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羊本田统御太子托车的燃油经济性如何?,

大唐长安——“生而为城,我很遗憾。”

相信我,看完本文,你会对唐朝长安城,有一个全新的认知。

我将从多个方面,深入浅出,解读唐长安城的兴辱荣灭。

长安城现代想象图

首先第一个问题:

长安,到底有多大?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就不得不放出一组数据:

长安是唐朝国都,更是一座周长达35.56公里面积约87.27平方公里的雄伟城池。

如果按照每步1米的步幅来计算,需要走35560步才能绕长安一圈,我想很多热爱运动的朋友,绕着外城墙走一回长安,在每日步数排行榜上,必定可拔头筹。

《长安十二时辰》步数排行榜(手动狗头.jpg)

如果还不能感受到长安城的雄伟,那咱们就进行更为直观的数据对比:

整座长安城的面积,相当于1400座“水立方”(62950平方米)。

比当时欧洲的最大城市——君士坦丁堡,还要大整整5.5倍(15.82平方公里)。

再结合当时“四方来朝”的盛况,可以说盛唐时期的长安,是全世界首屈一指的国际大都市,他国都城只能望而兴叹。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

为什么大唐国都,会是长安?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个人认为,需从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第一,军事战略层面,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长安居关中腹地,南依秦岭,北据黄河,东临潼关,西近散关,可谓四面皆有天险屏障。

若有敌来犯:

东面,潼关重镇可挡。

西面,散关便如垭口。

南面,万丈秦岭难越。

北面,可据黄河而守。

于此,关中地区自古便为兵家所言:

易守难攻之地

长安正是位于关中腹地,因此定为都城,完全符合军事战略层面的防御部署需要,能最大程度保障政治中心的安全。

参考图,正中红点为长安大概位置

举例来说,如北方突厥攻打长安,先跨连绵起伏的阴山,再渡黄河,才能接近关中腹地。

然黄河之凶险,不必多言,且还有黄土高原,可作为军事缓冲地带部署防御力量,而南面秦岭山脉,也是绝佳的天然屏障,想从巴蜀或楚地进攻长安,更是难上加难。

黄土高原范围示意图

至于西面“大散关”,自打周朝起,便是赫赫有名的“天下四关”之一,扼南北交通咽喉,乃兵家必争之地,可以说如果占据大散关,则关中地区无惧西北凶敌也。

两面拢山的大散关

最后是潼关,历史上赫赫有名的雄关重镇,为东进中原,西入长安的必经之地,历来有“四镇咽喉,长安首险”之誉,积屯重兵几乎是历朝的惯常操作。

潼关位置与地势示意图

因此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看,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的长安,若在各天险要冲部署重兵,则可稳坐关中,固若金汤。

再依托关中地区交通发达的有利基础,便可使“政令四达,制内御外”。

长安地理位置参考图

第二,唐朝时期的最大威胁,主要来自北方(西北)的游牧民族,以及西南地区的吐蕃等部。

西北地区作为历史上与中原民族交战最多的地区,发展到唐朝,同样形成一种严峻的战略态势,如我们熟知的东突厥,早在隋末混战时,曾发生过突厥密谋侵扰中原的事件,幸得李渊及时遣长子李建成驻守蒲州,防范突厥趁虚而入,一举击碎突厥趁天下大乱,试图入主中原的阴谋。

《旧唐书·李渊传》:秋七月壬戌,命秦王率诸军讨王世充。遣皇太子镇蒲州,以备突厥。

李建成抵御突厥形势图

而隋朝时,作为西南新兴政权的吐蕃等部,与中原政权之间却也摩擦不断,这就使得后来李唐政权在选定都城时,也将防范西南作为重要前提考虑在内。

唐疆域全图

选长安为都城,正是能够同时满足遏制西北与西南两方威胁的需要。

往西北,可作为政治中心构建军事主力,对突厥形成威慑,如太宗即位以后,以关中地区为战略大本营,采取“主动出击,外线作战”的战略方针征服塞外,致使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原都未曾受到北方外族侵扰。

