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龙MAX大战宋PLUS:两驱价格买“电四驱”,哈弗反攻来了

5月15日,哈弗新能源SUV序列龙序列的开局之作——枭龙系列正式上市。这柄哈弗的尖刀经过数月酝酿后,终于锋芒毕露,捅入四驱混动SUV主流市场的心脏。

枭龙系列包括哈弗枭龙(配置|询价)、哈弗枭龙MAX(配置|询价)两款车型,其中哈弗枭龙MAX首搭长城汽车全新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推出三款首发车型,定价15.98-17.98万元;枭龙搭载智能混动DHT技术,定价13.98-15.68万元。这个价格意味着,在长城Hi4技术的帮助下,哈弗枭龙MAX通过“四驱的体验、性能,两驱的价格、能耗”进行降维打击,以一己之力将四驱混动车型的价格拉低到了15万元级。

作为龙系列中的首发产品,枭龙系列的上市意义重大。“今天上市的哈弗枭龙系列是2023年的重磅巨献,它将开启哈弗新能源真正意义上的反攻元年,成为科技平权和技术普惠的典型代表。”长城汽车总裁穆峰在发布会上放出豪言,哈弗枭龙系列将开启真正的全民电四驱时代。

自2022年拉开新能源转型序幕以来,哈弗推出了第三代H6 DHT-PHEV、哈弗第二代大狗DHT-PHEV两款新能源车型。这两款车型均基于哈弗燃油车时代的大单品——“神车”哈弗H6、哈弗大狗而来,分别属于哈弗新能源战略中的经典SUV“H序列”、3/4轻越野“狗系列”。今年3月问世的新能源SUV序列龙序列,是哈弗全新的、完全独立的新能源产品序列,真正承载了哈弗打破转型僵局、扩张新能源市场增量的责任。

全系标配Hi4,枭龙MAX的杀手锏

哈弗枭龙、哈弗枭龙MAX两款车型中,哈弗枭龙MAX是一柄真正的尖刀。而在哈弗枭龙MAX的整个产品技术配置中,长城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是最利的刀锋。

长城Hi4技术有三大技术革新:三动力源双轴分布、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机电耦合传动系统。其中,三动力源双轴分布实现了串并联四驱的电混架构,拓宽了用车场景;iTVC 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可通过毫秒级频次对前后轴扭矩进行分配及动态调节,主要提升操控、驾驶稳定性;机电耦合传动系统通过两挡机电耦合单元,实现了发动机直驱近全速域的工况覆盖,满足全场景驾驶需求。

通过以上Hi4技术的诸多革新,哈弗枭龙MAX拥有了两大核心利益点。一是全场景驾驶无忧,通过双轴轴间扭矩0-100的全范围自由转移,可实现坡道起步、低附路面和急加速场景下避免打滑;高速过弯时转弯极限更高;脱困、越障的通过性更好等优异性能。二是全工况效率最优,Hi4技术拥有3擎9模,可根据前后双电机高效动态调节,将两个电机工作点,调节至综合效率最佳,与单轴双电机构型相比,综合效率提高近3%。

性能方面,枭龙MAX搭载的全新一代高热效1.5L混动专用发动机,系统综合功率205kW,综合扭矩585N·m,百公里加速6.8s。能耗数据上,WLTC综合油耗1.78L/100km 、WLTC馈电油耗 5.5L/100km,满油满电实测续航成绩为1231km。

智能方面,哈弗枭龙MAX搭载全新一代Coffee OS智能座舱系统,三块12.3英寸贯穿超感悬浮大屏,配合主驾10英寸W-HUD抬头显示,以及50W无线快充。此外,车辆还搭载了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其中HWA高速智能辅助驾驶,提供25万级产品才配备的拨杆变道,22个智能传感器。

综合以上种种数据,全系搭载Hi4技术、15.98万元起售的四驱混动车型枭龙MAX,强势打破了现有混动四驱汽车市场格局,最直观的就是其与比亚迪宋PLUS(配置|询价)新能源的对比。

比如在车身尺寸、NEDC纯电续航方面,枭龙MAX均稍占优势。枭龙MAX长宽高为4758*1895*1725mm,轴距2800mm;比亚迪宋PLUS新能源车身尺寸4705*1890*1680mm,轴距2765mm。枭龙MAX的NEDC纯电续航达到105公里,比亚迪宋PLUS则为100公里。

但在价格方面,比亚迪宋PLUS续航100公里、四驱版本起售价为20.78万元,而枭龙MAX起售价15.98万元,比宋PLUS低了整整近5万元的价差。根据乘联会1-4月新能源SUV零售销量数据,比亚迪宋1-4月累计销量位列新能源SUV榜首,1-4月累计销量超过17万辆。胜过比亚迪宋PLUS的产品力,为枭龙MAX在新能源SUV主流市场打造了超强的竞争力。

