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新势力2021年成绩单,小蔚理与哪威零全年混战

时间已经进入2022年,在被业称为新能源汽车元年的2021年,各造车新势力迎来最为迅速的发展,月销过万已是常态,年销十万也是近在咫尺,但阵营划分愈发清晰的优秀成绩背后,新势力们的混战格局却愈发突显出来。

第一梯队混乱,小蔚理没有把握

毫无疑问,经过2021年的动荡,小蔚理在第一梯队的地位愈发牢靠,且与第二梯队的差距越来越大。

整体来看,小鹏、蔚来和理想全年车辆交付超过9万辆,为十万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其中,小鹏汽车共计交付98155辆,达到2020年的3.6倍,一举摘得新势力全年销量桂冠。而曾经的老大蔚来,全年共交付新车91429台,向上与小鹏越来越远,向下与理想越来越近,虽然理想全年累计交付90491辆,但一款车的理想却只有不到千台的差距,蔚来受到的压力可想而知。

先看小鹏,目前由G3(配置|询价)、P7(配置|询价)、P5(配置|询价)构成,三款车的销量很是亮眼。其中,P7成为小鹏销量的主力担当,全年累计交付60569辆,占比达到60%以上,而10月才开启交付的P5,在12月拿下5030的销量,已经隐隐露出比肩P7的潜力,至于G3系列产品年累计交付量达29721辆。

在业内看来,小鹏汽车在2021年最大的成绩不只是登上榜首,而是形成了丰富的产品矩阵,从SUV到轿车,不仅能够覆盖主流细分市场,同时跨度较大的价格区间也能满足不同用户需求。这些产品夯实了小鹏汽车的市场基础,对于小鹏汽车的品牌价值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至于蔚来,虽然蔚来方面一直声称自己在2021年受到芯片短缺的严重制约,但一直深耕中高端市场的蔚来拥有很强的用户基础,得益于其品牌力的强大,特别是在ET7、ET5车型问世后,很多用户仍选择下定。同时,今年3月蔚来ET7车型将开启交付,相信凭借新开拓的轿车市场,蔚来在今年的销量将持续看涨。

而理想的骄傲则是源于凭借单一车型进入销量前三甲,也恰恰证明了理想汽车的产品力得到了终端用户的极大认可。

然而,值得深思的问题是,虽然小蔚理短时期内仍能保持强势地位,但三家企业的内部问题已经越来越明显。小鹏汽车在市场的投诉量居高不下,涉及的问题更是覆盖产品、服务、品牌等各个方面,这为小鹏汽车的未来蒙上一层阴影;蔚来虽然定位高端,但随着体量的增大,蔚来的用户护城河已经不再牢固,再加上产品一系列的问题,蔚来已经成为造车新势力的出头鸟,未来会不会被枪打,可能性正在大大增加;理想汽车以增程式方案解决了续航焦虑,并以车内空间赢得奶爸的青睐,但随着诸多增程式产品的进入,理想ONE还能不能拥有强势,不得而知,理想汽车能否自我突破,也是很大的问题。

第二梯队冲击,哪威零信心十足

当然,当小蔚理以头部企业受到赞誉与抨击时,第二梯队正在暗暗发力,其中哪吒和零跑在2021年的发展极其抢眼。

哪吒汽车全年累计交付69674辆,同比增长362%。作为新势力品牌的一匹黑马,哪吒汽车一直在奋起直追,凭借哪吒U Pro、哪吒V和哪吒V Pro三款在售车型,已经实现连续10个月的销量增长。同时,哪吒汽车在全国150个城市完成哪吒加电布局,免费充电站1637座、直流电充电桩19663根,覆盖95%以上用户使用区域,在第二梯队中表现突出。

尽管零跑汽车在新势力销量排行中居于底部,但其在2021年的销量表现十分优秀。2021年,零跑全年累计交付量达到43121辆。目前零跑汽车共有T03和C11两款在售车型,其中T03车型全年交付38463辆,占比约89%,成为品牌的主力车型。

威马可能是被唏嘘的一个,曾经与蔚小理齐名,但近年发展不顺,不仅滑落到第五的位置,与第六的零跑也只有千台的差距,如果被寄于厚望的威马M7不能达到预期,可能威马还会继续掉队。

需要看清的是,第二梯队各品牌的销量增速较快,企业间的交付差距也在变大,尽管他们在产品级别和细分市场中找到了自身的定位,但面对自主品牌及合资进口品牌的强势冲击,在2022年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2022,不会再有输家?

销量放榜,是不是造车新势力的内卷,没人能下定义,但2022年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一定会比2021年更残酷,即使是稳居第一梯队的小蔚理也不能保证未来一定会继续向前。

一方面,特斯拉等国际巨头的冲击会更猛烈。目前,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地位仍是强势,其2021年在华全年销量已经突破40万辆,比起小蔚理和哪威零的总合也差不了多少,当特斯拉这个强劲对手仍在发力的时候,造车新势力不断发力细分市场,丰富产品矩阵提振销量是品牌发展的重要目标。

而且,除了特斯拉,一些传统车企的转型会在2022年更有力量,2021年,以大众为代表的传统车企明显发力新能源市场,ID系列日渐崛起,销量也是月月渐涨,再加上各大车企都提出电动化转型,造车新势力的环境会更艰难。

另一方面,国内新能源品牌的发展也是极其迅速,像埃安在侵蚀中端市场,岚图在攻占高端市场,更遑论还有一些新入局品牌,甚至是华为,也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分一杯羹。虽然新能源市场的潜力很大,但这个潜力转化为市场消化力,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市场容量增长速度不可能一下子跟上各品牌的投放速度,届时,造车新势力的蛋糕势必要被分出去。

所以说,外部环境的激烈已让造车新势力的前景不那么乐观,更何况这些新势力的内部问题还会越来越多。

多说一句,目前在造车新势力中,员工也有忧虑,“大家总担心自己会因为什么理由被开除掉。”当自家员工都不再有安全感的时候,那个没有输家的时代还会存在吗?答案不言而喻。

采写| 水淼

2022-01-05

202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