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董事会来看上海车展!大众有多焦虑才会出这招?!

大家好,我是电动车公社的社长。

自打上海车展结束后,各大汽车品牌似乎都回去好好盘算了一下——之前还不觉得,结果去了车展一看,却发现中国的新能源车已经这么厉害了!

一股强烈的危机感,油然而生。

这里面,可能大众的体会尤其深刻。

前两年,大众还是中国市场上销量最高的乘用车品牌,南北大众一度包揽了销售冠亚军;中国,也是大众品牌最大的单一市场。

而现在,情况变了。

尽管中国依旧是大众品牌最大的单一市场,但销量最高的乘用车品牌,却已经悄悄易主为比亚迪:南北大众加在一起,才将将具备和“迪王”的一战之力。

由此,在刚刚过去的上海车展上,大众甚至不惜出动了半个董事会、100多人直接包机来参展。

回去之后,还如临大敌地召开股东会,并在非常短的时间重组了软件部门CARIAD,开掉了不少中高层。

但今天社长想和大家聊的,却并不仅仅是大众,而是大众未来会在中国引入的“新人”——成立仅6年的品牌Cupra。

而且说不定,大众是真的在指望这个刚刚全球年销量破15万辆、与“蔚小理”销量水平相当的新品牌,可以改变在中国市场的局面!

那么,这个Cupra到底“何许车也”?大众又为什么要这么做?

01. 大众的焦虑

前不久,大众发布了2023年一季度财报。

其中最惹眼的当属这两个数据:大众集团全球交付量同比增长7.5%,但中国市场交付量下滑14.5%。

更要命的,是大众在中国新能源市场上的糟糕表现。

2023年一季度大众集团纯电动车的交付量为14.1万辆,看上去同比增长42%很美好,对不对?

但这是靠着增长68%的欧洲市场撑着的,中国市场的交付量只有2.15万辆,同比下滑25.4%。

一个无情的现实是,大众的电动车,在中国真的不好卖。

对于财报里中国市场部分的糟糕数据,大众集团的CFO Antlitz也只能在财报电话会上亲口承认:

“我刚刚从上海(车展)回来,在那里待了三天,看了竞争对手的汽车,并与当地的团队交谈。显然我们需要加速,特别是在纯电动汽车领域。”

这也就意味着,这届2023年的海车展,已经让大众意识到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新能源汽车竞争最激烈的市场,未来也很有可能会孵化出强有力的全球汽车企业。

所以大众能给出的解决办法也只有一个——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力度。只要没卷死,就往死里卷!

正如大众集团中国区CEO所说,“如果我们能够在中国维持竞争优势,将一定也会在其他市场获得更大的竞争优势,因为赢中国市场者也能赢得其他市场。”

02. “激进的巨人”

其实大众集团作为最早一批进入中国的车企,本身已经对中国市场非常重视,同时也是在电动化转型上,也是传统汽车品牌中最为激进的那一个。

这样一家汽车公司,在上海车展前后自然少不了一些大动作。

布局新车型?有。

上海车展前夕举办的大众ID.之夜中,大众特意把ID家族最新、也是最旗舰的纯电轿车ID.7,放到了中国进行全球首秀。

要知道,2019年大众ID.3首次发布的时候,还是在法兰克福。

这才过去不到4年时间,ID家族的重磅车型不仅从德国老家改到中国亮相,还同时公布了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本土化车型——一汽大众ID.7 VIZZION。

公布新投资计划?也有。

上海车展第一天,大众宣布将投资10亿欧元(约75.3 亿元人民币),在合肥成立一家名为 100% TechCo 的新公司,作为在中国的电动汽车开发、创新与采购中心。

这项投资最大的亮点,据说是可以缩短约30%的开发时间。

按大众的说法,通过这家大众100%控股的100% TechCo公司,大众可以在车型研发的早期阶段,就引入中国本土的供应商以及最先进的技术或应用方案,采购也可以绕过集团自己拍板作决定。

算是大众在中国市场上进一步本土化的表现。

两大动作之外,大众还在车展前后反复强调“在中国,为中国”的品牌策略,恨不得给自己员工从上到下打一遍思想钢印。

综合看下来,似乎很难说大众在中国卖电动车这事上不努力。

然而事实是,车展结束了,大众一堆高管回国了,发一季度财报的时候总结出一句话——“我们动作还是太慢!”

可能是因为他们在上海遭到了一点“小小的”中国新能源震撼吧。

已知有了,现状也有了,接下来似乎到了不破不立的时候。

既然在欧洲和北美市场上都表现不俗的ID系列,到了中国却没多少人买账,看来大众要想给中国消费者带来点新的刺激,得下一副猛药!

比如,一个新品牌或一个新系列。

而这味药,很有可能就是Cupra品牌。

03. 一味猛药?

据外国媒体报道,大众集团旗下的新品牌Cupra,预备每年在全球销售7万辆Tavascan纯电动车。

而且这款车,将在大众位于安徽的合资工厂生产制造并出口到欧洲。这也将是大众安徽工厂生产的第一款新车型!

