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一路狂奔 多元技术发展应是助燃剂

【一品大咖谈 原创】据数据统计,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年产销已迈入700万辆规模,市占率为25.6%,而201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总销量仅为8万余辆。

从政策扶持才有人问津,到主动竞相购买;从年销8万到年销700万辆,疯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在8年时间内一路狂奔。

站在700万辆的风口,新能源产业同样迎来巨变,比亚迪领衔的中国品牌阵营一路崛起,与后来居上的合资阵营正面对决,上演了一出“内卷十足”的新能源竞争好戏。然而,在新能源消费趋于理性化的今天,新能源转型路上是否应该坚守电动化一条路线,成为业界讨论的关键所在。

寰球汽车集团董事长兼CEO吴迎秋

无独有偶,近期由寰球汽车主办的“同行·善见·科学——中国新能源汽车多元发展论坛”中,各界嘉宾齐聚一堂,一致认为:新能源转型不能一蹴而就,新能源相关政策制定更应考虑市场现实,多元化的技术发展路线必将成为未来汽车产业发展主要方向。

01

事实上,随着新能源产业的崛起,更多的用户已经从被动接受转变成主动需求。从销量分布看,我国新能源车型低线城市销量占比提升,各线级城市渗透率同步翻倍,城市分布结构愈发趋同于燃油车。

基于新能源销量走势,未来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将被新能源产品持续蚕食。然而在新能源转型之路上,一品君认为,其中除了纯电市场外,混合动力市场也具备较高增长潜力,而真正的选择权应当交给用户。

谈及新能源趋势之际,吴迎秋老师同样提到:“在汽车市场上技术本身没有优劣之分,依靠政策帮忙去消灭竞争对手是没有出息的,无法获得消费者的市场认可也不可能走远,只有在公平市场的竞争环境下真正依靠产品的打败对手才可以获得真正的尊重,未来汽车的技术路线选择权最后还是交给老百姓,交给市场,这样才能够锤炼出真正的有竞争力的好的产品。”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何毅

而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何毅同样指出:“汽车行业是支撑产业,在经济中起到支撑作用,汽车产品也是最大的消费品,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汽车行业的绿色转型一定要保证传统产品有序退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客观对待他,不要过偏更不要过激,将更多的选择权交给市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

谈及用户对新能源产品的选择权之际,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会长沈进军更是直接提出:“针对汽车能源方式的发展,希望油车电车享受同等的待遇,而不能‘一家独大’。在实现碳中和的道路上,我们不能忽视消费者的需求。无论是混合动力、插电式混合动力、增程式、以及纯电等不同的动力模式,都应该是由市场、消费者去选择,而政策的导向应该落实在生产、研发端。”

事实上,当下车市中混动车型有着优于燃油车的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对比纯电车型,混动车兼具里程、补能及购置成本上的优势,作为性价比的首选被部分消费者所欢迎。

在一品君看来,用户的购车习惯已经逐渐趋向于新能源领域,在此背景下,无需在购置税、路权乃至限购等方面,给予新能源车更多的区别优待政策,平等的去对待所有能源路线产品,无论是纯电还是混动,放心让用户去选择,把话语权留给市场,才能产生更加良性的竞争环境。

02

纯电之外

多元化能源路线是新常态

Part Two

在新能源疯狂崛起的当下,除去用户的选择权之外,品牌对于转型路线的选择也是重中之重。以往人们谈及新能源,更多人直接理解为纯电产品。

当下2023年中,一系列采用插混和电混技术的混动产品,相继问世,他们有的肩负SUV引领者复兴重任,有的则打出“油电同价”战略,意欲再现家族冠军基因。而在产品的表象之下,是各大车企纷纷冷静思考,开启多元化技术发展的内在表现。

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主任柴麒敏也在论坛中提到:“未来的绿色低碳转型要走的路还很长,能源动力技术也并非是一个非此即彼的选择。”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秘书长韩毅

提及品牌对纯电与混动之间的技术路线选择之际,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秘书长韩毅则认为:“从国家的战略政策来看,纯电驱动无疑是最为重要的技术路线。然而从市场的实际发展来看,除纯电之外,国家也同样为混动、增程、燃料电池等一系列的创新技术路线的发展留有了足够大的空间,这是汽车行业拥抱变化的必然结果。”

而沈进军更是鼓励各家车企在探索不同能源路线的过程中勇于创新,敢于尝试新的商业模式、服务理念和销售渠道,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行业环境,并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事实上,纯电车型与混动车型在体验、成本、补能等方面各有优劣,纯电、混动以及燃油三者之间并不是竞争的关系。一品君认为,对于用户而言,三者之间应是互补的存在,简单的将纯电转型视为新能源发展的唯一途径并不是上上策。

03

发力多元化技术路线

打赢走出去这场仗

Part Three

作为全球汽车产业较早布局新能源技术的国家,中国汽车的出口正呈现蓬勃发展之势,而新能源产品无疑是其中的支柱。过去的一段时间,长安、长城等中国品牌相继发布全球战略,而奇瑞和广汽传祺等品牌更是在海外市场捷报频传,而成熟的新能源产业技术无疑是产品走俏海外市场的重要支撑。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会长周卫东

谈及新能源战略与汽车出口之间联系之际,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机械行业分会会长周卫东表示:“2022年中国全年汽车出口达到了311万辆,超越德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除了销量上的增长,我们也看到了中国汽车在新时代正在建立的定义权,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坚持多元化的技术发展路线,显然也更有利于在不同需求的市场中生根发芽。”

从中不难看出,多元化技术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正成为推动我国汽车出口的重要砝码。时代发展的浪潮中,多家中国品牌在走出去之际会面临各种困局,从纯电到多元化技术发展的道路上同样如此。周卫东同时指出:“当前市场虽然重视纯电技术发展路线,但我们也应在过程中尊重用户的用车需求,尊重市场的选择,用多元化的技术发展视角,找到一条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技术发展之路。”

写在最后:

汽车发展至今已然拥有近140年的历史,而新能源在中国强势崛起才仅仅不到10年。过去十年,中国品牌实现了新的“中国速度”,在新能源领域中掌握核心话语权,但这并不意味着后入局的跨国合资品牌便处于落后位置,纯电的技术路线也并非是唯一的新能源战略方针。

一品君认为,在用户消费趋于理性化的当下,将产品的话语权交给市场,让用户在纯电和混动乃之间去抉择;提供公平化扶持政策,让厂商去深耕品牌战略和技术研发,去判断继续“油电同路”,还是纯电转型,这才是新能源汽车产业能否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多元化技术发展才是“新常态”。

2023-06-10

2023-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