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动中日韩电池巨头,美国版动力电池白名单将如何影响市场格局?

韩国总统尹锡悦上周密集出访的一项收获,是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在双方所敲定的五个优先合作事项中,关键矿产供应链是其中之一。双方计划联手生产电动汽车电池所需关键矿物,并在未来数月内就此制定谅解备忘录。

同一天,LG新能源与三家加拿大矿企分别签署了合作协议,将在未来几年采购数万吨的氢氧化锂和硫酸钴,两者均为生产电池所需的关键矿物。

在同期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这家韩国动力电池龙头称,近期通过的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下称通胀法案)强调动力电池原材料应在北美制造,这项法案提升了在北美建立电池原材料供应链的重要性。

今年8月通过的通胀法案提出,自2023年开始,电动汽车需有40%的电池关键矿物在北美或与美国签订贸易协定的20个国家开采或回收,才有资格获得每辆车3750美元(约合2.7万元人民币)的税收优惠。原材料本地化的的比例将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到2027年达到80%。

另外3750美元的税收优惠则与电池部件有关。从2023年开始,电动汽车必须有50%以上的电池部件与材料在北美制造或组装,这一比例在2029年之后需达到100%。

上述法案也被称为美国版的动力电池白名单,其目的是改变美国孱弱的动力电池供应链,打破中日韩在该领域近乎垄断的市场格局。

据彭博NEF统计,亚太地区处于全球动力电池行业的主导地位,占总产能的79%;其次是欧洲,占15%;北美地区电池产能今年仅占全球的6%。

面对通胀法案带来的市场变局,中日韩的电池巨头们正面临不同选择:是继续加码美国市场,还是观望甚至放弃?

北美不是中国电池制造商的主战场

科尔尼咨询全球合伙人王怿恺告诉界面新闻,美国尚不是电动汽车最主要的区域市场,据科尔尼测算,其新能源汽车销量和动力电池需求在全球的占比均不足20%。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年增速超过30%的背景下,美国市场所产生的影响,对中国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基本面并不会造成颠覆性冲击,影响是局部的。

据高工锂电统计,今年1-7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233.77 GWh,其中北美地区为40.8 GWh,占比17.5%。亚太地区占比接近六成,欧洲则约为22.2%。

总体而言,中国电池企业对在北美建厂扩产持谨慎态度。目前已官宣在北美建厂的中国电池企业仅有远景动力一家。根据外媒报道,宁德时代(300750.SZ)和国轩高科(002074.SZ)分别计划在墨西哥和美国设立电池工厂。这三家企业为2021年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前十强,且均握有美国车企的订单。

今年4月,远景动力宣布将在美国肯塔基州新建一座动力电池超级工厂,规划产能30 GWh,为梅赛德斯奔驰供应电池产品。这将是远景动力在美国布局的第二座电池工厂,该公司隶属于中国的远景集团,此前在田纳西州已设有电池生产基地。

彭博社7月报道,宁德时代正在考虑投资50亿美元(约合337亿元人民币),在墨西哥成立产能达80 GWh的工厂,为特斯拉和福特汽车供应动力电池。

路透社则在本月报道称,国轩高科旗下境外公司美国国轩计划在美国密歇根州新建一家电池工厂,投资额可能会达到36亿美元(约合257.7亿元人民币)。国轩高科曾在去年公告称,美国国轩与一家美国大型上市车企签署战略协议,2023-2028年,预计供应不低于200 GWh的磷酸铁锂电池。

界面新闻就通胀法案所带来的影响采访上述三家中国电池企业,对方均表示不予置评。

王怿恺认为,中国电池头部企业这些年一直在评估美国建厂的选项,但是随着两国外交和经贸关系的变化,一些不确定的产业风险不能忽视,棋子一直迟迟未落。他提及,甚至有企业正在评估到南美洲建厂,来供应美国市场的可能性。

蜂巢能源CEO杨红新此前曾向界面新闻等媒体表示,考虑到目前的政治环境、韩国企业的先发优势,以及美国整车厂客户的历史选择和深度绑定,中国企业在美国市场的机会相对较少。

蜂巢能源也是全球排名前十位的动力电池企业。杨红新认为,通胀法案对韩国电池企业是重大利好,因为前往美国建厂的企业主要是韩国的LG新能源和SK等公司,且它们与通用、福特都签署了巨额订单,并且设有合资公司。

在北美市场前景不明的情况下,不少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将欧洲作为海外布局的首要目的地。

宁德时代目前在欧洲已布局两座电池工厂。位于匈牙利德布勒森的工厂今年8月官宣,总投资73.4亿欧元(约合508亿元人民币),产能为100 GWh;另一家位于德国图林根州,是其首个海外电池工厂,总投资18亿欧元(约合123亿元人民币),规划产能14 GWh。

蜂巢能源也于本月宣布在欧洲设立第二家海外工厂,新工厂位于德国勃兰登堡,从事电芯生产。此前其已在德国萨尔州拥有一家生产电池包的工厂。

2022-09-29

2022-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