样”了:桑塔纳、捷达和富康,也造就了人们对汽车的第一印象:“合资”真香,这也是身份的象征。所以当咱还在学习汽车生产线是咋一回事的时候,市场就开始被“合资身份”先入为主了。无疑,自主品牌起步晚,底子薄是那时的写照。

不过,汽车工业的复杂性并非几年内就能出成果的,更何况自主品牌也还真的年轻,目前来看其赶超的步伐也算是很快了。只是为何还有更多人愿意买合资,这就是历史留存在人们脑海里刻板印象的问题,但随着自主品牌的崛起,人们也慢慢有了改观。

品质不行?那是老观点了

咱毕竟有着大国实力,既然“借鉴”不成,自主企业便开始买技术、挖牛人,从“逆向开发”到“正向开发”,虽然是走了不少弯路,也有负面声音,但最终那些有实力的自主品牌还是崭露了头角,尤其是在2010年以后,基本上“自有”元素开始突显。比如各家车企都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设计院和研究院,还有全球研发体系的打造,也都在大力宣传其技术实力。

好比吉利,它在收购沃尔沃后还参照国际造车理念和标准进行过多次打磨, 在吃透了一部分技术后,也就造就了后来口碑和销量都还不错的“博车型”。再比如长城,从逆向开发SUV起家到近几年不断加大对研发的投入,“WEY”家族风格开始备受好评。更关键的是,他们在研发上都舍得投入,比如吉利、长城和比亚迪这几家的研发人员就都有万人以上。

主流车企研发领域优势

车企

重点研发领域

比亚迪

专营新能源汽车和SUV

吉利

专营轿车和SUV

长城

专营SUV和轻型载货汽车

还有奇瑞和长安,他们也都在合资品牌身上学到了一些技术并开始自行研发,尤其是长安,我们所熟知的“五国九地”研发体系真乃阵容强大。并且,长安自主研发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也都有用在自家车型上。

主流自主品牌车企三大件情况

车企

发动机

变速箱

吉利

已经研发出了

好几款发动机

能自产AT变速箱

长安

代表作为蓝鲸系列

生产手动变速箱,

自动变速箱多为爱信6AT。

长项是底盘调教

奇瑞

ACTECO系列

自产CVT变速箱,

底盘调教也非常稳定

在发动机方面,吉利、长安、传祺、长城、奇瑞等车企都能自产发动机。此前,我们曾参观过吉利CMA工厂,其焊装车间的焊装自动化率达到了100%,全部实现了机器人自动焊接,这一点无论是中国品牌还是高端合资品牌真的是非常罕见。

而在设计方面动作就更明显了,各个品牌都开始纷纷邀请外籍设计师让颜值换血。比如比亚迪在邀请了沃尔夫冈·艾格后,便将“Dragon Face”设计语言演绎到一个新高度;吉利在收购了沃尔沃之后,就直接找了沃尔沃的首席设计师霍布里领衔设计团队,“回纹涟漪”便成为了吉利的标签。还有很多诸如此类案例,比如长安邀请的是宾利外观设计总监David Hilton、红旗邀请了前劳斯莱斯的设计总监加盟、长城、奇瑞邀请的是宝马设计师、广汽邀请的是奔驰设计师、以及东南汽车与宾尼法利纳设计院深度合作。

如果研发实力和颜值回血您还认为证据不足,那么请再看每月销量榜单(见下表),你会很欣喜的发现,卖得最好的MPV一定是五菱宏光S,而卖得最好的SUV一定是哈弗H6,这俩就一直霸占第一的位置雷打不动。而且近两年的自主品牌也是新车不断(更新进度多到稍不关注就多了几个不认识的新车型),像博越、瑞虎5x、VV7、长安CS75、领克,试问哪一款车型没有热度?

所以这两年,自主品牌汽车无论是颜值、做工、舒适度还是动力匹配和行驶品质都有了巨大的进步。当然,咱也不用那么偏激非要拿年轻的自主品牌与百年欧美汽车工业去比(承认肯定存在差距),但至少能肯定如今的自主品质真的是进步很大。

换道超车,自主品牌有机会

如果你还要说自主品牌起步太晚,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当然也没错,但也不全面。因为在小编看来,或许未来汽车的重心会是电气化和数字化时代,专研机械和智能汽车的布局可能厂家也会做权衡,为了弯道超车,自主品牌或许更宁愿把重心放在新能源和智能化领域里。

为了提高竞争力、抢占新兴战略市场,国内自主品牌汽车在新能源上的布局明显要早于合资品牌(当然,这样是政策的引导和推进),但相对于燃油车来说,新能源汽车的技术门槛也相对低一些,像比亚迪、吉利新能源、广汽新能源等目前就已经有了很不错的口碑,所以提前布局且获胜的希望较大。

全球主要国家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

国家

目标

中国

2025年25%

日本

2030年20-30%

美国 加州

2025年15%

英国/法国

2040年100%

德国

2030年累计700万辆

而且从各个车企所规划的自动驾驶这个时间节点,你可以看作是国内L3级别自动驾驶(一定条件下的自动驾驶)的“开花”之年。当然,对于L3这个概念虽然业界还有很多质疑的声音,究竟是不是文字游戏我们在这里就不做过多的探讨了(虽然目前看到的L3级别还是“以人为主”),但这却不能抹杀对于自主品牌车型来说是利好的时代。

长安、长城、吉利、东风、广汽新能源、小鹏汽车等中国品牌车企也都计划在2020年到2021年实现旗下L3车型量产,并且腾讯、百度、阿里、乐视、博泰等互联网企业也在加速向智能汽车领域布局。显然,中国汽车品牌的新元年正在加速铺开,但真到“落地”尚需时日。

都说性价比,高在哪里?

自主品牌的性价比,无外乎就是空间大、配置多、价格合理,尤其是在科技配置方面,如今主流的自主品牌几乎都配备了LDW车道保持、FCW防碰撞预警、BLS盲区监测、ACC自适应巡航、全景天窗、智能车载系统、LED大灯等等。

并且这两年,自主化品牌车型还“热衷于”搭载一块大尺寸且可触摸的中控屏,还一个比一个大,甚至6-7万的车也都能支持CarLife这些映射功能。总之,自主品牌车型在配置上会将各种分散的亮点融合在一起,从而衍生出高性价比的越级享受。

现在自主品牌车还敢说便宜?

以前还会有人持有“10万元以下买自主,10万元以上买合资”这样的观点,不过如今买车这事早已脱离了“瞧不瞧得起”这种低级趣味的论断,而且更重要的是事实是,自主品牌也慢慢涌上了合资品牌的“防守线”,比如15万这个门槛就早已被自主品牌踏破。

而且,自主品牌的高端化路线应该算做是业内普遍做法,尤为明显的是长城、吉利这些主力骨,比如WEY和领克就是高端化的象征,并且市场反馈都还不错。此外,连宝骏这类印象中定位廉价的品牌也已开始提升品牌形象,比如重新更换的钻石车标。

总结

说这么多,咱也并非是为了写一篇干枯的行业文章,而是为了给各位消费者信心。对于那些鄙视过、瞧不起自主品牌车的主儿,我也只能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用个很贴切的例子来说明:当初买苹果手机的人或许会觉得很有“身份感”,但仅短短今年,随着华为、小米的异军突起,恐怕果粉也没了这份优越感了吧。汽车圈也是如此,从你开什么车也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们编辑部就有一同事换了三次车买了三次飞度,要问为什么,那是真情怀,和金钱面子没半毛钱关系。(文:太平洋汽车网 王晓莉)

2023-11-28

2023-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