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爹保费贵,因为你车技逊?

文 | 杜德彪

电动车的优势不能单纯成为一项福利了,现在它开始成为一把双刃剑——比如,它迅猛、不需要经过变速箱加载过程的提速能力,成为了保险金额浮动时的一个神秘系数,关系到了危险驾驶、事故发生率,还结合了驾驶电动车车主的年龄段——

有报道引用一位保险业内人士的话称,有电动车车主发现自己的保费在头年没有出险的情况下,反而上涨了,理由之一是保险公司认为“年轻车主开车冲动且车技较为稚嫩,加上纯电车的性能,是一对事故概率较大的组合”。

就像Beyond黄贯中唱的那首《午夜流浪》一样,都是荷尔蒙惹的祸。好家伙,这就叫超前思维,你得为此预付款。

这里有群体歧视的嫌疑,相信部分年轻车主一定对之前特斯拉车主、女性车主群体的遭遇感同身受了。

年轻该为“莫须有”买单吗?

显然它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有机构统计过交通事故的高发年龄段吗?

年轻群体易发生事故是个似是而非的理论,尽管新手村们对道路上呼啸而过的移动钢铁有着恐惧感,但也通常伴随着小心翼翼,这样更不容易发生事故。

而相对活物来说,新手村与静物们发生亲密接触的几率更大。但由于倒车影像的普及,这样的情况正逐步减小,且与静物刮擦的伤害较小,不易波及到更多零部件上。

另据一个“不够权威”的机构统计说,相对于纯新手,那些拿到驾照6-10年的年轻老司机们更容易因为自大而放松警惕,破了零事故的金身。对此大家可环顾四周,对照自身。

而新手+纯电车的高发性事故组合的结论(偏见),也暗含了对于纯电车性能更出色的肯定,似乎这些家伙才是祸根。

纵然像特斯拉、蔚来ES8(配置|询价)、高合等车的零百加速都纷纷让一些(可能)崇拜大排量的车主,在较低的段位上就间接实现了梦想,但相对这几个“性能头部”,大部分电动产品的提速都比较“克制”。

多数纯电产品所谓的“快”,是基于省去了燃油车变速箱提速过程的表现,并不算绝对意义上的迅猛,且大多数纯电车的发力区域,也像燃油车一样,需要持续深踩电门才能抵达G点。

而“地板电”则与驾驶风格有关,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开纯电车就喜欢如入无人之境,那么开油车也是同样风格,风险系数接近。

举几个一般类纯电车的数据例子:小鹏P7(配置|询价)的零百加速是6.7秒(20万区间的普通版本),比亚迪汉(配置|询价)只有在旗舰版本上才能抵达激情巅峰。而诸如北汽极狐、威马、广汽埃安(埃安S为6.8秒、7.6秒、9.6秒三个版本)系列都在节能和性能之间心照不宣的均匀分配着能量,毕竟续航才是电动车主们的基本需求。

至于纯电车的操控难易度,广大女司机们的口碑相信会很有说服力,大多数开过纯电车的女性朋友对它们很有好感,相信无障碍的上手难度是主要因素之一,或许还找到了童年时爹妈带自己去游乐园玩碰碰车的回忆,只不过前者更好掌握,想碰碰反倒是不容易的。

即便是处于性能指标的第一集团,年龄段似乎也不好一概而论,作为三口之家用车,蔚来ES8说成是年轻群体的玩物,似乎有点扮嫩了;而若说年轻群体必然和性能挂钩,那么以往燃油车领域的性能爱好者们早该受到保险公司们的重点关注和管制了。

从硬件上来看,多数头部品牌的轮胎和刹车装备与性能基本配套,比如Model 3及Y系列、小鹏P7、蔚来ES8、比亚迪汉顶配均采用了前对向四活塞刹车卡钳+高性能轮胎组合,米其林PS4,韩泰万途仕、马牌MC6也都是这些品牌的常规装备。