唐攻东突厥之战示意图

往西南,可通过“河西走廊”与“陇右地区”构成的战略通道,外连西北,内护关中,形成极为深远的战略纵深,二者共同组成保卫关中地区的“半圆防线”,一旦吐蕃等部想要通过西南入侵中原,陇右、河西等地的军事力量,就能迅速作出反应,以便及时保护长安,乃至中原安定。

战略通道示意图

至此内外明了,外部条件,地理优势属易守难攻,居关中而遏西北,御西南。

内部条件,居关中腹地,虽与河南等肥沃之地无法相比,但在关中平原,长安也是当之无愧的膏腴之地。(腴:yú)

关中平原地理图

第三,延续南北朝时由西魏,北周,以及隋朝确立的“关中本位”的治国思想。

关中地区在古人认知里,因位居天下地势的“龙脊之首”,土壤肥沃,物产丰富,气候适宜,故有“龙首原”之美称,凭此足以可见长安地理资源的优越性。

《葬经翼》: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焉。

古代堪舆之说认为,关中腹地,恰在“中龙龙脊”

再加上唐朝开国之初所奉行的基本国策,便是延续前人以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作为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中心,有利于制内攘外,故衍生出“关中本位”的治国思想。

援引著名史学家陈寅恪(yín-què)先生所著《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之论述:

李唐皇室者唐代三百年统治之中心也,自高祖、太宗创业至高宗统御之前期,其将相文武大臣大抵承西魏、北周及隋以来之世业,即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下所结集团体之后裔也。

居关中而立的西魏

唐朝统治集团认为,经营好关中地区,便能使国顺民安,而关中地区的兴运昌隆,就是国家之本,所以定都长安:

一来符合军事战略防御部署需要,依托地势能最大程度保障政治中心的安全,使政令四达,制内御外。(军事,政治因素)

二则位于富饶的关中地区,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与资源补给,便于发展民生经济。(经济因素)

三也包含历史延续的“关中本位”治国思想,以及隋朝修建“大兴城”时,所延续下来的各项基础设施已趋于完善,李唐定都时继用,足以节省新建都城的庞大开支与人力物力。(历史因素)

如此三点合一,定长安为都,便成为唐朝统治集团的必然选择

唐高祖·李渊

到此,说完“长安城到底有多大”,“为何唐朝会定都在长安”两个问题后,终于迎来了本文的重头戏。

首先,我要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

如果深入探索长安城的变迁发展史,更像是一个“人类”完整的生命历程。

从蹒跚学步的幼年,再到朝气蓬勃的青年,继而渡过身心成熟却略显疲惫的中年,最终步入昏昏老矣的暮年。

将这四个阶段,用“拟人化”的方式分开来讲,可谓其乐无穷也~

一,幼年长安。

时间还要追溯到隋文帝时期,即公元581年的2月,隋文帝杨坚结束南北朝的混乱局面,建立起大一统的隋朝,遂决定在汉代长安旧城的西南角,即龙首原南麓建立新都,是为“大兴城”。

图片下半部为隋朝大兴城位置参考图,在汉代长安城的东南方向

于是任命隋朝著名建筑设计师——宇文恺,主持新都建造工作。

《隋书》卷一《高祖纪上》:以太子左庶子宇文恺有巧思,领营新都副监。

宇文恺铜雕像

此时的长安城,尚在襁褓之中,吮吸着再次凝聚的新鲜空气,睁开了沉眠于历史温床中的朦胧睡眼。

如果把长安比作“孩子”,那么此时的宇文恺,应相当于“养父”,亲手在前代长安城的断壁残垣之上,缔造出一具崭新的躯体,一步一步将其抚养长大。

按照宇文恺的周密规划,整座大兴城的修建共分为三个步骤:

