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车的标志与消费者的认知有何关联?,

为什么说汽车工业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关键

如果我说,我们的汽车工业如果像隔壁的日本那么发达,你的月薪可以从5000元上涨到8000元,你信吗?

你可能不信。

那让我们先看看丰田日本员工的收入。据了解,丰田的员工平均年薪为857万日元,汇率换算约43万人民币。像下游的维修、汽配、汽车改装的蓝领收入折合人民币也有25—30万之间。

你会说,日本是发达国家啊,人均收入高很正常啊。但根据日本人力资源公司doda的统计显示,丰田所在的爱知县,其平均收入在日本所有城市中高居第五。制造业(即与汽车产业链相关的上下游)在全部行业中的收入排行第二,仅次于金融业。

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失去的三十年”,硬是靠着汽车及电子制造业坚强续命,并没有从发达国家中滑落。可以说,日本的汽车工业勉强维持了日本国运也不为过。

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分析,2023年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1324.8万辆和1323.9万辆,其中中国品牌乘用车共销售598.6万辆,同比增长22.4%,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3.1%,占有率比上年同期提升5.9个百分点。

中国品牌汽车占比已经超过半壁江山,接下来将会继续巩固地位,逐步提升市场占有率。近年来,汽车工业有取代房地产之势,成长为中国重要的支柱产业。

欧美发达国家工业的爆发,无不和汽车工业有着紧密的联系。为什么汽车工业对我们如此重要,甚至可以称为国运之争,我们先从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说起。


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史

(一)摸索阶段(50年代—70年代)

这一阶段中国汽车工业一穷二白,是摸着石头过河。那个时期,我们依赖苏联老大哥的帮助,在1953年成立了长春第一汽车厂(也就是现在的一汽),拉开了新中国汽车工业的帷幕。如同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一样,中国汽车工业也处于筚路蓝缕的初创期,只能重点选择以中型载货车、军用车以及其他改装车(如救护车、消防车等)为主的发展战略,使得中国汽车工业的产业结构形成“缺重少轻”的特点。

1956年7月13日,新中国第一辆国产汽车驶下总装配生产线,毛主席命名为“解放牌”载货汽车。这结束了我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实现了零的突破。

1957年5月,一汽开始仿造国外样车自行设计轿车,于1958年先后试制成功CA71型“东风牌”小轿车和CA72型“红旗牌”高级轿车,其中红旗一经诞生就被列为国家礼宾用车,并用作国家领导人乘坐的庆典检阅车。同年9月,“凤凰牌”小轿车在上海诞生,曾参加了1959年国庆十周年的献礼活动

1958年以后,由于国家实行企业下放,各地出现了“造车热”。但当时各省市并不具备整车制造能力,仅是回收各类零部件,利用汽车配件厂和修理厂仿制和拼装汽车。由汽配厂、改装厂改造而成的汽车制造厂,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中国汽车产品的构成,满足了国民经济的需要,为今后的汽车配套体系打下了初步基础,但汽车质量是个大问题,且汽车产业布局混乱,重复生产的“小而全”畸形发展格局,也给以后汽车工业发展埋下了隐患。

1966年以前,汽车工业共投资11亿元,主要格局是形成一大四小5个汽车制造厂及一批小型制造厂,年生产能力近6万辆、9个车型品种。1965年底,全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近29万辆,国产汽车17万辆(其中一汽累计生产15万辆)。到1980年,中国汽车年产量仅22.2万辆,民用汽车保有量169万辆,其中载货汽车148万辆。

这个时期的中国,受限于汽车工业薄弱的基础,汽车生产能力有限,汽车仅能满足军队和政府公务用车需求,当时中国还是不得不用大量宝贵的外汇进口汽车。

(二)成长阶段(80年代—2000年)

在这一阶段,中国汽车工业更多是以市场换技术,也是合资汽车开始走进家庭的一个阶段。

1983年5月,北京汽车制造厂与美国汽车公司(AMC)在人民大会堂签署了“北京吉普”经营合同及合资章程,次年北京吉普公司正式成立,中国第一家合资车企就此诞生。紧接着,1984年10月,由中德双方各出资50%组建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合资协议在人民大会堂签署,次年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随后,广州标致在广州成立。

1988年5月,一汽与奥迪签署《技术转让许可证合同》,一汽正式开始组装生产奥迪100车型,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高档轿车的技术转让合同。

桑塔纳和奥迪100的热销,让不少外国车企见识到合资的好处,随后合资造车方式在中国全面铺开。

1991年,大众汽车在中国成立第二家合资企业“一汽大众”。此后,神龙汽车、上海通用、广州本田、天津丰田、东南汽车等合资品牌拉开了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新篇章。2001年,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也相继成立。后来,很多国外车企都在中国成立了两家合资企业,如丰田、本田、马自达等。

这时的中国,让世界看到了中国市场的巨大吸引力和潜力,是合资车的天下。

但实践表明,我们贡献出了庞大的市场,是换不来核心技术的。不过合资模式也让汽车走进了老百姓千家万户,零部件的国产化政策培养了成熟的零部件供应体系。此时中国已不像上海大众成立之初,在国内找不到一个有能力为桑塔纳配套的企业。随着全球化的加深,中国本土供应商也在全球质量管理体系下,注重产品的标准化和模块化,中国顺利融入了全球汽车产业链,为外资品牌做全球配套。

