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用人车网如何发布拼车信息?,

滴滴造车,一场共享出行领域的供给侧变革


经历前几年的共享单车、网约车大战后,国内共享出行市场似乎天下已定:马太效应渐显,模式大同小异,偶有新入局者也激不起多少水花。


但行业巨头滴滴,今年却一改低调,枕戈待旦频频出击,被外界戏称为“革自己的命”。最近的11月16日,继拼车更名青菜拼车,出租车升级为快的新出租车,还推出花小猪打车等新业务之后,滴滴高调宣布杀入造车领域,在深入挖掘平台上上千万司机、5.5亿乘客的多样化需求,以及百亿次出行数据的基础上,推了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并在车内人机交互、司乘体验、车联网等方面实现了多项定制化设计。


诚然,共享出行市场空间依旧广阔,但行业存量竞争时代,烧钱补贴已经是过去式,用户的精细化运作才是平台开疆拓土的唯一利器。但因司乘体验、运力不足、成本高昂导致的“供需错位”已成为共享出行平台发展的最大路障。比如,少有平台会从网约车司机角度出发,思考如何在安全第一的情况下,改善其长时间驾驶车辆的车内体验?市场上现有车型为何无法满足司机的需求?如何让乘客在乘坐网约车的时间里,拥有更加舒适、愉快的感受?


这些看似琐碎细微的问题,其实都导向了用户体验,最终决定着用户留存度和市场规模。同样,重视这些问题也与滴滴一直追求的“让出行更加美好”的愿景不谋而合。早在三年前,滴滴便开始酝酿解决上述痛点的专有交通工具。如今,千呼万唤始出来,这个服务需求端的“交通工具侧”变革,已经落地。


从供给端实现精细化运营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曾说过:“任何制度都是对实际生活中已经存在的需求的响应。"这句话同样可以回答“滴滴为何推出D1”这个问题。


共享出行概念诞生至今,核心驱动力多次演变,但殊途同归,终点都是流量,也就是用户。在市场同类产品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游戏规则已不再是烧钱补贴,网约车司机、乘客对平台和服务的要求都更高。想要进一步拓展市场,平台就必须在用户体验和精细化运营上下功夫。


但问题是,看似星辰大海的广阔市场空间,其实爬满了虱子。普华永道预估,2030年中国共享出行市场规模将达到5640亿美元,年均增长32%。但包括滴滴在内的出行平台步履维艰,背后是供给端(司机和车辆供应)与需求端(乘客)匹配失衡。


供给端的问题更严峻。最新数据显示,截止11月3日,滴滴10月国内月活用户数突破4亿人,但车辆数量为3000万左右,两者之间超10倍巨大差距也反应出供应量和运力不足问题。另一方面,滴滴每辆车每天超过60%的时间被使用,平台应答率达到90%。也意味着仍有40%的空置时间、10%的无应答时间可以提升。


此外,时下网约车运营成本不断攀升,司机和平台不仅要承担车辆运营费、日常维护费,还需要按照监管要求,严格筛选、定期培训司机,这些都一步步推高了平台和司机运营成本。


而当司机意识到成本过高、收入不足时,就会有流失风险。再加上一些乘客摔车门、污损车座、损坏部件、恶意投诉等不良行为,以及司机长时间驾驶问题,都进一步加剧司机的不满,影响服务态度、驾驶状态和接单意愿。


这些供给端的问题,也会直接影响到乘客端。高峰期、节假日等时段打车难、打车贵、道路拥堵,以及司机服务水平不到位、车内卫生情况不佳等等,都影响乘客出行体验。


面对上述问题,滴滴在过去几年里通过大数据等手段改善了不少,但在分析了大量的出行场景和数据后,滴滴发现,部分出行问题需要从交通工具侧的变化来解决才更有效


而这款D1,号称“A级车的尺寸,B级车的轴距,C级车的后排乘坐空间”,在各方面都充分考虑了司乘两端的需求:针对司机,D1采用了高度定制的超级座椅、移动公文包等,让司机在长时间驾驶工作中减缓疲劳。为降低司机的营运成本,D1在租金、充电等方面更加实惠。D1还联通了车与滴滴平台,通过一块10.1寸大屏实现车网一体操作。值得一提的是方向盘上的“滴滴键”,司机师傅通过“滴滴键”一键接单,再也不用在行驶过程中用手机接单。


针对乘客,D1后排具备USB充电、杯托、娱乐显示屏等个性化功能,并支持K歌,还有一个放置纸巾的储物盒,以及衣服挂钩。此外,乘客还能通过APP实现远程控车,方便快速找到车辆/节空调温度和风量、遥控开启座椅加热等等,从而拥有更好的出行体验。