宫城→皇城→外郭城

若将整座大兴城比作婴儿,如上“宫城,皇城,外郭城”三部分,分别是大兴城的“心脏,肺腑,骨骼。

而宇文恺以“法天象地”的建造思想为基础,将宫城设立于大兴城的中央核心,象征北极星,是为“中天”。

隋·大兴城平面图

皇城内各中央行政机构,则被视为护卫北极星的“紫微垣”,呈众星相拱之势,突出“大宫”的核心地位,象征至高无上的皇权,统御外郭城内的万民,使安居乐业,生生不息。

隋开皇二年六月二十三日动工(582年7月30日),再到开皇三年三月十八日(583年4月15日),一座气势宏伟的大兴城,仅用时不到一年,便宣布完工。

既然大兴城作为幼年时期的长安,在这一刻睁开了眼。

那么就来到了下一个阶段:

二,青年长安。

历经隋末动荡,成就大业的李渊家族,于公元618年建立起新的大一统王朝,是为大唐,定都隋时大兴城,易名“长安”。

此时的长安,褪去了隋的旧衣,换上了唐的新装。

黑泽矢达所绘《长安复原图》

城市修缮虽沿用隋时宇文恺的规划设计,但随着唐朝国力不断增强,人口增长,经济腾飞,以及对外交流日益密切,长安城显然无法再满足于各项需求,因此自贞观八年,扩建增修长安城的工作,便被提上议程。

沿袭隋朝所建,唐时长安城,引“八水入长安”,也分为“宫城,皇城,外郭城”三个部分,另和后来新建的“禁苑”与“坊市”,共同组成五大区域。

八水绕长安分布图

再到唐高宗永徽五年(626——654),历经前后长达28年的增修扩建,一座震古烁今的伟大城市,终于以傲然雄姿,呈现在世人面前,鼎盛时期的长安常住人口,一度达到惊人的百万之巨,各国使臣,胡商,往来不绝,文化与经济空前繁荣。

唐长安大明宫3D复原图(原名为永安宫)

一条纵贯南北的朱雀大街,可看作是分割唐长安城的中轴线,此街衔接宫城承天门,皇城朱雀门,外城明德门,由此向南笔直延伸,将整座巨大的长安城分成东、西两个巨大地块,左右对称,极具恢弘气势。

图中宽阔街道:朱雀大街

其次,在行政规划上,东为万年县,西为长安县,以此为基础,各分两个商业区,正是闻名遐迩的东、西两市,而整座长安城内有南北大街共11条,东西大街共14条,将长安城划分为整整齐齐的108坊,象征108颗星曜yào)。

唐长安平面示意图,中间红框便是连接三门的朱雀大街,左右各位东西两市。

如此一座长安城,宛如置于大地之上的巨型棋盘,通过城内的宏伟宫城,构建出大唐臻于世界巅峰的国力,引各国君臣纷纷慕名前来瞻仰。

此时的长安城,仿佛人的青年时期,挺起健壮宽阔的胸膛,背靠一轮初升旭日,生机磅礴。

然而,等到武周后期,长安却迎来了一段身心强壮却略显疲惫的日子。

于是就到了下一个阶段:

三,中年长安。

随着大唐国有土地制度的日渐崩溃,长安人口激增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粮食消耗问题。

最显著的一个例子,唐高宗和武则天,都喜欢去洛阳吃饭。

为何?

长安难道没饭吗?

确实如此,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摆在面前,四个字概括:

长安无粮。

《资治通鉴》卷二百零九:景龙三年,关中饥,斗米百钱。

关中地区一度有4.5万公顷粮田,到武周后期,只余6千顷。

然,人口却逾百万。

更由于土地兼并发展,赋税日渐严重,迫使大量农民逃亡,最终导致“天下户口,亡逃过半”的悲痛局面。

《旧唐书·列传三十八·韦嗣利传》:今天下户口,亡逃过半,租调既减,国用不足。

《唐后行从图》

这一消极的社会现象,不仅给整个唐朝财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更频繁导致农民起义与大量劳动力人口流失。

