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辆车”到“一座城”

本文转自:长江日报

从“一辆车”到“一座城”

武汉经开区在下一代汽车产业上“追转超”

长江日报讯(记者郝天娇 通讯员孙亚云 李岿)9月21日,2023媒体融合发展论坛采访调研团(以下简称“调研团”)来到武汉经开区。在长江左岸这片不到50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集聚了9家整车生产企业、13家整车工厂,年产整车超过百万辆,这里被誉为“中国车谷”。

调研团首先来到岚图汽车工厂。走进总装车间,在机械臂和工人协同配合下,半成型的岚图汽车在生产线T形车身吊具上缓缓前进,依次经过内饰、底盘、最终装配等多道工序后,一辆锃亮的新车便下线了。现代化的工厂、“一气呵成”的生产线,引来调研团阵阵赞叹。

“没有想到现在的汽车工厂这么先进,汽车已经可以‘私人定制’了。”人民网记者王绍绍说。

调研团一路步行,工厂相关人员一路介绍:“作为湖北首个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岚图汽车坚持核心技术全栈自研,在新能源整车平台、智能驾驶、智能座舱等领域掌握了多项关键核心技术,专利增长速度处于新能源行业第一……”

“1公里记忆泊车”功能让王绍绍最感兴趣。她连着追问了好几个问题,笑着说:“这个功能真人性化,感觉很‘黑科技’!”

调研团乘车来到同属于“车谷造”高端汽车品牌的猛士科技园。一个月前,该园区刚刚宣布正式开园,首款车型猛士917(配置|询价)进入批量生产阶段。

狮吼式前脸、十字标靶前大灯、黑色亚光车身,猛士917外形颇为“硬核”。看到停在工厂内的猛士917,调研团好几名记者迫不及待坐上车体验,纷纷表示“这车太‘酷炫’了”。

猛士科技CEO曹东杰向调研团介绍,园区从去年2月3日破土动工,到今年3月28日生产线全部贯通,仅用不到14个月,工业建设跑出“猛士速度”“车谷速度”。不仅如此,猛士还将以每年不少于一款新车型的速度,抢滩新能源细分市场。

调研团走进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中试基地。去年6月,武汉经开区与华中科技大学共建未来技术创新研究院,聚焦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产业,布局产业型中试平台,遴选华中科技大学20个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入驻搭建产线,开展中试熟化。

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人民日报评论部政论研究室主编李拯见到母校的教授们格外兴奋。他赞叹:“武汉经开区是一块创新涌动的宝地。”

穿行在武汉经开区,调研团想知道车谷的产业特色是什么。他们阅读了调研式报道《车谷里的“新物种”——“大创新引领大转型”的文化场景》后,纷纷为车谷点赞。

环球时报记者张颖颖说:“这篇稿件生动地阐述了武汉经开区创新场景下的独特文化。正如稿件里所说,能够生存下来的企业,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作出快速反应的。”

2023-09-21

2023-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