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新能源占比14%?比亚迪7.7万一家独大 特斯拉跌破2万辆|聚数

引言 | 宏光MINI(配置|询价)遇困境

去年12月,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高达21.3%,今年1月是多少呢?仅为14%。

上险数显示,2022年1月国内新能源车销售31.46万辆,同比增长112.5%,环比下滑34.9%,占当期狭义乘用车总量的13.9%。

为何降的如此厉害?原因主要有两方面:

一方面,补贴退坡导致消费提前透支。去年底新能源补贴退坡的消息不胫而走,加上销售人员的“诱导”——早买划算,晚买吃亏,因此很多消费者选择提前购买;

另一方面,原材料价格上涨,迫使终端价格上涨。如特斯拉、比亚迪、小鹏、上汽荣威等纷纷宣布上调产品终端价格。

除此以外,还与特斯拉销量大降有关。

去年12月,特斯拉国内销量高达7万多辆,占乘用车市场的3.1%,意味着它当期为新能源渗透率贡献了3.1个百分点;回到今年1月,销量跌破2万至1.96万辆,环比暴跌72.1%,仅占比0.9%,两者对比,一下就少了2.2个百分点。

不过,季首回落,这是特斯拉的正常表现,加上涨价和补贴减少自然需要调整。2022年1月,Model Y销售1.65万辆,Model 3仅有3,000多辆。

对于1月销量比12月少的问题,特斯拉销售人员表示:“很多正在犹豫的顾客听闻补贴更少后在去年底就买了。”

一定程度上说明,特斯拉销量变化对新能源市场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然,下滑的不仅仅只是特斯拉,绝大部分新能源车企也都如此。如榜首的比亚迪,1月销量环比下滑了19.2%,不过,它7.7万辆的成绩遥遥领先——是第二位五菱的近1.5倍,更是第三位特斯拉的近4倍。

同时,其旗下秦PLUS(配置|询价)、宋PLUS、汉、海豚、唐、元Pro,6款车型纷纷入围新能源车型榜前10,占领高地。

秦PLUS、宋PLUS、汉销量均超万辆,三款车型销量占比近六成:秦PLUS销售1.76万辆,位居单车第二;宋PLUS排第四位,销售1.43万辆;汉为1.16万辆,排第六位。

海豚销量为9705辆,离“万辆大关”仅有一步之遥;唐和元Pro也均有7,000-9,000辆,而随着销量的攀升,它们或也将冲破万辆。

据悉,比亚迪2022年新能源销量目标120万辆,其中纯电动目标销量60万辆,插混约50万-60万辆。新能源年销120万辆,即月均要达到10万,这一目标几乎很难完成,因为当前尚未有一家车企能做到新能源车月销过10万。

不过,对于比亚迪而言,或有可能。据其产品规划,今年将10款全新车型,包括海豹、海狮、海鸥、驱逐舰07、巡洋舰05、巡洋舰07、登陆舰07等7款海洋系列和3款王朝系列,如此多的产品入市,或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上汽通用五菱以3.26万辆位居第二,环比下滑34.3%,同比增长8.5%。宏光MINI虽以近3万的销量再夺单车冠军,但优势相比往常没有那么明显。

原因也有三:一、宏光MINI不享受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二、入门价格在提升,这源于成本的上涨,如宏光MINI马卡龙入门价为3.76万;三、竞争对手增多,这点或许更为关键。

比如,奇瑞QQ冰淇淋(配置|询价)来势汹汹,其2.99-4.39万元的售价与宏光MINI高度重合,抢夺了宏光MINI很大一部分市场——今年1月,奇瑞QQ冰淇淋以7,517辆的成绩跻身新能源车第九位。另外,雷丁芒果、奔奔E-star等,也给宏光MINI带来的压力不小。

长城汽车、奇瑞汽车依次排名第四、第五位,1月销量为13,982辆和13,025辆。奇瑞汽车环比提升4.0%,是榜单少数环比增长的企业,原因很简单:新车奇瑞QQ冰淇淋销量的带动。

据悉,欧拉2月14日起已停售黑猫和白猫,它们停售的背后并非没有订单,而是“卖车亏钱”。

欧拉品牌CEO董玉东表示,虽然欧拉品牌拥有产业链优势,但依然给公司带来巨额亏损,以黑猫为例,2022年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后,单台亏损超万元。停止接单实属无奈之举,在缺芯少电的大环境下,黑、白猫等待向用户交付的订单累计突破2万台,按当前生产量计算,如继续接单,新订单的交付要等到2022年下半年。

广汽埃安、上汽乘用车分别位居第八和第九位,销量为11,070辆和10,398辆;新势力的“小理蔚”分别位居第六、七、十位,销量分别是13,025辆、12,445辆和10,166辆,其中,理想ONE仍是唯一销量破万的新势力车型。

仔细一看,排名前十的企业销量正好都在万辆以上,这说明,新能源车企前十的门槛已提升至万辆以上。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三大豪华品牌中,宝马新能源车销量领先,1月销售5,689辆;奔驰则略少于宝马,为4,464辆;而奥迪落后明显,仅有502辆,与前两者有很大差距。电动化是未来发展趋势,奥迪为何近年来销量不敌宝马和奔驰,这里或许能看出些原因。

新能源渗透率大幅下降,是降温了吗?并非如此,112.5%的同比增长表明市场依旧火爆。另外,比亚迪敢于将目标设定为120万辆,“特斯拉第二工厂”事件备受关注,都在说明新能源市场广阔的前景。

此外,如果说2021年是新能源汽车的转折年,那么2022年则是新能源汽车的关键年,是新能源补贴的最后一年,市场也将再次飞速发展。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车企除了将目光锁定在一线城市之外,还应该在二三四线城市布局,因为相比一线城市,这些市场拥有的潜力更为巨大。

最后,各位读者,你们更看好谁呢?

2022-02-25

2022-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