在安全方面,D1搭载了AEB系统,急行遇障时会自动刹车,保障司乘安全。这是在同档车中首次采用AEB系统,也是首款搭载AEB系统的网约车。


可以看出,滴滴参与到汽车产业链,根源还是用户需求的反馈,旨在通过为司机和乘客提供定制化的车型,提升用户出行体验,最终稳固市场领先地位。


重塑出行价值链



过去几年,滴滴曾在行业领衔出行革命,改变了国人的出行方式。而基于供给端变革而生的D1,无疑将再次改变市场,重塑行业价值链。


金融观察团认为,D1给出行市场带来的,是司机、乘客、滴滴和合作方“四方共赢”的局面。


对于司机来说,D1专为网约车定制,改变了以往为整车付费的模式。在运营模式上,与过去从租赁公司直接租车或自购车辆不同,D1对司机们采取的不是整车付费而是每公里付费模式。滴滴创始人程维介绍称,“D1是第一台不是按照整车付费,而是按照公里付费的汽车,D1没有价格。”这种付费模式,也是出行领域的一种变革。


对于乘客来说,出行体验也将大幅提升。除了乘坐D1过程中享受唱K等个性化服务、更加舒适、宽敞的车内空间,更加安全的出行体验外,D1未来五年的大规模上市也将改善乘客打车难、打车贵问题。


对于滴滴来说,好处不一而足。第一,通过与合作的租赁公司购置车辆,自己掌握车源,平台运营费用将大幅优化。第二,定制化的车型在安全、舒适度等用户体验上实现突破和升级,将有望形成更加和谐的司乘关系,为增加两者在滴滴平台上的粘性提供保障。第三,在行业激烈竞争的当下,滴滴通过定制车辆,能够与司机形成更加稳定的合作关系,掌握更多主动权。第四,D1是一款智能可迭代产品,首次在数据层面将整车数据与滴滴平台数据打通,实现了线下交通工具与线上运营平台的结合。这意味着滴滴将通过D1产生的海量司乘数据进一步挖掘用户需求,赋能用户和车企,形成更加良性的生态圈和流量闭环。


合作方比亚迪同样受益匪浅。按照程维的规划,未来十年将通过共建汽车运营商平台,推广超过1000万辆共享新能源汽车。这意味着,比亚迪将拿到数以万计的定制订单,实现销量增长,缓解疫情等原因导致的销量寒冬。2019 年比亚迪全年售出46.14 万辆汽车。但上半年销量仅为15.86 万辆。有个滴滴这个“大客户”,比亚迪的收益是可量化的。


值得一提的是,与滴滴合作中,比亚迪并不是单纯的“代工厂”,依旧掌握着车辆制造的控制权。程维透露,两年前,滴滴联合汽车产业链的上下游,共建开放、相互赋能的汽车运营商平台,共同推进出行行业向新能源化、智能化、共享化方向发展。定制网约车的创想因此萌生。


通过与滴滴合作,比亚迪也曲线入局了网约车领域,可以获取更多乘客、司机等数据,为改善车辆设计和服务打下基础。


因此,两者的合作将是可持续且共赢的,是掌握了用户数据和需求的网约车公司,与线下制造商的良性互动,同样的模式亦可赋能其他传统车企,共同开拓出行市场。


长远来看,有了海量出行数据、车辆再生产数据,滴滴未来的想象空间将更加广阔。无论是开展新业务还是发展无人驾驶,滴滴都将拥有更加决定权。


滴滴智造新爆发期



2020年,疫情笼罩世界,滴滴却从年初起动作频频。今年四月,滴滴提出了“0188“计划,即未来三年中,滴滴的日均单量要超过1亿单;在网约车和租车市场的渗透率中,滴滴出行占到8%;全球月活跃度用户将达到8亿的目标。


这看似“激进”的战略背后,原因也很简单:作为一家成立8年的公司,滴滴这两年一直被质疑缺乏想象力和增长性。而这两个词,对创业公司来说是最核心的。


无论是出行领域的青菜拼车、花小猪打车,还是货运、社区团购,滴滴在用实力回应这些质疑,向外界传递出新的增长信息。一系列动作下,滴滴得到了小小的回报:10月份月活跃用户数量突破了4亿人。


而D1,也是“0188”计划里浓墨重彩的一笔。要每天服务1亿单,意味着每年滴滴用户将花100亿小时乘坐滴滴,这相当于看2.5亿部50集连续剧。这样一个巨量的车内时间,要求滴滴必须在这100亿小时中为用户提供更安全、舒适的服务。基于用户需求、服务用户需求,D1从交通工具侧的定制化变革,必将助力滴滴实现改善用户出行体验的目标,形成更加良性的出行生态。


长远来看,基于D1,滴滴还有望通过海量数据实现智能驾驶服务,再次为共享出行行业带来变革。程维预测,“到2025年,共享汽车有望在滴滴平台普及超过100万台,新的迭代版本能够搭载滴滴自研的无人驾驶模块。到2030年,希望去掉驾驶舱,能够实现完全意义上的无人驾驶。”


虽然D1还是个初生的新物种,但滴滴已经靠D1实现了“出圈”,重新定义了出行巨头的边界。未来的滴滴,依旧值得我们期待。


*声明:金融观察团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构成任何建议。

2023-11-23

2023-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