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CMA Evo,也许是目前最先进的插混平台架构

燃油车有专属的平台架构,纯电动车也有专属的平台架构。难道就没有人好奇:插电混动为啥就不能有专属的平台架构呢?

CMA Evo架构

纵观当前的插电混动车,要么在油车的基础上魔改而来,这是比较低阶的办法。进阶一点的则是在纯电平台上增加发动机就完事了。但这真的够吗?如何让油箱找到更好的容身之处,如何解决OBC(车载充电器 )与储物空间取舍的问题呢?带着这些思考,我来到吉利研究院,彻底挖掘领克CMA Evo架构背后的所有细节。

CMA Evo解决了几个问题:安全、操控、续航、动力

咱们一个个来看,先聊安全。这是看不见摸不着,最容易被忽视的地方。

插混车的安全隐患来主要来自两方面,电池自身的安全,外部碰撞的安全。如果是纯电动车,只需要集中精力放在电池区域就可以了,但别忘了插混车还多了发动机、还多了油箱这些部件,发生碰撞的时候这些也是引发自燃的因素之一。从理论上来讲,车身框架既要扛住侧面撞击,保护电池不变形,同时前向和后向碰撞也得有足够的撞击力引导设计,有的放矢地化解冲击力才是王道。

“日”型截面前防撞梁,以及长达288mm的吸能盒

师承沃尔沃的CMA架构先天上已经有足够的安全考虑,CMA Evo主要从防撞梁、吸能盒、传力路径、电池包框架结构这几方面进行针对性强化,比如车宽比达0.7的“日”型截面前防撞梁,基本覆盖了正面碰撞至小重叠偏置碰撞的场景;长度达190mm的“吕”字形大截面后防撞梁,基材为980MPa高强钢,后防撞梁、吸能盒、后纵梁贯穿一体设计,实现更强的结构强度,毕竟背着电池的插混车会有更高的自重,相同速度下也会有更大的冲击动能,这是需要在研发阶段就得考虑到的问题。

“CBS”门槛超弹体蜂窝填充块

车身中部的电池部分,“四横四纵”框架梁,将来自不同方向的碰撞能量悉数化解,其中侧面的“四横”框架梁组成侧柱碰四条传力路径,满足全位置侧柱碰撞。换言之,不管是撞击力集中在主驾、B柱、后排位置,都尽可能降低侵入乘员舱和电池舱的形变量,同时“CBS”门槛超弹体蜂窝填充块(一种高度工程化的结构性胶粘材料),也能通过车身结构而更容易地控制能量转移,同时最大程度地减小了变形和(或)撞击能量的侵入。

比其它增程油耗更低、比其他插混电感更强

那解决了安全,接下来便来到动力与续航部分,但摆在领克面前的问题是:CMA Evo应该用哪种动力构型?

热效率达44.26%的1.5T四缸电混引擎

中国拥有着世界上最丰富多样的动力构型布局,数量之多,构型之复杂,恐怕不少资深车评人一时半刻也没法梳理清楚。但站在消费者角度,只看疗效永远是真理。构型再复杂、再先进,实现不了省油、综合里程长、动力好这几点要求,其它都是白搭。

车身后部的OBC模块,快充功率达85kW

在逐步摸索和理清头绪的过程中,今年很多厂家都意识到P1+P3才是目前看来最合适国内路况的构型。道理很简单,P1电机肩负发电任务,P3电机提高功率,作为驱动的主力。图的就是:多用电、少用油。基于这个大原则,某迪的DM-i才能在众多的技术路线中脱颖而出,甚至实际用起来比2挡、3挡DHT的插混车更省油,也是从今年开始,越来越多品牌都回归P1+P3路线的原因。

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哪怕相同构型之下,技术路线也有细分,不同产品的高下便体现在这些细节上。

领克的产品尝试过多种插混的技术路线,从最早的P2单电机,到E-Motive智能电混技术的P1+P2.5,再到如今的EM-P超级增程电动方案,领克总算找到最优的解决方案。

首先得明确E-Motive智能电混技术(吉利产品命名为:雷神动力)并非不好,而是对于领克的产品而言,它存在一定局限,比如P2.5电机集成在三挡行星齿轮变速箱里面,受限于变速箱的体积,从而没法用上动力更强的电机,否则会带来体积局限,散热等一系列问题。

可油、可电、可增程的模块化智能驱动系统

但EM-P超级增程电动方案的P1+P3构型虽然继续保留了三挡变速箱,但电机不再跟变速箱集成,所以P3前电机功率轻松刷上160kW,加上后轴P4电机的156kW、1.5T四缸电混引擎,让综合功率定格在436kW,零百加速4.6秒,动力性成为EM-P超级增程电动方案最有说服力的亮点之一。

但强调动力性的竞品也不是没有,比某迪的DM-P产品同样能拿出5秒内的百公里加速成绩。而这时就得拼续航、拼燃油经济性了。相比DM-P采用单挡直驱的EHS混动,EM-P超级增程电动方案继续保留了三挡DHT变速箱,常规状态主要以2档传输动力;而速比更大的1挡,主要用作脱困、越野,以及性能模式下会有介入,主要是高扭矩需求下采用;3挡主要在高速巡航状态下使用,考虑经济性为主。

60L大油箱

再结合80kW的P1电机来保证亏电状态下的补电效率;39.8kW·h的三元锂大电池覆盖市区场景的低成本通勤需求;60L的大油箱提升整车的综合续航。这么一套组合拳下来,EM-P超级增程电动方案便做到了既要足够高的纯电续航、又有电感十足的驾驶体验、又要超长无焦虑的综合续航里程。

操控是领克刻在骨子里的基因

写到这里,对于普通车而言就完事了。但别忘了领克这个品牌先天就有的运动基因,操控性也是他们不想放弃的。

问题是新能源车的操控都不容易搞,要么是先天平台架构的局限,为油车而设的平台无法匹配新能源车自重大、电池大的特点;要么是成本的局限,没法用上更可变阻尼减振、空气弹簧等高级装备,连后天补强的机会也没有。

增加15%直径的前防倾杆

而CMA Evo选择从先天架构入手,在既有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悬架基础上,领克的工程师们重新设计了前后副车架,让刚度提升1.6倍,并且增加15%直径的前防倾杆,降低车身的俯仰和侧倾幅度;采用DP-EPAS助力系统,将更大功率的电机布置在转向拉杆上,实现更好的转向手感。在其貌不扬的硬件下,领克08(配置|询价)(两驱版)做到了80km/h的麋鹿速度、35.57米的制动距离。

写在最后

从CMA到CMA Evo,字面上的些许微调容易给人造成误会,觉得后者只是前者小修小改的成果。实际上两者底盘能通用的零部件并不多。如果要给CMA Evo赋予一个形容词,我会用“焕新”而不是“进化”。

2023-11-03

202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