信息量有点多哈,这里给大家一一介绍一下。

首先Cupra是大众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品牌,2018年才独立出来,此前一直是大众集团旗下品牌SEAT的一条运动化产品线。

而SEAT(中文一般译为“西雅特”),则是个西班牙国民汽车品牌,年销量50万级别,在大众集团旗下代表着年轻化的品牌定位。

(Seat品牌Leon车型)

脱胎自西雅特的Cupra,在原有的年轻化属性之外又新增了运动化。

简单来讲,用高情商的说法就是:

如果你是一个年轻人,在买车这件事上没有太多预算,但想要一款主打高性能的车型,同时又想凸显一下自己的个性,那么就可以考虑一下Cupra了。

用低情商的说法就是:

Cupra卖的是花里胡哨的平价性能车。

这种设计+性能的品牌调性,让Cupra和老成持重的大众、斯柯达迥然不同。

甚至Cupra的官方介绍,也表示自己是个“非传统的挑战者品牌”,“具有颠覆性和独特性,不是每个人都喜欢”。

可想而知这个品牌的风格有多激进。

而据说准备进入中国销售的Tavascan,就是Cupra品牌的一款电动SUV。

这款车基于大众集团的MEB纯电平台打造,共有单电机、双电机两个版本。双电机版最大功率250kW,WLTP工况下续航517公里,零百加速5.6s。

目前Tavascan只是发布了官图,既没有正式公布,也没有开启预售,但值得关注的是它的生产安排,这款车将在大众安徽工厂生产。

而大众安徽,就是此前的江淮大众,大众在中国的第三家合资公司,我们介绍思皓品牌的时候提到过。

(感兴趣的朋友可戳前情:被大众“嫌弃”的汽车品牌,何以成了“莫斯科人”的救命稻草?)

2020年大众增资至75%,如愿以偿拿到了大众安徽公司的主导权。

在大众的设想里,这家工厂并非像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一样专注于中国市场,而是主要面向全球市场,专门生产大众MEB平台的电动车,并反向出口到海外。

换句话讲,如果说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是汲取德国技术输出中国市场,那么大众安徽就是吸收中国经验反哺欧洲市场。

从这个角度看,大众安徽似乎的确不方便生产ID系列的电动车,这相当于动了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蛋糕,而且也体现不出大众安徽和这两家合资公司的区别。

引入从未在中国生产过的品牌,显然是更为合适的。

集团旗下最年轻、也是风格最激进的Cupra,正好去做第一个试水的问路石。

(其实之前就有大众安徽将生产西雅特汽车的猜测,因为西雅特的车标与江淮大众非常相似)

这一切,都使得“大众子品牌将引入中国”的媒体爆料,显得可信度极高。

爆料里甚至还介绍了一点Cupra品牌进入中国的小波折:

据说大众本来没打算在中国销售Cupra品牌的汽车,大众安徽工厂生产的所有车辆都将用于出口。但计划有变,大众安徽工厂生产的Cupra电动车,转为同时在中国销售和出口。并且,为了降低销售阻力,Cupra将以大众子品牌,而非独立品牌的身份进入中国。

外媒报道出来的时间是5月2日,就在此之前不到两周,Cupra Tavascan车型亮相,外媒皆提到这款车“将在大众汽车集团在中国的安徽工厂生产”,却没有人提及这款车也会在中国销售。

合理怀疑,Cupra Tavascan的亮相是集团的既定动作,而大众集团做出在中国销售这款车的决定,是受到上海车展和一季度销售数据的刺激。

这种临时更改主意的做法,像极了玩家还没有升满级,但因为条件所限,只能提前进入级别要求更高的副本。

一次挑战成功,玩家就可以获得丰厚的回报;挑战不成,也不是没有重新再来的机会。

只是“死”一次,肯定免不了要爆点金币装备。

04. 写在最后

有一说一,在中文互联网上,“传统品牌一发力,新势力都没活路”与“蔚小理能发展起来,全靠特斯拉公开专利”这两大观点,堪称新能源“键政”界的卧龙凤雏。

虽然槽点满满,但能出现这样的言论,传统品牌和特斯拉的技术储备也确实足够深。

大众ID系列在国内销量不及预期,燃油车也在自主品牌和新能源的冲击下一直走下坡路,但大众集团转手就能从兜里再掏出一个新品牌。

作用怎么样暂且还不好说,可这种只要有心,随时都能拿出来新东西的丰厚家底,新势力的确没法比。

虽然我们不知道,Cupra品牌是否已经确定被引入中国”,也不知道Cupra品牌是否真的能改变大众电动车在中国市场上的被动局面。

但至少,这个品牌代表了大众这个盘根错节的巨型汽车集团,依旧有着创新和开拓的勇气和能力。

就像艰难转身的大象,依旧有迪斯这个孤勇者去坚定地推行电气化转型;困守自西班牙的西雅特,也有前CEO de Meo开辟出一条年轻化的新路线,走向整个欧洲。

或许Cupra进入中国后真的能打开一片新天地,如果中国消费者真的喜欢其产品......

如果能少一点高层博弈、多一点战略定力的话。

2023-05-12

2023-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