另外,这一阶段中国汽车工业建立起包括研发、生产、制造、销售、售后等在内的管理体系,明确了流程和标准,为中国培养了大量汽车人才,这也是后期中国品牌汽车能够崛起的先决条件。

(三)高速发展阶段(21世纪初)

这一阶段,中国汽车工业更多是以拿来主义、模仿及反向研发为主。中国品牌也逐渐开始崭露头角。

此时的中国品牌,无论是外观,还是技术,甚至品牌logo,都借鉴了国外品牌。

犹记得当年的比亚迪F3,曾经被许多国人嘲笑。但也正是F3 DM开始了比亚迪电动化的尝试。(说实话,当时我也看不起比亚迪,但现在觉得比亚迪是我们的骄傲。)奇瑞和长城对发动机的反向研发到正向研发,也让中国攻克了一个皇冠上的明珠。

这时的中国品牌,还不能与合资品牌正面对抗,而是另辟蹊径,选择国人更爱的城市SUV作为攻克点。中国品牌开始在汽车销量排行榜上占据一席之地。以SUV市场为代表,哈弗H6连续9年,103个月占据城市SUV销量排行头把交椅,这个记录前无古人,也难后有来者。

这一阶段中国市场成长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中国汽车销量(含中国品牌、合资及进口)也在2009年登顶。

但核心技术的专利壁垒,底盘调教经验的巨大差距,还是让我们不得不低头做人。在这一阶段的后期,我们明白了弯道超车是不现实的,果断更换赛道,由燃油车赛道迅速切换到新能源赛道。

(四)新能源崛起(2015年后)

这一阶段中国品牌迎来了突变时刻,开始攻城略地。

这时中国汽车工业产业链不再是吴下阿蒙,而是全球产业链最齐全的国家。有的国外品牌也开始在中国生产并出口到全球。而长期的技术和产业积累,让中国品牌在这个时期迎来的突变。

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从2019年开始突然爆发。2019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20.6万辆,2020年达到136.7万辆,2021年变成了352.1万辆,2022年则是688.7万辆。自此,中国品牌拨开云雾见青天,中国汽车工业也开始成为民族产业重要支柱。

打开现在的汽车销量排行榜,中国品牌已是百花争鸣的局面,市场占有率也来到了53.1%。

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为234.1万辆,预计全年总出口量有望达500万辆,必将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虽说日本在很多国家当地都建有工厂,2022年日本海外汽车制造生产了1695万辆。但假以时日,中国品牌汽车全球产销量必将成为第一。


汽车工业对民族工业的贡献

近期发布的刺激消费二十条政策中,汽车消费第一个被提及,已然是本次刺激政策的重中之重,当属国家全力支持的重点产业。

汽车产业链特别长,上游的钢铁铝材、玻璃、塑料、橡胶、电子元器件、芯片等,整车厂及零部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端的营销广告公关、销售,后期的保养维护、改装等,以及二手车市场,哪一个都是百亿千亿级的市场,任何一个环节都可以吸纳成千上万的就业人口。

随着汽车的智能化,智能车机、人机交互和自动驾驶也将成为新的风口和战场,这也将诞生数百万高端就业人群。例如比亚迪今年就招收了3.18万名高校毕业生入职,其中硕博人才比例达到了61.3%,研发类岗位占招聘总数的80.8%。

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将带动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3000万就业人口,接近适龄就业的6%,且能提供大量高薪岗位。谁不想轻松月如过万呢,如果这3000万人人均月薪过万,那我国的消费是否能轻松拉起。

另外,汽车产业链也是工业之集大成者,汽车产业链除了生产汽车,经改造后可以生产生活用品或其他产品。例如2020年初,五菱、比亚迪就利用其生产线改造成口罩生产线,极大缓解了当时口罩紧缺的状况。

而从历史经验看,汽车产业往往和军工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懂得都懂。假如未来某一天,我是说假如哈,世界和平的平衡被打破,那汽车工业将是一方取胜的关键。

汽车工业推进了技术的进步,而技术的进步又反哺了包括汽车产业在内的众多产业。芯片制造、电池技术、车机系统、自动驾驶等等,都在汽车产业的推动下蓬勃发展。

众观全球,工业发达国家的汽车产业一般都比较发达,如美国、德国、日本、韩国。虽然日本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走向“失去的30年”,但日本衰落了吗,并不见得,日本还是靠着汽车产业不断续命,从财富500强名单中看到,日本企业大多是消费电子和汽车产业相关的企业。汽车产业(包括其上下游产业链和对应的服务业)占日本GDP40%左右,带动了其1000多万人就业。丰田的员工平均年薪为857万日元,汇率换算约43万人民币。像下游的维修、汽配、汽车改装的蓝领收入折合人民币也有25—30万之间。