如果说枭龙MAX瞄准了比亚迪宋PLUS,并且通过“技术普惠”实现了价格上的碾压。那么哈弗枭龙车型就瞄准了比亚迪宋Pro,从价格、尺寸、性能上均进行了贴身肉搏。枭龙起售价13.98万元,比亚迪宋Pro起售价14.08万元。

枭龙同时有着独特的优势。哈弗枭龙拥有2710mm的主流SUV轴距,长宽高为4600*1877*1675mm。在性能方面,枭龙搭载柠檬智能混动两挡DHT技术,拥有纯电、纯电优先、智能混动三种动力模式,系统综合功率达185kW,综合扭矩375N·m,NEDC纯电续航110km、WLTC综合油耗1.39L/100km。

四驱“刚需化”,哈弗的阳谋

“在传统意义上,四驱只是越野爱好者的小众刚性需求,这是一种性能需求。但是哈弗认为一台真正的好车,四驱应该是作为大多数人对于安全的真正的刚性需求。”哈弗品牌执行副总经理乔心昱在发布会上提到,美国道路交通安全局的数据显示,每160亿公里,四驱车的死亡人数是两驱车的一半。因此,哈弗开拓的初心是:让新能源出行事故率减少50%。

哈弗将四驱“刚需化”的底气,来源于长城智能四驱电混技术Hi4带来的三个优势,即低能耗、高性能与低价格。四驱车的安全性自不必说,低能耗、高性能也勉强算得上消费者的一种“刚需”。但真正支持四驱“刚需化”的关键点,其实是Hi4技术带来的同级低价。

此前,穆峰曾指出,最终的新能源市场的形态一定会像燃油车的形态一样,形成真正的橄榄型形态。而作为橄榄型中部销量最大的那部分价格区间,即10-20万元级新能源SUV市场,才是真正主流的价格航道。如果要将四驱“刚需化”,就必须把混动四驱车型的价格控制在这个传统两驱车型的区间——这也是哈弗枭龙MAX正在做的事。

四驱“刚需化”,意味着更低的价位、更广的消费者群体、更高的配置、更密集的价值点。只要实现了四驱“刚需化”,哈弗就能够真正实现技术普惠,打入最主流的新能源SUV市场,借此实现品牌新能源转型的优异开局。

这就是哈弗的阳谋——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下半场竞争开启之际,利用长城汽车强大的技术、制造的生态、体系能力,突破价格战困境,通过降维打击来实现主力新能源转型。在此过程中,选好时机最重要。

之所以选在这个时机推出枭龙系列,哈弗也有这样的思考。“枭龙系列必将彻底激活新能源下半场的高端局。”乔心昱在发布会上表示,现在是新能源下半场关键的开局期,枭龙系列是哈弗交出的刷新市场格局的考卷。

此前在与明镜pro等硬核汽车研究院成员沟通时,乔心昱表示,下半年从4月份开始,一定是传统车企在发力,属于实力派车企的发力阶段已经到来。最新出炉的乘联会数据显示,4月份国内SUV销量数据中自主品牌零售份额已达52.1%,自主品牌的新能源渗透率升至42.7%。

作为自主车企中的实力派,长城汽车的主力军哈弗品牌蓄力已久。市场、技术、产品均已成熟,时机已至。以枭龙MAX这款“开启电四驱时代”的产品为切口,哈弗将真正攻入混动SUV的腹地,以强势的性价比打开一个新时代。

针对未来的技术、产品输出,哈弗有自己的布局。据悉,今年哈弗一共有6款全新车型和4款改款车型,在这其中70%都是新能源汽车,包括城市SUV和轻越野SUV。渠道方面,哈弗品牌形成了“燃油网+新能源网”的双网模式。截至5月初,已有150家全新、独立的哈弗新能源渠道落成。至2023年底,哈弗新能源品牌渠道将实现覆盖全国200+地市,800+家店面投入运营。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实现“科技平权”的低价出现在哈弗枭龙MAX上,但真正的技术研发还有赖于母公司长城汽车的系统输出,价格优势也来源于长城成熟且强大的体系能力。数据显示,仅2022 年,长城汽车全年研发投入达121.81亿元。在专利方面,长城汽车专利公开量达6042份,专利授权量达 4652 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长城汽车专利公开量和授权量分别为1966份、1650份,均再创新高。

相关推荐

江西会昌米粉30载“出海”路:从“一炮而红”到谋新突破

2023年度中国老科协奖揭晓并颁奖 185人32集体获奖

端午临近,广东江门五邑地区恩平裹粽飘香

鹅鸭杀标准房规是什么,鹅鸭杀中立职业怎么玩

高考期间雨水“上线” 江西在考点预置专业应急队伍

2023-05-17

202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