老百姓不再耕田,有的人选择远走他乡,有的人,则放下镰刀,拿起战刀,霍霍磨刀向帝王。

《长安十二时辰》崔器自述,曾与兄长脱田逃籍

而逃亡人口的不断迁移,使大量流动外来人员,在短时间内疯狂涌进长安,因为争夺生存资源,迫使为盗者一度猖獗,为长安的治安与民生带来相当大的不利因素。

一个刚刚开始奔跑的雄壮青年,不得不被损耗过重的内脏,拖累了向前的脚步。

可以说武周后期的国运未来,似乎也陷入了一片半明半暗的繁花柳境。

《旧唐书·列传三十九·狄仁杰传》:方今关东饥馑,蜀、汉逃亡……人不复业,则相率为盗,本根一摇,忧患不浅。

曾经我听过一个笑谈,说武则天之所以迁都洛阳,就是因为长安吃不饱,而洛阳的街上有胡辣汤,有烙饼,还有长安人带过去的水盆羊肉。

神都洛阳复原模型一隅

咱们再来打个比方,好比以前长安城有一百万人,城中各处房屋住所都已满员,而劳务需求也接近满额。

但天下农民大举逃亡,纷纷涌进长安,人口短时间内又激增二十万人,为一百二十万人。

这刚来的二十万人,不可能立马找到工作与住所,势必导致劳动力过剩,随着时间持续推移,就会出现大批无籍流浪人员,各种安全隐患也因此而生。

《长安十二时辰》中的地下城,随处可见乞讨的流民

经济停滞不前,百姓流离失所,米价疯涨税收锐减,均田制与府兵制逐渐瓦解。

于是等到玄宗即位,迎接他的,其实是一个表面锦绣,内里满疮的烂摊子。

虽经过励精图治,到开元时期出现了久违的盛世局面,但随着“府兵制”的彻底瓦解,玄宗晚年消极怠政等多方不良因素,终于使得仅有一纸遮羞的太平盛世,现出了重大隐忧。

《长安十二时辰》毛顺大师述说大唐内部隐患

于是,就来到了最后一个阶段:

四,昏昏老矣的暮年。

为了确保长安的繁荣,同时也是为了确保大唐安定,玄宗李隆基于开元二十一年,设采访使与节度使,试图以此扭转大唐国力日益衰弱的势头。

然而前路并不顺遂,反而朝着危险的境地发展。

终于,公元755年的腊月,安史之乱爆发。

安史之乱起兵路线图

将安禄山当成儿子般宠信的李隆基,这才意识到,自己亲手养大了一头凶猛野兽。

三镇节度使,掌大唐十五万雄壮兵马,由范阳长驱直入,几乎未受多少阻碍,便入主长安,将大唐皇帝李隆基一路狼狈的赶到成都。

而长安城内由于战乱,人口锐减,逃亡者更是不计其数。

《妖猫传》安史之乱,长安城内十万人随李隆基出逃

有的人说,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都是因为右相李林浦的专擅朝政,也有人说是杨玉环祸国殃民。

但一朝倾覆,时代巨变,又怎能是一个人可以左右的?

此时的长安城,于历史大势面前,再也不复往昔荣光。

大唐国力自从安史之乱以后,彻底由盛转衰,一蹶不振,宛如中年男人经历了伤病折磨,终于屈膝倒在崎岖的路边。

他胸口的那座长安城,于年轻时见证了万国来朝的无上荣光,终究是没能战胜体内积郁已久的顽疾。

最终在黄巢之乱的一把熊熊烈火中,尽数化作历史的尘埃。

千百年后,我们只能追寻遗落的残迹,去徜想曾经的长安是如何傲立于世界之巅,敞开胸襟迎纳天下,又是如何大厦倾倒,灰飞烟灭。

最后绽放出一朵朦胧的盛唐烟花,引无数后人魂牵梦萦,经久不绝。

2023-11-06

2023-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