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汽车标志的变迁,背后有哪些故事?,

从《黄土地》到《归来》:张艺谋对待艺术片和大片的文化变迁

张艺谋的艺术之路

张艺谋的电影生涯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的他还不是电影导演,而是以摄影师和演员的身份出现在银幕上。

1984年,张艺谋以摄影师的身份参与拍摄了《黄土地》,这是一部注重视觉风格的作品,张艺谋与导演陈凯歌合作,强调电影的画面美学,展现出极强的“影像力量”,奠定了中国电影向“影像的张艺谋”发展的基础。

《黄土地》无疑是张艺谋电影生涯的起点。

后来,张艺谋又在第四代导演吴天明执导的电影《人生》中担任男主角,成功塑造了一个怀揣民族使命而步履艰难的知识分子形象。

这两个早期作品为张艺谋积累了丰富的电影经验,显示了他在影像美学和角色塑造方面的天赋。

1987年,张艺谋自编自导的代表作《红高粱》横空出世,这部电影一举成为中国电影历史上的经典。

《红高粱》以浓郁的野性气息和仪式化的画面给观众带来巨大的视听冲击。诸多放荡不羁的人物成功展现出老百姓久被压抑的生命活力与被遏制的情感。

同时,“颠轿”、“野合”等集体仪式化的场面,通过音乐、舞蹈等多种元素的结合,向观众传达出一种被压抑许久的激情野性的爆发。

《红高粱》不仅成就张艺谋的导演身份,也进一步丰富了他在视听美学方面的探索。

在《红高粱》获得巨大成功之后,张艺谋进入了一个摸索和尝试的时期。

他尝试拍摄了不同流派和类型的电影作品,这些作品风格迥异,体现了张艺谋在商业与艺术之间的探索。

比如动作片《代号美洲豹》,突出娱乐性;

又如穿越古装剧《古今大战秦俑情》,融合商业与笑点;

他还尝试拍摄回归写实的低成本电影《秋菊打官司》。

在这一时期,张艺谋学习吸收各类电影经验,不断丰富自己的电影语言,为商业大片时期作准备。

2002年,张艺谋的代表作《英雄》上映,这部在视觉效果上达到巅峰的商业电影,标志着中国电影进入了大片时代。

《英雄》不仅票房收入不菲,其独特的色彩结构和东方意境也给人们带来全新的电影体验。此后,张艺谋继续打造了一系列商业大片,如《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等。

尽管这一时期的作品展现了张艺谋在商业电影方面的成熟,对中国电影工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却也受到不少艺术方面的批评。

2016年张艺谋推出的新作《归来》被认为是其试图从商业电影回归文艺电影的一个标志。《归来》标志着张艺谋开始由商业至文艺、由大众电影至知识分子电影的一个回归。

张艺谋电影背后的文化变迁

《黄土地》:80年代文化反思,对传统文化的“二难”

《黄土地》反映了一个文化反思高涨的时代背景。

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现了“文化寻根”运动,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传统文化与现实,展开激烈讨论。

在这个背景下,《黄土地》通过对黄土高原的表现,寻找中华民族文化的根基,反映出对传统文化的深刻“二难”。

电影中的知识分子在面对传统时显得无所适从,这折射出当时知识分子在处理传统文化时的复杂心态。总体来说,《黄土地》预示了20世纪80年代反传统、开明的思想启蒙风气。

《红高粱》:消费传统文化

相比于《黄土地》,《红高粱》则反映出了一个消费传统文化的新时期。

1987年,中国已经进入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初步建立,消费文化开始萌芽。

《红高粱》表面看是消费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但是这种消费启发了人们的文化热情,也带动了一个文化消费热的开始。

可以看出,从反传统到消费传统,正好折射出那个时代中国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

《英雄》:视觉文化兴起

进入新世纪后,张艺谋的电影标志着视觉文化的兴起。

《英雄》这类重视视觉冲击的大片,突出了“眼球经济”“图像思维”,成为一个图像文化盛行的产物。

大量运用数字特技,也推进了数字视觉文化的发展。

张艺谋等人形成的灿烂映像,加速了一个视觉效果先行的时代的到来。

《归来》: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型

在商业视觉盛行一时后,《归来》的出现则呈现了电影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转型的信号。

这部内敛、文艺的作品回归传统知识分子电影风格,然而其小众化却难以完全令人满意。这也反映出在这个大众文化盛行的时代,知识分子电影已难以为继。

整体上看,这折射出中国社会由精英文化价值转向大众文化价值的时代变迁。

张艺谋电影折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

综合张艺谋电影创作的历程变化和其反映出的文化氛围演变,我们可以看到,这位中国电影大师的作品生动折射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过程及其文化变迁的路径。

从理想到现实,从精英到大众,张艺谋的电影历程标识着中国由计划经济时代走向市场经济时代的转型。

他始终紧贴这一变迁的脉搏。

当思想解放来临时,他寻找传统根基;

当经济腾飞到来时,他成为消费文化的先锋;

当商业至上时,他成为娱乐大片的领袖;

当回归理性时,他却也只能在小众领域挣扎。

这种文化氛围的变迁轨迹,成为我们认识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注脚。

在这变迁中,张艺谋不仅是见证者,也是参与者。

他的电影在商业与艺术间移动,在精英与大众间徘徊,似乎始终在追逐这个变迁社会的节奏。

结语

张艺谋用他的电影语言记录下了这一伟大转型的历史。

他的作品构成一个时代变迁的“影像编年史”。

这种文化流变的路径,是所有社会转型时期都会经历的阶段。

张艺谋以他的艺术生涯完整呈现了这一过程,让我们通过电影的镜头认识时代变迁的历史轨迹。

2023-10-20

2023-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