不能说万无一失,但从厂商的姿态上,没什么好挑剔的。

更进一步而言,即便年轻+纯电就是一对高风险组合,如果车技人品俱佳,总该是按照燃油车的不破金身那样获得逐年递减的奖励政策才对,不降反升是说不过去的。

电动车善后之谜

无论如何,像纯电车这种在驾驶难度上基本“老少皆宜,人畜无害”的产品,突然成了马路杀手的胚胎,有莫须有的嫌疑。

而保险公司以此为理由抬价,不但有强行拔高的色彩,而且怎么看都像是在未雨绸缪。

关键是一部纯电车发生了刮擦程度之上的碰撞,没人知道(指保险公司及车主)、也没有一套成熟的理赔系统来对位,告诉保险公司应该赔付多少。

这就像是一个高档小区建好了,却没有一套成熟的物业系统来配套,是当前新能源车领域的不成熟之处。

我们举个比较极端的例子。

比如一辆纯电产品发生了侧面T字型撞击,燃油车的方案是修理车门,B柱等等,但纯电车的电池组安装在底盘下面,如果发生了一定程度的碰撞,就可能不仅仅是维修这些;上游的维修厂定损时说电池包需要更换,那么保险公司没理由说不赔。

但电池包的价格就不便宜了。而且定损的弹性很大,话语权掌握在维修厂手里,保险公司只能照做。

因此即便是新能源车的出险率与燃油车一样,那么前者这个“可操作空间”,也让保险的出血很难控制。

如果说二手车行业的黑幕来自于车况不透明,那么新能源车的构造、发生碰撞后的后遗症和波及面,对保险公司和车主来说也不透明。

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当然会选择一种简单粗暴的办法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所谓车主驾驶习惯导致了出险率增高,或许多多少少存在一定动因,但肯定谈不上是主要因素。

后期还会继续升高?

据悉在8月份,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公布了一份名为关于征求《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新能源汽车商业保险专属条款(2021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里面明确了对于新能源车的专属保障条款——

比如“外部电路导致车辆损毁”、“外部因素导致充电桩损毁”、“充电桩故障导致第三方伤亡或财产损失”等等,以及针对自燃事故导致的“火灾事故限额翻倍险”,甚至设置了针对自动驾驶功能的专属保障措施。

但新的险种也就意味着新的费用,尤其像“火灾事故限额翻倍险”,据悉最高可赔付4000万,那么你交付的保费当然也少不了。

新能源这个新物种不仅仅在技术方面有新意,在周边的配套设施上也需要量身定制。但相信继续上涨会是暂时的,因为保险行业是在用“大家的钱帮助局部或个体”,随着新能源产品保有量的提高,总基数扩大了之后,相信个人提交的保费会从波峰之后慢慢下降。

这种动态调整也反映在局部。比如最近我和一个保险业务员聊行业动态,他说近期不仅是新能源车上涨,燃油车的保费也在上涨,据他个人分析,河南、山西发生的暴雨灾害导致需要赔付的车辆数额巨大,而根据保险业的原理,这部分费用就需要“大家”来共同承担。本轮保费上调,从7月开始,到9月28日时,上涨的幅度最大。

因此对于行业,不能孤立的看待某个问题。一个系统性问题,也不能单单由车主来买单。只不过在现阶段,在行业成熟的过程中,局部会经历阵痛期而已。只是在短期内,保费上涨对新能源车经济性构成了挑战。

同时也提醒广大纯电厂商和造车新势力,在自动驾驶、主动刹车做不到万无一失和高成功率的情况下,为了你车主的钱袋子,把被动安全、防碰撞系统搞的再坚固一点,仅仅是碰撞后不起火,不自燃还不够,像针对燃油车“低速碰撞”下维修经济性的安全测试项目,看来也应该对纯电车严格实施了。

2021-11-03

2021-11-03