有人说,就算把合资车全部赶出去,也就只能为我国人均GDP增加600多美元,杯水车薪。不对,朋友,账不是这么算的。经济发展不是零和游戏,它是动态向上发展的。20年前,以2000年为例,全球GDP总和才33.85万亿,其中中国1.21万亿,而2022年全球GDP提升到了100.56万亿,其中中国的GDP就飙升到17.96万亿。按当时的目光看,即使中国一半以上产业吃下全球市场,GDP也不可能达到现在的水平。因此,以发展的眼光看,汽车产业的发展,将为中国人均GDP带来指数级的提升。

没有汽车工业,桑塔纳都敢卖你二十几万,别和我说这价格是中方定的还是外方定的,这是市场来决定的,没有竞争,再离谱的价格都会有人买单。

以前,我们羡慕海外的汽车售价比国内便宜,现在形势反转。以大众ID.3系列为例,该款车在德国售价为4万欧元,而在中国市场售价约1.5万欧元,价差达20万人民币,引发了大量德国消费者的抗议;又如特斯拉毛豆3/毛豆Y在中国售价全球最低,在其老巢美国售价都比中国高约5万人民币。

这就是汽车工业发展给国民带来的福利。


汽车产业的格局与发展

经过多年竞争,老美的汽车格局,是三大,通用福特克莱斯勒;日本的汽车格局,也是三大,两田一日;德国的汽车格局,还是三大,大众奔驰宝马。

而中国的市场,显然可以容纳更多的中国品牌。相对于美日德,我们是百花齐放。现在中国的汽车格局可以分为:三大央企(一汽、东风、长安)+三大地方国企(上汽、广汽、奇瑞)+三大民企(比亚迪、吉利、长城)+新势力(如蔚来小鹏理想)。

而中国新能源车的格局,可能会是1(比亚迪)+5(长安奇瑞吉利埃安及华为系)+N(蔚小理长城等)。

和新能源车及燃油车的格局一样,新能源车的发展不会消灭燃油车,中国品牌的发展也不会消灭合资车。合资车、进口车并不会全面退出中国舞台,一样可以在中国全面参与竞争,满足不同消费者个性化、多元化的需求。

发展中国自己的汽车工业,并不是要通过国家力量打死国外同行,而是我们要充分鼓励竞争,优胜劣汰。我们现在国内车企可以做到90分、80分,就要把那些只做到60分以下的企业赶出去,或逼迫他们进行技术改革及合作,也做到70分、80分。最终受益的肯定是我们消费者。

新能源车的突破口是电池技术,包括其安全性、充电效率和续航能力。现在寄予厚望的刀片电池、麒麟电池、固态电池也在飞速发展。

据媒体报道,清陶能源已经建成了国内首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固态锂电池生产线。比亚迪在前不久的股东大会上透露了他们已经布局固态电池。东风汽车表示他们是最早研发固态电池的车企之一,还推出了50辆搭载固态电池的示范运营车。

汽车厂商的一个发力点是智能车机和自动驾驶。这个中国品牌和特斯拉可能还有一点点差距,但并没有掉队。华为的鸿蒙、小鹏的XNGP、蔚来的NAD都是特斯拉的强劲对手。

另外,新能源车的驾驶体验也是攻克重点之一。有人说电车除了快,一无是处。但仰望的易四方和云辇可让新能源汽车的驾驶体验不输油车。

以上这些,哪一项不是老外眼馋不已的技术?中国的汽车工业已成为技术领先的代表,外国厂商也纷纷和中国车企合作。大众投资小鹏7亿美元,为的就是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丰田采购比亚迪的三点系统,企图来弥补新能源的差距,长城和宝马也确定合作,使用长城的供应链体系。

这次的合作不同于30年前的中外合资,这次是中方占主导地位,采用中方的技术和供应链。


打造中国品牌标签,加深认同感

中国品牌新能源车已经是世界领先,也是大多数年轻人购车的首选。不过,也有一些人还是停留在陈旧的观念上,认为国外的月亮更圆。前几天在滴滴到一部比亚迪秦,但他从心底还是认为卡罗拉雷凌的底盘质感更好。我和他说,现在国产车一点也不比合资车差,而是比它们领先一个时代,他沉默了,很明显他还是不能被我说服。

因此,中国品牌还是需要从消费者心理和观念上去多做宣传,让大家认知到中国汽车才是先进的代表,以开中国品牌汽车为豪。中国品牌需要给自己添加一系列标签,让消费者一看到品牌,就能想到品牌特征和调性。例如日系皮实耐用、美系动力强劲、德系地盘扎实豪华,再如沃尔沃的安全、奔驰的豪华、宝马的运动。

未来,中国品牌也会有自己的标签,希望有一天,我们看到比亚迪,会想起技术,看到小鹏,会想起自动驾驶,看到华为,会想起万物互联……

也许随着中国品牌汽车在全世界攻城拔寨,会有越来越多的国人转变观念,认为中国品牌是最优秀的。相信会有这么一天,而这一天,已不遥远。

我们的上一部汽车,不一定是中国品牌,但下一部汽车,一定是中国品牌。

2023-10-19

2023-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