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台缘全书《曲同调》:海峡两岸唱着同样的旋律

漳台缘全书《曲同调》:海峡两岸唱着同样的旋律 漳州市10月25日电 (张金川 黄亚平)“大家唱的锦歌,便是中国台湾同乡唱的歌仔戏。大家如今唱的芗剧,便是“改进戏”和“歌仔戏”的结合体……”漳台缘系列丛书《曲同调》前言中如此写到。

《曲同调》由福建漳州市台胞联欢会编辑出版。漳州市台胞联欢会有关责任人25日接纳记者采访时表明,从原始的漳州市锦歌到台湾歌仔戏,再到闽南地区改进戏和芗剧,同根同源,唢呐锣鼓齐声,弦管同调,语言表达同音词,是两岸人民一同开创的戏曲艺术奇怪,也是两岸人民一条缠绵悱恻持续的人文桥梁。

漳州锦歌进校园。(资料图) 张金川 摄漳州市锦歌走进校园。(材料图) 张金川 摄 伴随着海峡两岸沟通交流深层次,歌仔戏(芗剧)科学研究累累硕果。《曲同调》便是一本相关两岸歌仔戏(芗剧)科学研究的毕业论文选编,优选十几位漳台两个地方知名歌仔戏(芗剧)科学研究专家教授的文章内容,较为全方面地体现了海峡两岸歌仔戏(芗剧)面貌。

漳州市锦歌与泉州南音并称之为闽南地区民俗姊妹造型艺术之树。锦歌根植民俗,戏词浅显易懂,旋律唯美顺畅,具备浓厚的乡土味。清初,郑成功收复台湾时,也把锦歌带至中国台湾,并与本地民族歌曲,小曲紧密结合,产生了“歌唱仔”的新方式。2006年,漳州市锦歌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别非遗文化财产。

中国戏剧家协会vip会员陈彬在他创作的《台湾歌仔与闽南漳州锦歌》一文中强调,锦歌做为从民歌民谣小曲发展趋势到rap曲艺团曲种,在其中的一大派系“走唱”便是今日台湾歌仔的翻板真实写照;“中国台湾歌仔”与“锦歌走唱”几百年来在海峡两岸唱着同样的旋律,表达的是两岸人民的一同心里话。

《曲同调》精选了十几位漳台两地著名歌仔戏(芗剧)研究专家学者的有关文章。 张金川 摄《曲同调》优选了十几位漳台两个地方知名歌仔戏(芗剧)科学研究专家教授的相关文章内容。 张金川 摄 闽南地区师范学校台籍专家教授施沛琳也在《闽南语歌仔的前世今生》一文中强调,华夏民族带到中国台湾的民族歌曲,中国戏曲,歌舞表演,rap,传统乐器和宗教音乐,都是在厦门长根盛开,繁殖承传,通过数百年的消化吸收结合,仍维持原状,变成中华文化歌曲宝藏中的一支独秀之树。

在施沛琳来看,漳州市锦歌的杂嘴词《土地公杂嘴》,戏词內容是祈祷土地爷保庇嫁个好丈夫,这首歌锦歌传入中国台湾,变成了《歹歹翁吃抹空》,曲式,节奏构造及词格基本一致;《天乌乌》《鸡角仔,早早啼》是闽南地区童谣传到台湾省后,编写成流行曲,在两岸广泛散播且盛行大街小巷的經典事例。(完)

2021-10-25

2021-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